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天魁了不起的婆婆-智慧彤话

冯天魁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在我的家乡一带称呼奶奶为阿婆,我从小对长辈都用叠称,所以一直称奶奶为婆婆(音huó huo)。婆婆生于民国,躲过日本鬼子,挨过饥荒。她精明能干,勤劳节俭,她的一生看似平凡,但细想起来却极了不起。
解放前后的日子有多苦不是今天能想象的,更何况阿公(爷爷)身体不好,生活的重担主要落在婆婆肩上,就靠做小贩和几分薄田,她养大了七个儿女,无论如何也算得上一位了不起的母亲。尽管拉扯七个孩子不容易,在那年头同村有的妇女只带两个孩子的都曾经去要饭了,她却可以让所有孩子都上学,每个孩子还有一个金戒指留作婚戒。在婆婆身上,验证了一个朴素的道理,面对艰苦的生活,如果没有被压垮,你就是一个强者。
她的强反映在很多方面,首先是聪明,虽然没上过学,可是心算极好,这是她最引以为傲的。自小就常听她说“后生”(年青)的时候,去批发货物,掌柜的打算盘都没她心算的快而准,若掌柜的少算了她的钱,她赶紧担起货物就走,若掌柜的多算了,她就不干。不要指责她太过精明,全是生活所迫。其次是身体强,婆婆一生没怎么生过病,这无论对她自己还是对子女而言都是一种莫大的福气。
有的生活习惯在现代人看来是不可取的,却让她健康地活到了88岁高龄。比如,她一个月才洗一次头,但是她的头发总是梳得油光水亮,整整齐齐的,70多岁才头发花白,而且依然有光泽,每次看到我们小辈洗头,她都很着急,说洗头多了会进风的,我们不听,她只能干着急。婆婆还有一句“名言”让我们孙辈至今津津乐道,每次吃完糖水,她不喝水也不漱口,她说吃完糖水嘴里甜滋滋的,冲了多可惜。不可思议的是她从来不用看牙医,并且牙力一直很好。婆婆的强还体现在她的遗传基因的强,我爸爸也是近60岁才有白发,我哥哥和我的数学也不错,父子三人的皮肤白皙,不显老,这些都是婆婆的优良基因。
婆婆一生勤劳俭朴。在我印象中,当我上小学的时候经济条件开始好转,她更是有多个子女供养,衣食无忧,可是她依然坚持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用干田里的活,就做手工,寒冬腊月还卷起裤筒搓麻绳(用麻绳和稻草结蒲团是我们乡下的特产手工产品)。就是那时我惊讶地发现70多岁的婆婆身上的皮肤居然白皙细腻,虽然脸上由于长年的风吹日晒有了很多沟壑,但没有一个斑点。鹅蛋脸依然清晰,身材仍然挺拔,突然想到:婆婆年轻时一定是个俊俏的人儿,难怪我爸爸的兄弟姐妹个个都长得好看。
细想来婆婆和一般的农村妇女确实不一样,她话不多,不爱饶舌,形象整洁,不干涉子女的婚恋,在那个年代的农村,这算极为开明的了。
我上小学的时候家在乡下,婆婆吃在我叔婶家,睡在我家。两家相隔20米,婆婆、妈妈、婶婶都是个性极强的人,免不了落入婆媳妯娌难相处的俗套,但是没见过她们怎么吵架,尤其是婆媳之间,不过关系就不算亲近。婆婆一般不干涉儿子和媳妇教育下一代的事情,但也有例外的时候。我上初二时候生了一场病,妈妈听信她娘家的偏方天天让我喝一种野菜煮的汤,几次之后我觉得一喝就头晕,不肯再喝,妈妈就骂我不懂事,她那么辛苦给我整好了还不领情。我知道那汤不适合我,又害怕妈妈,哭着跑到婆婆身后,那是我唯一一次见到婆婆大声指责妈妈,也是唯一一次看见妈妈面对婆婆象绵羊一样乖顺听话。回想起来爸爸的兄弟姐妹都是不爱闲话的人,但一开口就掷地有声,必定是受了婆婆的影响。
婆婆也不是事事全对,可能因为早年生活艰苦,她养成了从不浪费粮食的习惯,我们小孩不小心掉到桌上的饭粒她会捡起来吃,隔天的剩饭剩菜她也不让倒掉,她自己吃,虽然没见到她闹肚子,但到了80多岁以后,她的记性开始变差。我大学毕业后到另外一座城市工作,忙而且累,就较少回乡下探望她(她不习惯住城里,坚持回乡下独居)。那一次兄妹、弟弟几个回乡看望她,那时她在巷口的树下和几个老太太聊天,身板依然硬朗,但已经认不出我了,只认出了最小的堂弟(堂弟自小和婆婆睡,关系最亲密)。我有一种不太好的预感,大概一年之后,给家里打电话的时候,妈妈告诉我,婆婆走了。
……
之后的好几年,我常常在梦里见到婆婆……
为什么她在的时候我没有意识到这种割舍不断的亲情?为什么我没有多关心她一点,我只送过她一条手帕做生日礼物,她甭提有多高兴!婆婆,年初八是您的生忌,孙女不能为您做什么,就让这篇文章记下您的名字吧,婆婆名叫梁怡。
编辑:晓宣

林丹彤,副教授,广东省本科高校旅游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旅游管理系主任,专栏作者。学习与工作经历涉及文、理、工、农与艺术领域,常以出其不意的视角,发现旁人所不见,言常人所不敢言。
智慧彤话
喜欢,别忘了长按二维码,点击关注哦!您的关注和转发,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