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世界上有太多“你不知道的事” 舒格书友会-舒格教育
舒格书院,奋斗者的精神食粮!
书单 | 看见
作者 | 柴静
视频 | 《二十二》预告片
文 | 摘自【知乎】
排版 | Sai
0103
本文作者:ae乐乐
行摄一生 - 新闻战士
在柴姑娘还不为这么多人所知的时候,特别喜欢她做的《新闻调查》,也很喜欢后来的《看见》。
以至于在后来的后来我成为一名记者的时候,传承了她的采访风格,也很想成为一名电视记者,有自己的团队。
和她一样很喜欢法拉奇,不知道法拉奇的人看我的头像。哈哈。
那个时候我们确实不会好好说话,采访风格不是对话而是质问。
那个时候真的不知道自己在别人眼里是这种形象。
我总是在空间里分享自己的采访心情,有个陌生的好友也可能是聊过几次的好友给我评论说:“我特别讨厌你居高临下的样子”。然后我不知所措。我以为的帮助弱势群体,为他们争取权益是做好事,可我不知道的事,我并没有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不然不能让一个陌生人都感觉出我的居高临下。后来我一直在反思,再后来我看见柴静的这本书,看了很多遍,很多很多遍,看哭了很多很多次,因为很多事情你没有经历过或许不能感同身受,或许说是在看她的采访,也或许是从中看到了那个不够好的自己,那个不能够称之为是记者的自己。
笔记摘了很多很多,有一句她妹妹说过的话我记得很清楚,她说:“你可以选择不当记者,但是你当了记者,就没有选择不去的权利。”
还有那句我记得很久很久的话,记者应该是对事苛刻,对人宽容。
后来的后来,可能我们和柴姑娘都成长了吧。
但是我会永远记得,每期都看《看见》,关注她关注的问题,现在看见很久很久没更了,柴姑娘也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蒋多多
她带着《穹顶之下》回来的时候,我知道,她还是那个她,而我仍旧在默默的向她看齐。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也不能客观的去评价柴静的《看见》,因为对于这本书,我是有感情的。所以我只能主观的,我很喜欢这本书。
0203
本文作者:秦春山
懒慢带疏狂
太过喜欢的东西总是不敢轻易评价,我只说一下我在这本书中看到的自己。
如何看事情:有人和我说过换位思考,有人说穿上人家的鞋子走路,但是真正实现起来很难,因为你受过的教育,你所处的环境,你站的位置,你的性格,这些都决定了你看事情的态度,也决定了你的态度,柴静在书里写到,老觉得自己是正义的一方,和陈虻发生了种种矛盾,就是这个原因。
我以前老觉得自杀的人很愚蠢,后来看到一句话对我触动特别大:“你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自杀,就如他们不知道如何活下去一样。”
柴静在书里写道:“你要完全跳出这些条条款款,作为一个人的本质,去看这件事情。”虽然我没有达到这一步,但随着慢慢成长,也在时时自我提醒,比如看到再黑白分明的新闻预告,我也不会轻易评价,因为还没看到主角自己是如何说的,没有看到事件的全貌,和里面一个个具体的人。
如何说话:柴静在书里说:“我花了好多年才学会平常说话。”以前看了些书,又刚创业,自己觉得肚子里面有很多干货了,和人说话,说事情,便总要争个输赢,引经据典。平常也好为人师金佩珊,以语出惊人,一棒子打死对方为乐鸿蒙圣祖,现在想起那时的嘴脸海城绝恋,是多么可憎。
0303
本期作者:Felania Liu
《看见》是一本好书。
无论我多不喜欢柴静,作为一个读者,我终究无权也没兴趣去评判她的生活。我只是看书。作者是汉奸卖国贼,是骑墙两面派,是交际花,是爱国志士,是文学女青年,或者是公知女神煞妃狠彪悍,其实对于一个纯粹的读者来说,一点影响也没有。作者的义务是写好一本书,而读者的义务,就是好好读这本书。
用比较粗俗的话说,就是你喜欢吃鸡蛋,不必非得熟悉生它的那只鸡。
所以,我也一直觉得,一篇好的书评,从书本身出发评论就可以了。有关作者的信息、八卦、诬蔑或者洗地,其实都不是书评的构成要件。书评不是作者生平纪要,不是“我眼中所见的作者”。当书评中不得不出现作者时,往往是需要以作者的某些信息(例如身份、家庭、职业)来理解和解释书中的内容。书评针对的是“书”,是针对书的“评”论。
我写书评,一向侧重于评。书就在那里,每个人只要愿意去看,就都可以去看,详细内容无需介绍。其他读者需要看你的文章,不是因为你笨拙地制作了原书的replica,而是想看这本书对你造成的影响:这影响可以是情感的,也可以是逻辑的--而这些影响,构成的就是“评”。
我说《看见》是一本好书,首先因为它是一本真诚的书。这种真诚流露在作者勇敢而诚恳的自我剖析中,但这样的努力并不能使它成为一本好书。它是一本好书,是因为整本书的结构都经过了精心设计,结构和内容一起,讲了一个好故事。
