【视频】| 大咖齐聚首届平遥国际雕塑节,彩塑之城打造东方“明斯特” 凤凰艺术-凤凰艺术
首届平遥国际雕塑节
2018年7月20日,首届平遥国际雕塑节在平遥古城揭幕。本届雕塑节以“雕古塑今”为主题,汇聚了近20个国家约70位艺术家的百余件作品。活动主要分为“国际对话”单元、“内在的生命意志”、特邀展览“平遥国际雕塑节达利画廊”以及平行展览等4个部分,既强调讲好中国文人故事,又以国际化的视野来展开中外艺术交流。那么吴玉相,此次中西碰撞有哪些奇妙火花?以下是“凤凰艺术”在平遥古城发来的现场报道三线学兵连。
▲ 首届平遥国际雕塑节宣传片
2018年7月20日,首届平遥国际雕塑节在平遥古城揭幕,本届雕塑节以“雕古塑今”为主题,汇聚了近20个国家约70位艺术家的百余件作品。活动以传统雕塑为基础,并配合装置艺术、大地艺术、数字艺术、新媒体艺术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共同呈现,通过增加艺术的互动性引导观众的参与。
▲ 展览现场
首届平遥国际雕塑节的国际策展人由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荷兰国家馆策展人劳伦佐·贝内代迪(Lorenzo Benedetti)担任;中方学术总主持特邀中国美术馆馆长、著名雕塑家吴为山担任;国际顾问为瑞银艺术论坛总监卡洛莉娜·杰弗蒂(Karolina Jeftic);奥地利莫比乌斯艺术基金会艺术总监钟苏菲出任首届平遥国际雕塑节的出品人。
▲ 国际策展人劳伦佐·柏内德蒂在开幕式致辞
▲ 相关领导给国外艺术家和策展人赠送礼物
▲ 联合国工发组织召开《文化艺术与城市投资软环境国际论坛》
平遥国际雕塑节以“一带一路”的战略国策为基准,通过邀请国内外众多雕塑艺术家的代表作品来平遥参展,既帮助当代雕塑艺术家提供展示才华,也为大众提供观看体验和互动。此次活动学术总主持、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表示:
在平遥举办国际雕塑节,让世界了解平遥的历史,了解平遥雕塑的历史,了解平遥通过雕塑展示出来的中华民族美和智慧的历史,通过平遥历史上的雕塑来与世界对话,具有文化和历史意义。
为什么是平遥?
首届平遥国际雕塑节坐落于平遥古城(原柴油机厂旧址)昌乐天气预报。平遥古城已有2800年历史风火山隧道,是中国现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级城市,也是唯一一座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中国汉民族古城。截至目前,散落在平遥城的砖雕、木雕、石雕等民间雕刻艺术多达5万多处,对于举办雕塑艺术节来说,有着先天的优势和厚重的文化历史。
▲ 图为平遥双林寺彩塑,平遥的双林寺是重建于北齐年间,内有各类彩绘泥塑2000余尊,上起唐、五代,下至明清时期,在这座古城内都能找到当年的彩塑原本;寺内彩塑形神兼备,各具特色得利满,堪称“东方彩塑艺术宝库”。
平遥县县长石勇在接受凤凰艺术采访时,阐述了举办首届平遥国际雕塑节的初衷和愿景:
平遥古城民间雕塑艺术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平遥古城不仅仅是原汁原味的千年古城,在未来它将是包容开放的艺术之都。我们希望搭建这样一个平遥和世界雕塑艺术交融对话的平台,以一个包容、开放的态度,既要挖掘传统平遥雕塑文化的元素,也要接纳西方现代的雕塑文化艺术。
我们期望打造的平遥国际雕塑艺术节既有高度,也有温度。一方面从阳春白雪(高度)的角度来说,我们看到国际顶尖艺术家创作作品,同时在我们吉祥寺里面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板块。包括面塑,砖雕,木雕等都是我们平遥国际雕塑节和其他雕塑展不一样的地方,也是和老百姓息息相关有温度的展览。
雕塑,即通过感性或特殊材料,所得到的外在客观存在,使其成为一种独立特殊的表现形式。而艺术的每种表现形式之所以有它确定的性格,是由于它所用的是某一种确定的外在材料,这种材料也决定艺术得到充分实现的表达方式。首届平遥国际雕塑节包含传统雕塑、装置艺术、大地艺术、数字艺术、新媒体艺术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从宏观的角度展示以及延展了雕塑的概念。
