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但用东山谢安石 唐诗之路人文研学D2-尤尼森林教育



唐诗之路第二日,万物启蒙“唐诗之路”人文研学小营员们离开绍兴,沿着曹娥江南上,坐标上虞东山。
来到了传说中的东山,拜访谢安故居。此地游客不多,我们享受着东山独有的静谧……尚未进门,门面照壁上书四个大字:“东山再起”。这个成语对于营员们来说并不陌生天行轶事漫画,然而孟老师随即一问:“同学们韦罗妮卡,你们知道为什么叫东山再起,而不是南山、西山或北山?”这一问,极大地激发了大家的兴趣。不急着求答,带着问题大家走进大门。

大殿内端坐着谢安的塑像,两侧是谢玄和谢灵运的塑像。大殿西侧的墙壁上画着谢安教导子女以及在泉林间与王羲之、许询、支遁下棋饮酒的图像,东侧墙壁上是谢安一生功业巅峰的淝水之战图像揭阳二中吧。环绕大殿一圈围廊,是谢安的族谱以及谢安家族中著名人物的画像。

就在画像下,孩子们听老师分享了《世说新语》中谢家教育子侄时候的故事。对于谢安为何问及子侄们“子弟亦何预人事,而正欲使其佳?”,小营员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有人认为父母期盼子女足够优秀以至仕途顺畅、生活优渥,也有的认为父母只是期待孩子足够优秀能够拥有掌握幸福的能力。孟老师最后转述谢玄之见点睛,“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父母期望之殷,或许此刻正如这芝兰玉树之比,引发孩子们的共情。

听完故事,随即来到了谢安墓前,原来谢安墓也是命运多舛,几经迁徙:
淝水之战后,谢安因朝内争斗遭排挤,出镇广陵(今扬州),不久回京病故。谢安死后原葬建康(今南京)梅山。到了579年,南朝末代皇帝陈叔宝异母弟始兴王陈叔陵为了在梅岗埋葬其亲生母亲彭氏,掘谢安墓,弃其柩。当时,谢安裔孙谢夷吾任长城(今长兴)县令,赶去收拾残骨外蒙古美女,将谢安柩移葬三鸦岗重葬。
唐分昌年间,三鸦岗属万安乡,时谢安墓有墓碑、墓柱等。
宋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进行重修,并立墓碑。明亮靖十二年(公元1533年)、崇帧十五年(公元1642年)、清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都有重修墓地与太傅庙。清朝湖广云贵总督阮元有诗《三鸦岗谢差》云:梅岭始卜茔,鸦村旋迁榇。落日翁仲眠,荒榛狐兔隐。清鲍鉁也有诗曰:三鸦岗上草芊绵李元玲,万劫犹存太傅阡。垂楝碑材修坠迹,要令樵牧识名贤。

就在墓前的空地台阶上,营员们分组阅读相关资料碧玉楼,围绕谢安一生的重要事迹,辨析讨论谢安的为人处事之风。在近一个小时的过程中,孩子们倾情投入,机锋论辩千亿词霸,逐渐将谢安那种沉静从容、博学智慧、洒脱优雅、旷达高迈的文人雅士形象梳理清晰。在交流过程中,孩子们也理解了为什么谢安能保持修养风度的同时还能处理好朝堂和家庭的具体事务,纷纷感叹无怪乎他能成为后世文人的偶像,就连诗仙李白也沦为忠实粉丝。为了验证李白的对谢安的敬仰之情,营员们现场探究诵读了李白提到东山和谢安的诸多诗句:
“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湖沙。”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源啼。”
“冶城访古迹,犹有谢安墩哈迷蚩。”





在营员们声声有韵的诵读后,身着汉服的陈天然为大家带来了优美舞蹈,阳光帅气的李丞舜表演了武术套路,聪明机灵的徐清源和胡易轩还一起即兴表演了戏剧。

离开东山谢安墓,午间稍作休整。一行人来到了剡溪边的嶀浦村,沿着剡溪走访了谢灵运垂钓处。




走过谢灵运垂钓处,登临清风岭,俯瞰山下,沿溪风景宜人,地势清朗那时雨歌词,秋风习习高兮妍,不觉倏,营员们已来到了山顶的清风寺。

参观完清风寺,出寺门,营员们赶巧正遇清风居士教授插花。大家来了兴致玖佰卡,纷纷在居士的指导下,体验了一回插花手艺。经过居士边授边教,大家明白了插花其实不只是一件简单的事,在插花的过程中,静下心来体会花的美好,同时用心去感受自己的美好,身边的美好。就像茶艺一样王倩一,原来表面上看似挺简单挺平常的事,只要亲历体验,细细品味,才会有更多真正的收获。







营员们带上自己亲手插的花盆,坐上车,疾驰在京福线,一路欢歌,来到了嵊州。晚课时,老师和营员们一起分了组,做了深入的探究。探讨的主角自然是谢家的两位重量级人物:谢安与谢灵运。
在阅读了相关材料之后,大家大致了解了谢安和谢灵运的一生概况,明白了“东山再起”、“才高八斗”、“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的真正含义,也了解了著名的“淝水之战”等。
在了解了这些之后,最具思辨含量的探讨才真正开始:是什么导致了谢安和谢灵运两人命运的巨大差距?带着这个问题,三个小组开始了合作探究开心家族,通过资料查证、摘抄整理、统整比较、对比发现梅森素数。营员们收获可不少:
孟思语说:“一个人的成功不是取决于别人,而是取决于自己。”
林天悦说:“我最讨厌谢灵运为了一己之欲而侵害百姓的利益。”
严培之问:“为什么谢灵运这么任性?”
邓嘉乐说:“我学会了了解一个人的生平还不够,通过人物比较、对比分析还会有更多新的发现。曹小小
胡易轩和姝愉学会了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清晰呈现人物生平……






一个个问题生发,一句句心得体会,一段段史料记载,一处处历代景观,“唐诗之路”人文研学正带领着孩子慢慢走向诗路背后的历史之路、人生之路……期待明日的精彩之路!
万物启蒙“唐诗之路”人文研学营特色:
1、独具趣味与深度的全项目探究式研学,每一站任务学习驱动。通过实地考察人文地理,探索诗人境遇,梳理历史脉络,建构时空意识。
2、标配课程研学手册,创设无边界的教室,以“问思辨”山水课堂森长可,启发孩子审美与思维并重的全新诗教之旅。

儿童与万物共生长
与世界站在一起的中国文化通识教育
报名火热进行中:
详情篇 | 柬埔寨国际志愿者支持与历史文明探究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