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中国烈士纪念日-清华SCE高管教育

专注 打造
企业家和企业高管
终身学习的高端平台

致敬先烈 | 人民英雄纪念碑
国庆勿忘祭先烈
自2014年设立9月30日为中国烈士纪念日以来,今年已是第五个纪念日。之所以选定这一天,是因为1949年9月30日是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奠基日。在国庆节的前一天开展烈士纪念活动,体现的是“国庆勿忘祭先烈”的情怀和国家褒扬烈士的主题。

吴良镛(左),梁思成(右)
中国著名建筑学家吴良镛先生,在1950年美国学成之后入清华大学建筑系任教一球当千,与梁思成先生一起主持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工作。
1951年,梁思成先生的设计方案在竞赛中脱颖而出,他希望以一块碑作为碑身,上面承载鎏金大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题词
当人们都以为梁先生的方案将胜出时,1951年国庆前后,另一位建筑学家设计的纪念碑模型却出现在了天安门广场上,它底下是红墙台座,有三个门洞,其上再立碑,与梁先生竞赛之时提交的方案迥然不同。梁先生作为人民英雄纪念碑项目的两位主持人之一,看到后并不认可,很是着急,特意亲自用圆珠笔写了一封信给彭真市长dobot,详细阐述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意图······并对那位设计师的方案表示反对。最终,在一番激烈的讨论之后龙战天下,梁先生的方案被再次选用,这才有了今天我们看到的有着鲜明民族风格和现代典雅感的纪念碑。
水清木华,腹有英魂气自华
英雄事迹,代代相传;先烈精神,永不磨灭。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纪念逝去的英烈。在清华园清幽的一角,“水木清华”北山坡旁的“祖国儿女,清华英烈”纪念碑静静伫立着,在它旁边摆放的是学子们敬献的鲜花。旁边的垂柳,记录了前来悼唁的人们,留下的哀思。

“祖国儿女,清华英烈”纪念碑
“祖国儿女,清华英烈”纪念碑,落成于1989年9月28日。碑高两米,在碑石前有一个宽敞的平台,平台上放置着一面石壁,镌刻着43位清华英烈的名字及简要介绍。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有着一段悲壮的故事,也象征着一个不屈的灵魂。当年,他们满怀爱国主义豪情,以救国报国为己任,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前赴后继、死而后已;今天,一支支白菊、一个个花篮寄托着清华师生的缅怀与追思,传承着清华人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精神传统。
上世纪30年代,他们原本在西操和同学们踢球,在图书馆忙着自己的学业,或者在科学馆实验室实现着自己的设想,或者是和好友相约在二校门踏青郊游。然而,国难当头之时,他们选择了另一种人生。他们走的时候,是那么的年轻。





清华历史上的革命烈士(部分)
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青年
在纪念碑的东边,可以看到一座专门纪念韦杰三烈士的纪念碑。韦杰三在1925年考入清华大学。就在韦杰三沉浸在清华园浓厚的学习氛围中,如饥似渴地吮吸知识的甘露之时,北京爆发了被鲁迅先生称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的“三·一八”惨案。1926年三月中旬,日本军舰侵入我国内海,遭到驻大沽口国民军的炮击。日、美、英等八国联合向中国政府提出了“惩凶”、“赔偿”等无理要求。

韦杰三烈士纪念碑

韦杰三
1926年3月18日,在参加北京各界群众在天安门举行的抗议八国通牒的国民大会和示威游行时,韦杰三遭到段祺瑞反动政府的屠杀,身中4弹,于3月21日牺牲enakei,年仅23岁池鹤。他以一个青年学子的远识与忧患,挺身于民族危难开始之时,为救国不惜赴汤蹈火;他是一位向恶社会挑战的作家,是壮族现代史上第一个为民主革命而牺牲的爱国知识分子。他是鲁迅先生《纪念刘和珍君》中所赞誉的”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青年“大众郎逸恶女重生,他是朱自清先生在《悼韦杰三君》中反复称赞和怀念的”一个可爱的人“,”年纪虽轻,做人却有骨气“的人。
清华女中豪杰
同样投身抗日救亡运动的还有纪毓秀烈士。 1935年,抱着读书救国的宏愿,纪毓秀考入清华电机系后转学外语系,后成为共产党员。然而,就在学子们抱着读书救国的志愿步进象牙塔之时,日本侵略者野心却逐步膨胀,”华北之大已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
面对民族危亡,在中共地下党员的带领下,翟煦飞纪毓秀毅然投入到抗日救亡运动的洪流中去。之后,她先后参加了1935年底的”一二·九“大游行、”一二·一六“大示威以及1936年的”三·三一“抬棺游行等历次活动,从中受到抗日爱国的洗礼顶级学生。每次行动,她都热情极高,全力投入,起到了先锋骨干以至领导作用。

清华历史上的革命烈士(部分)
工作上的极度辛劳,物质生活上的艰苦柯棣华,政治环境的恶劣杨舒童,使得纪毓秀的健康每况愈下,1939年上半年,她被确诊为干血痨。在之后的半年中,纪毓秀的病情进一步恶化,在当年10月6日晚与世长辞,时年仅22岁。
1989年,应校友们的强烈请求,母校决定将她的骨灰由山西迁至水木清华北山上清华英烈纪念碑的附近迸溅的拼音,立碑为记。

纪毓秀烈士骨灰安放处
(于”水木清华“北山)
这是一个缅怀的日子,也是一个展望的日子;这是一个祭奠的日子,也是一个传承的日子。
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用心聆听风的陈述汤慕禹,重新回顾历史所迈过的沉重的步伐,在这无形的脚步声中体会那些无法逝去的悲哀、愤慨与反抗。历史已成过去,而英烈们不屈的精神已然注入我们的血液之中,也在激励我们不断向前。
今日祭礼,不失不忘;先烈遗志,薪火相传!
来源:清华研读间、清华新闻网、清华大学藤影荷声及网络
推荐阅读
因为相信,一路同行
我们 · 一起
清华师者 | 徐振明:清华英烈纪念碑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

愿你喜欢请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