▲ 现场合影,从左至右依次为:姜雪、孙凤、谢慕、曾曦、欧阳苏龙、张羽、郑工、王端廷、向阳、孙欣、赵炎、苏朋、魏祥奇
据了解,本届雕塑节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国际对话”,“以雕塑为史”(Sculpture AsHistory)由国际著名策展人劳伦佐·贝内代迪(Lorenzo Benedetti,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荷兰国家馆策展人)策划,“内在的生命意志”部分由青年策展人魏祥奇策划。第二部分为“中国写意精神”,由邵晓峰、秦春晖 策划。第三部分为特邀展览“平遥国际雕塑节达利画廊”, 由巴黎达利博物馆策划;第四部分为平行展览,呈现 “平遥国际雕塑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平遥国际雕塑节院校青年艺术家展”两场展览虫噬天下。
工业文明与人文精神的碰撞
本届平遥国际雕塑节“国际对话”单元,共分为两个部分: “以雕塑为史”(SculptureAs History)由国际著名策展人劳伦佐·贝内代迪策划,“内在的生命意志”部分由青年策展人魏祥奇策划。
▲ 国际著名策展人劳伦佐·贝内代迪
在国际著名策展人劳伦佐·贝内代迪将国际部分的主题定为“以雕塑为史”看来,他认为雕塑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意欲解析历史,并架起过往与未来的对话。而要探究雕塑的作用,则需要从不同技术和学科的角度进行考量。“以雕塑为史”展览将平遥古城的传统文化概念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将雕塑作为一种叙述形式,试图探寻过塑全球化与更宏观时间该你那所交织行程的复杂动态。
▲ 国际策展人劳伦佐·贝内代迪接受媒体群访
在接受“凤凰艺术”采访时,劳伦佐·贝内代迪坦言蒋远华 ,虽然这次策展与威尼斯双年展的策展经历截然不同,但如何把中国的现代艺术和国际平台连接起来是他此次参与策展的主要目的。随后,策展人劳伦佐·贝内代迪就本次平遥国际雕塑艺术节中所呈现的艺术全球化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 国际策展人劳伦佐·贝内代迪接受媒体群访
中国现在各方面发展十分迅速,同样在艺术界也如此。在“以雕塑为史”这个展览中五会念佛,我们运用了很多当代的工业元素,像水泥、柏油路还有大理石等,我们会思考该怎样用这些中国材料来传达中国的历史。
展览中用的大部分材料都是中国材料,但这些材料既是中国的也是欧洲的,所以这也是一种在表达艺术材料之间的沟通方式,即如何将中国的材料和东西方艺术串联起来,这对艺术家来说其实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瑞士艺术家拉斐尔·海蒂的创作包含了他对材料和工程技术的天赋,他根据平遥古城的县城原型进行艺术创作,试图以西方工业化的方式与传统的中国古城进行时空对话。
▲ 瑞士艺术家拉斐尔·海蒂接受媒体群访
他带来的这组作品包含室内和室外两部分,由3位专业的油漆工、15位学术志愿者和5位专业师傅合力完成,占用场地大概3000多平方米,将近10吨涂料。拉斐尔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件作品灵感来源于街头涂鸦,但他更想透过特定姿势的创作以及媒材发生变化的暂时性,引发大众对传统雕塑与当代雕塑的思考,重新构建人们的价值观:
▲ 瑞士艺术家拉斐尔·海蒂首次在中国创作的艺术作品
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作品,它会让我思考、质问到底什么是雕塑的形式?从形式上来说,这件作品和传统的雕塑形式是截然不同,但将它展示有着悠久雕塑历史的古老城市中时,就会形成强烈的对比反差。我希望能够通过这件作品,让大众思考,什么是传统的雕塑?什么是当代的雕塑?