作者很明显在这本书的构思方面下了苦功。从游戏化的角度来说,这本书的阅读过程就是游戏化里的progression(渐进式发展技巧,常见于RPG中的人物成长)江陵肃,你可以看到主角个性的成长、观点的逐渐变化和发展,也能看到这种变化在各种事件中,以及对于各种人物造成的影响。从前几章在采访时注重的质问和对抗,到后期的尊重与理解,书中塑造的柴静在记者专业素养方面的变化能够让读者切身感受到。实际上,同样从游戏化的角度来说,这种安排使读者好像在与主角同步成长,很有利于读者与作者的共情。
既然提到了共情,就再多说一些。作为一名具有一些编导素养的记者,柴静确实有把她的专业经验用在这本书的写作上。这一方面体现在充满画面感的文字上,另一方面则体现在对观众心理与感情的把握上。《看见》这本书里所讲的每一个小故事,在叙述节奏、文字谋篇布局以及细节的规划上,都经过了仔细的编排,你几乎能看到原稿旁写的“此处有泪点”、“此处应大笑”的策划笔记。被这本书数次感动的我,在第十一次要流下眼泪时,才感觉到催泪点来自于被模式强化了的内容。
不过,这本书在结构方面的亮点也还不止于此。从这本书的精密结构来说,我更愿意将它理解为一本小说。这么说并不是怀疑本书内容的真实性,而是因为普通人的自传很难达到这本书的高度:这种高度规整的故事形状、这种循序渐进的人物性格电磁风暴,以及每个人都有个明确结局的收尾方式,在小说中比在自传中更常见得多了。
说它格局规整,是因为这书从陈去找柴静开始淘金谷,在陈逝世后结束。书的主线,就是主角柴静作为记者的成长历程,在经历了被否定-迷茫-模仿的挣扎之后,终于实现了独立,而这独立,与民间故事中“丧亲”的要素又是紧密相连的。整本书的故事中涉及的典型元素简直可以当作一个民间故事来进行分析。一个普通人的传记,不会出现这么明显的模式。真实生活的特点锦绣王妃,是很多事件在进展中,人物则在不断变动,因此常常有头无尾大龙猫国语版。柴静所选择构成这本书的事件和人物,则通通有明确的结局,使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更像是在读一本成人的寓言或者童话。
这不是坏事,因为我认为这种精心和刻意恰恰证明了作者的诚意;此外,由于上面说到的原因,书里的几乎每一个故事都是好故事。
从这些故事的内容来看,这本书的书名再合适不过了。“看见”是针对书中的主角而言的犬熊,她从一开始局限于精英视角而逐渐走到真实生活中,看见并融入了她以前所远远眺望而难以理解的生活。“看见”同样也是针对读者而言的,我们借着阅读这本书,看见了以往在社会舆论中近乎隐形的各种群体和事件:非典、同性恋、留守儿童、失地农民、受污染影响的村庄、以及作为人而非符号的运动员…我们也许无法像书中的主人公一样融入这些在大众舆论下失语的群体,但我们确实能够开始看见他们。能看见不意味着能理解也不意味着能接受,但它毕竟是一个开始;随着能看见这些以往的隐身人和隐身事件二三联防,我们实际上拒绝了进一步妖魔化他们。而这就是进步。
这本书让我看见的,还不止是这些弱势群体和关系民生的政经事件。它所展示的现实,就像是撕开了舞台上的背景,露出黑与黄的衬底,让我痛觉自己清洁舒适的小世界是多么狭窄。在我所熟知的世界之外,还有一个那么大的世界,里面有那么多人,在那么艰辛的条件下绿a螺旋藻,努力积极地生活着。这使人感到安慰,然而也使人意识到幸福温暖的生活又是多么来之不易。在很多人还在挣扎着求温饱、求基本生存权利的时候,我们由于家庭和社会背景的原因,得以追求马斯洛需求的较高层级曹德旺的哥哥。以一种比较极端的观点来看,在一个资源有限的社会里,我们的机会正是来自于弱者的牺牲。在有能力回报这些弱者之前,我们至少应当不白费他们的心血,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尽自己的力量去反哺社会。作为一个普通读者,这大概是我们最可以做,也最容易做好的事了吧。
是的,无论能看见新事物有多好,光是看见永远是不够的。作者能够让我们看见,是因为她和她的伙伴们为了能“看见”而努力行动。希望我们每一个被感动,因此而能够“看见”的人,都也能将这份震撼和感动化作行动吧。
小贴士:
1 请提前准备准备《看见》(作者:柴静)
2 向你安利一部电影《二十二》(豆瓣评分9.1分),欢迎到电影院支持!
以下为推荐词
今天,8月16日,是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纪念日。
昨天,8月15日,是日本政府无条件投降的纪念日。
前天,8月14日,是世界慰安妇纪念日。
同样,也是在前天,一部讲述“慰安妇”的纪录片《二十二》悄无声息的上映了。
没有明星参与,没有大制作场面,也没有大范围的宣传,排片量也仅有1%。
然而,冯小刚、吴京、黄渤、孙红雷、何炅……等却自愿充当自来水。
一切,只因那段不该被遗忘的历史,不该被遗忘的人。
1937——1945年,中国至少有20万女性被强征为日军的慰安妇。
她们中一些人,要么被蹂躏致死,要么随后自杀。
截止2012年狂欢鸡蛋,仅有32名老人存世。
2017年8月12日,黄有良老人去世,32位幸存者变成了8位。
▼
阅读,是给大脑充电的剧烈运动
每年二十四本书
每月两本书
每一次的阅读,都伴随着思考、成长
做舒格教育文化的践行者
做舒格教育好口碑的传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