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天魁云门寺:浙东唐诗路上众望首归的胜地-养生平水

冯天魁
若耶溪、云门寺,
吾独何为在泥滓?
青鞋布袜从此始。
这是被誉为唐代最伟大的诗人杜甫在平水游历时所写的一首诗。


“云门寺是浙东唐诗路上众望首归的胜地。”
12月12日,40多名社科专家在绍兴市社科联、柯桥区社科联组织下,举行重走浙东唐诗之路“寻访云门寺”活动,大家一致得出上述结论。





专家们不仅对云门寺悠久的文化历史表示敬畏,同时也呼吁:云门寺是绍兴传统文化中的一个精华,这里有着许多中华博大的精华传统文化,更是浙东唐诗路上的一个重点精华所在。绍兴作为文化重地,如果缺失了云门文化,将是绍兴传统文化的一个缺失,重振云门文化,应当提上绍兴文化建设的议事日程。





在当天上午的活动中,云门寺住持清慧师傅向来访专家和学者们讲述了《云门寺的历史地位及其对佛教文化的贡献》,同时向他们赠送了《云门志略》一书,专家和学者们还实地对云门古刹、陆游草堂、洗墨池、王子敬旧址地进行考察。


在下午的市财政干校会议中心讲座、座谈研讨活动上,专家和学者们分别从历史与现实的视角,发表了重修云门寺的社会诉求。


柯桥区地域文化研究会会长王云根认为:云门寺是诸多唐朝诗人留下足迹的圣地;是浙东唐诗之路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唐朝诗人之所以青睐云门寺,这与唐代之前云门寺已经闻名遐迩有关。从唐太宗对《兰亭序》书迹的爱慕,到萧翼智赚《兰亭序》等典故都告诉了人们这里是继兰亭之外的一个书法重地。
他建议:有关部门牵头,以曾经恢复平阳寺的力度来恢复云门寺。同时,要把发生在唐朝初年的“萧翼智赚兰亭序”的故事与中唐及后唐诗人探秘云门寺的事迹融为一体,来创作拍摄一部电影或电视剧,以进一步弘扬《兰亭序》文化和唐诗之路上的云门寺文化。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也是一个民族的魂。王阳明研究会顾问、市越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那秋生指出:
这里有着历史“神脉”,禹越流韵的魏晋风。从黄帝老子的传统医学文化;到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到欧冶子铸剑、越王勾践卧薪藏胆,绍兴胆剑精神的弘扬;


是文化“精气神”的聚集地,唐诗之路的文人雅集地;其文化“气场”,贺知章、李白、云稹、白居易等400多名诗人在这里吟唱活动,是名符其实的天下第一名人客栈,1500多首浙东唐诗中云门寺占了152首,没有一个地方能够超过;
这里也有着宗教“气场”,洞天福地佛道缘,阳明洞天是36洞天第11地,若耶溪排名72福地之17;
更有着山水“精华”,千岩万壑山水情;“天下山水越地上,越地风光数会稽。”


“千年古刹耽长梦,一局残棋对白云。“这么深厚的文化,怎能熟视无堵?他呼吁:有更多的人助力云门寺。阳明文化得以了恢复,希望也能尽早重振云门文化。

市越文化研究会会员谢云飞提出:拥有1600多年历史的云门寺,有着中华文化的“十大之最”:
是中华书法胜地;是历史上最悠久的古刹;是“三论宗”成为八大宗教之首的发源地;是历代皇帝关注最多的禅寺;是高僧云集之地,最突出的是佛学上支遁的“色即空”和昙一的“幻化宗”二大学说创立地;是历史规模最大的寺院;是尚学之地,王献之、智永书法研习地,陆游的求学地;是唐诗之路的“承接点”;是浙东唐诗之路文人雅士的“客栈”;是中华诗词文学的滥觞之地。

市陆游研究会、越州诗社副秘书长陆纪生提出:云门文化如果得不到恢复,可以说是缺失了绍兴传统文化的精华一角。
云门寺有着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绕不开的情缘, “云门草堂”、“云门精舍” 是陆游的别业,是陆游从小的读书地,中青年的著书地,老年的寄情地,子孙的墓葬地,海外学者的慕名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地,获知绍兴传统文化的精华地。
他希望:专家学者关于“尽快恢复重建云门文化”的心愿,能够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绍兴新四军研究会秘书长蒋如根在接受绍兴日报和柯桥日报等记者时提出:云门寺是书法圣地、佛教重地、文化的高地,在浙东唐诗之路绍兴段建设中,尽早恢复云门文化。

市社科联副主席王晶也充分肯定了云门寺在绍兴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
她说,绍兴一直是文化的高地,希望各位专家学者要站在文化的原点,深入挖掘绍兴文化,整合利用优秀文化,把各地的研究成果融合起来,通过社会上的力量,来寻求政府的支持,从而更好地开发和利用绍兴优秀的传统文化,助力全市文化旅游业的开发建设,为发展文化经济,写下壮丽的诗篇。
浙东唐诗之路上话平水浙东“唐诗之路”是一条诗路,更是一条文化之路,它汇聚了唐代几乎最负重名的众多诗人的诗情体验。平水镇文化璀璨,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山水风光优美,吸引了唐代众多诗人的吟唱。
据浙东唐诗之路挖掘先驱者、绍兴文理学院的邹志方教授写到:以鲍防、严维为首的浙东越地文坛倡导者,在唐代大历年发生的浙东唐诗之路,以越州为中心,在17次唱和中,地点大部分集中在卧龙山州治、云门寺、法华寺、花严寺、若耶溪、镜湖、鲍防宅、兰亭一带。

三条线路:一是以兰亭、法华山为一线,终点为秦望山;二是以镜湖、花严寺这一线,终点为东接曹娥江、南通剡溪;三是以若耶溪、云门山为一线,上通剡县之石门、金庭、沃州、天姥。三条线路上,以平水为重点主线,八大重要节点,平水就占了云门寺、法华寺、若耶溪、秦望山四个地方。


据目前社会人士挖掘的历代诗人咏平水,尚留存于平水诗文达1860首。平水已出版了《历代诗人咏若耶溪》、《历代诗人咏云门》、《历代诗人咏日铸》三本诗集,有465位诗人在平水留下了千古绝唱。李白的《越女词》、《采莲曲》成为中华诗词文化中大部分诗词引用的“越女、莲花”引用词;元稹与“平水市”,唐代文人在平水的活动,盛行的“茶会”与“茶宴”,成为茶文化一角,造就了平水茶市的繁荣与发展;王勃与云门修禊、徐浩与重阳雅集都成为绍兴文化中精华点。现任绍兴市政协党组副书记、政协副主席的冯建荣在2013年时任绍兴市副市长时为《平水丛书》作序就撰写了长达18页的序言,并对平水的历史史实引用作了注释。他写道:平水是稽山精华、是鉴水之源、是越国古都、是人文重镇、是越中佛国,是形成儒家思想为主体、兼容释、道思想中华传统文化,起到了历史性的促进作用,在越中佛教史上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他同时发出了“今日尚和正成风,但待云门早重开”的期待。平水也为我国山水诗、山水画在江南的首先诞生,起到了历史性的催化作用;为“唐诗之路”的开辟、禅诗之体的形成,诗歌题材的意境与创新,起到了历史性的推动作用。


信息来源:孟文娟
图文编辑:水边
责任校对:朱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