南非艺术家曼德拉·罗伊特(现居德国)的艺术创作擅长讨论媒体和空间的暂时性状态。这次他带来的作品由大理石(来自平遥本地的材料)、海缆、集装箱等三部分组成,每一种媒介都从不同角度推演时间和空间。
▲ 艺术家曼德拉·罗伊特作品《山,空气,水》,媒介:大理石、海缆、集装箱
而中方策展人魏祥奇则认为:雕塑、装置和影像都是艺术家表达思想的语言,呈现的是人对自我生命意志的深刻反思。他所策划的“内在的生命意志”部分,试图向我们展现的是接受西方艺术语言和观念影响的中国艺术家,在近十年来创作方面所展现出的精神面貌。
▲ 艺术家魏祥奇
徐冰、展望、张羽、邵帆、尹朝阳的创作,都在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的空间中获得滋养库洛纳斯,这些作品构建了一幅桃花源式的精神图景,其内在的丰富的象征性和隐喻性,因为爱你歌词展现了中国当代艺术中最动人的文化史形态。
▲ “内在的生命意志”展览现场
▲ 艺术家郑泽生
▲ 艺术家郑泽生作品《消逝的香格里拉》
宋冬、向阳的创作则更为注重把握作品中人的存在和情感体验,他们使用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过的门窗、衣柜等物料制作作品,展现出一种截然不同于文化精英范式的创作观念。艺术家宋冬向“凤凰艺术”记者介绍了本次带来的装置艺术作品《同床异梦3》:
▲ 艺术家宋冬
这件作品是继我的系列作品《物尽其用》、《剩余价值》、《穷人的智慧》之后的一件秭归天气预报。选用的东西都是大家觉得没价值的废弃物,再用我的方式把它们重新组合在一起。有不同年代的手电筒、不同年代不同款式的灯泡等,它们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同时也包含着一些精神文化的印迹。
▲ 艺术家宋冬作品《同床异梦3》
在这件作品前,你看到的物件不只是物件本身,而是曾经拥有的那些时间,人与物之间所发生的故事和回忆,对我来说,我要做的就是帮大家留住那段时间。
旅美艺术家向阳的作品集中国传统哲学、宗教思想、艺术及工艺于一身,以崭新素材形态融合西方当代艺术批判思维,他身处东西方文化交汇点,以局内、局外人的双重身份体会看似矛盾之中显现的统一性,通过艺术探讨生存的矛盾及意念状态之间的关系。
▲ 旅美艺术家向阳
“不同的认识让我了解了不同的生命状态,也能把握事物的多样性。陈尊佑将这些融合并使用在作品中的时候,其实我就在‘跨界’。”
▲ 旅美艺术家向阳作品《可抵达的彼岸》
艺术家李洪波、李严、欧阳苏龙的创作,则是以自己独特的语言方式对欧洲古典雕塑的原型再构造,展现出他们的创作意识之中有着显而易见的去历史化的特征,感性的视觉经验成为他们在创作中最为显著的特质:李洪波用纸拉伸雕塑、李严将彩色的气球填充于缝隙、欧阳苏龙舍去视觉主体而塑出光影的形态。
▲ “内在的生命意志”展览现场
艺术家欧阳苏龙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的作品传递着对传统和当下的思考,他说:
平遥是保存比较完整的一座汉文化古城,作品如何跟所处空间产生关系是我比较关心的,这次参展的作品是今年做的《影》,借用了西方的古典雕塑用光影的方式阐释自己对雕塑的思考,其实也是对传统的思考,艺术在不同时代解答不同问题,表现出来的都是创作者对当下的思考和理解。
▲ 欧阳苏龙作品《影》
从雕塑中探讨中国特色文人情怀
中国传统文化崇尚外儒而内道,即身体出仕而施仁政,内心世界则隐迹于山林之间,推崇对自我内心世界的休养。最终形成了中国文化身心内外并行而不悖的思想特征,也构成了身体和内心世界异质而共生的诗意状态。
▲ 吴为山《苏轼》
▲ 吴为山《许慎》
尽管现代雕塑艺术的概念源于20世纪初中国和欧洲相遇时逐渐确立的,甚至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们都在学习欧洲雕塑艺术的写实造型,但是中国的雕塑家们依旧不忘对中国文化身份和中国风格的探索。
