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天魁乡村旅游+出无限可能 渭南临渭区打造旅游新玩法-渭南文旅公司
冯天魁
怀揣“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的期待,欣赏“夏日炎炎拂暑风,麦田油绿一丛丛”的美景,体味“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乡趣。“背上你的行囊,到乡村去!”成为时下富有强大号召力的休闲方式。在渭南市临渭区,亲身体验不一般的“乡村旅游+”新玩法。
“乡村旅游+旅居” 在家门口感受诗和远方
渭南花卉苗木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也称田水坊·乡村旅居体验地,位于渭南市临渭区秦岭北麓阳郭镇,从西安开车1小时即可到达,规划总面积3800余亩,是全国首创旅游版奥特莱斯。景区以关中环线为界,分为东、西两大区域。东区为花卉苗木基地生产销售区,以园林绿化、林果苗木培育生产销售为主。西区为示范展示核心区,由生态康养体验区、特色花木展示区、智能温室生产区、灌溉水系景观区以及乡村旅居体验地五大板块组成,紧挨秦岭,依势而建,是一个以休闲、度假、观光、娱乐、餐饮等多种元素为一体的大型旅游文化商业聚集体。
“我们景区的设计理念就是自然、人文、家,希望游客们来到了这里就是回归了田园,回到了家。”景区负责人表示,这不仅仅是单一的旅游项目,更是一种产业的融合,创造出了乡村旅游+旅居体验的新型旅游模式。
“乡村旅游+文化” 营造浓浓的文化味
“这些建筑上的雕花全部都是手工制造,完全是按照过去老式建筑进行建造,用时用料非常讲究,我们希望通过建造这样的房子,让我们传统手艺能得到传承和发扬。”做了40多年木工的杨王兴师傅告诉记者,桃花源景区的桃源居四合群院由70多个手艺工人历时3年共同打造,集中展现了关中经典民居建筑特色,对关中民俗建筑技艺的断代传承、挖掘关中民居建筑技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渭南市临渭区桃花源民俗文化园景区的仿古建筑群,以砖木卯榫结构为构架,以关中建筑风格为依据,以明清建筑风格为主,将山水风光与关中文化相结合,朴素中见辉煌,传承中有发展,让游客充分感受与体验浓浓的关中特色文化味道。
如果说,桃花源民俗文化园是关中民俗文化的集大成者,那么在距离它15分钟车程的下邽镇牒吴村农耕文化博物苑,则将关中农耕文化展现地淋漓尽致。
漫步在牒吴村农耕文化博物苑内,随处可见旧轮胎、旧油桶、旧脸盆等废旧物品通过创意改造成为独特的景观。而在农耕文化博物馆里,展陈了新石器时代到上世纪70年代关中农人们生产生活的点点滴滴,可以近距离感受关中农耕文明的历史巨变。
“以人为本,以文为魂,用这样的理念,将优良的农耕民俗文化发扬光大,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在每一位村民心里,积极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渭南市临渭区下邽镇副镇长王倩芝说。
“乡村旅游+农业” 助推产业融合发展
“所谓智慧农业,就是将物联网技术运用到传统农业中去,使传统农业更具有‘智慧’,实现农业的精细化、绿色化、高效化。” 渭南市临渭区渭南葡萄产业园工作人员在接受采访团记者采访时介绍到,园区内通过控制平台就可以实现给葡萄浇水、施肥、控温等生产过程。游客可以通过手机关注平台,实时观测葡萄生产的全过程,还可以通过园区的电子商务平台网购自己心仪的葡萄。
渭南葡萄产业园除了智慧农业体验区,还建有温泉休闲观光区、环湖健身娱乐区、城堡酒庄文化区、欧式浪漫风情区,是临渭区为做大做强葡萄产业而打造的一个集品种研发、技术推广、采摘体验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综合园区。园区积极发挥产业引领和观光旅游两大功能,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景象。
据了解,未来的渭南葡萄产业园景区,将按照“宜居宜游 富美临渭”的总体目标,以“三贤文化、关中民俗文化”为支撑,以“欧式浪漫风情、休闲观光、农业+旅游”为特色,凸显“葡萄产业示范引领”、“葡萄主题休闲观光旅游”两个IP功能,着力提升渭南葡萄产业园景区的品牌知名度与影响力,积极推动全域旅游发展,打造国家级田园综合体。
【来源:综合西部网整理】
【由渭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