▲ “中国写意精神”展览现场
▲ 艺术家鲍海宁《苏武牧羊》
▲ 雕塑艺术家鲍海宁
正如德国著名艺术家博伊斯所说:“雕塑始于思想,如果思想虚假,观念就是坏的,雕塑也就是坏的。雕塑的观念和形式是同一的超能力风云录。”如果说徐冰、宋冬、向阳等参展艺术家的作品,呈现了对当代人们精神生活的介入,那么在“中国写意精神单元”中吴为山、鲍海宁、李象群等艺术家的作品则更注重中国传统文化、中华民族文化等中国人文精神的表现。
▲ 首届平遥国际雕塑节现场
通过这次活动中,我们能很明显的感受到,东西方艺术雕塑艺术的差异。相比于中国人探究雕塑艺术对人民精神生活的介入,西方艺术家们则更关注雕塑将如何表现工业文明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与其探究内心世界脊骨土豆汤,他们更好奇平遥这座城市的工业化的演进。
▲ 首届平遥国际雕塑节现场
据悉,本届平遥国际雕塑节还有由巴黎达利博物馆策划的特邀展览“平遥国际雕塑节达利画廊”提尔之手,以及 “平遥国际雕塑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平遥国际雕塑节院校青年艺术家展”两大平行展览。其中,“平遥国际雕塑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囊括泥塑、彩塑、面塑、炭塑、煤塑、根雕、砖雕、木雕、石雕、玉雕、铜雕等在内的雕塑类作品,代表着平遥本土特色。
展览信息
▲ 首届平遥国际雕塑节海报(策展项目总海报)
首届平遥国际雕塑节
时间:2018年7月20日—8月20日
地点:山西省平遥古城西大街153号 (原柴油机厂旧址)
参展艺术家:
国际艺术家名单(按字母顺序排名)
Annie Ratti (1956)、Bernd Lohaus (1940-2010)、Christoph Weber (1974)、Carsten Hollar(1961)、Domenico Mangano/Marieke van Rooy (1976,1974)、Francesco Arena (1978)、Giovanni Ozzola(1982)、Joseph Beuys (1921-1986)、Mandla Reuter (1974)、Nina Beier (1975)、Oliver Laric (1981)、Raphael Hefti(1976)、Raquel Lejtreger (1965)、Tina Braegger (1985)、Ulla von Brandenburg (1974)、William Anastasi (1933)、Yona Friedman (1923)、志村姐弟(日本)
国内艺术家名单(按字母排序)
耿 雪、季 俊、李洪波、李 严、欧阳苏龙、邵译农、邵 帆、宋 冬、隋建国、谭 天、徐 冰、向 阳、杨心广、尹朝阳、一 山、展 望、张 羽、郑泽生、曾 曦
(凤凰艺术 平遥报道 撰文/刘梦真 采访/刘梦真 责编/Mimi 、yyc )
凤凰艺术
最具影响力的全球艺术对话平台
艺术|展览||对话
这么好的新展览 不点图去看看?
▲徐冰:文字与自然
▲漫步星际——赵旭艺术展
▲ 寓言:井士剑艺术展
▲低视像 | 徒劳的光明
点击长按图片保存都市抽奖高手,识别二维码,关注“凤凰艺术”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凤凰艺术”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xiaog@phoenixtv.com.cn。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凤凰艺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