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天魁乱弹在平阳的兴发-平阳第一时间

冯天魁


温州乱弹,现称瓯剧,清中后期曾在平阳民间兴发,建国后组建“胜利乱弹剧团”,1959年改名“温州市瓯剧团”,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平阳籍的乱弹班演员陈茶花被列入为国家级瓯剧非遗传承人。

温州乱弹,其起始时间,有说始于明洪武年间,或说于明末清初,均无历史考证。据清徐珂《清稗类钞》记载:“乱弹班乾嘉时开始盛行”。逐渐形成“乱弹”气候。据传温州之乱弹早期为半职业性班社,从业人员均为乡村农家子弟,农闲时结班演戏,农忙时解班在家务农,俗称“三月班”。但这些均是小班聚八或十多人鸣金伐鼓演唱,其调则合昆腔、弋阳、皮黄、秦腔而兼之。因人手少,只能演些《浪子踢球》《卖胭脂》《卖花线》《卖草屯》《走广东》等类小戏。这时平阳民间“马灯戏”也非常盛行,在明末清初时,平阳人林椿,又名阿桃首先组班,名为“和合”班,也是演些马灯班的小戏起家,后发展成为“平阳和调班”,与乱弹班的起家也非常相似。

据李子敏《瓯剧史》记载:温州郊区有个名叫“老锦秀”的戏班,成立于清乾隆末年,是浙南历史最久的班社,班主洪全本,他集流散艺人组班,始创只供伙食,不付“包银”。其时该班已具高腔、昆腔及乱弹等腔剧目。据传在“老锦秀”之前还有“老寿星”“老如意”等班社。此后则有“日秀”、“三星”、“小春花”、“八永义”等班。据老艺人回忆,这些班社大部分流布于温州市的平阳、永嘉、瑞安一带农村。老锦秀班成班早,名气大,人员齐,该班当家旦名长生,老旦冯钦,大花“番人”(诨号)鼓师茂魁,丑角方皮,曼生等都相当盛名,民间戏谚:“有戏不清楚,去问老锦秀”。该班先后培养的多名誉满浙南的优秀表演大家,如平阳县金乡人杨盛桃,又名“阿桃儿”(1839—1918)十三岁入该班学艺,初习大花,后改丑行,名声远扬;又誉极一时的叶良金,俗称“蒲门生”(1854—1886),平阳蒲门人,少年时因卖糖叫卖声美,又生得俊美,被老锦秀班收为学徒。三年后艺成,演正生,成为该班台柱演员。后与杨盛桃一同跳班,于清同治末年成立“同福”昆班,叶良金自任班主。

清中后期,乱弹班的兴发,来势迅猛,连官府衙门也为之倾倒,简直到了废寝忘食、忘患废政的地步。据清项崧《午堤集》道光辛丑(1841)五月廿四日记载:“现任平阳协镇乌什杭阿,满州人,某相国之婿。其妻酷好戏剧。自道光二十年(1840)到任,正值夷酋滋扰,羽书告急之际,日与宾僚晏乐弦管之声,昼夜无间……军政安得不驰。”这是记述发生于平阳官府之戏事。清代,官府看戏花样繁多,“堂戏”便是其中一种,如每逢朝廷登基大赦。王侯,老夫人,少奶奶,老太爷寿诞,升官晋爵,官员调离,新官上任,生儿育女,周岁满月,婚丧嫁娶,甚至疾病康复等等,均要戏班前来演堂戏,演员演得精疲力歇,而且老爷们一边饮酒,一边嬉笑。直到看得疲顿尽散为止,戏班不仅白演无分文可拿,演不好还要受惩罚,这是满清朝廷一大创造。
平阳民间习俗好戏,不但喜欢看戏,而且喜欢演戏,在乡间流传的有高腔、昆戏、乱弹戏、和调班、木偶戏等等。每逢春节、秋收后,这是戏班演出的黄金时间,村村寨寨均要请戏班演上几天的“平安戏”、“神诞戏”、“庙会戏”、“还愿戏”、“额子戏”、“斗台戏”等,整个乡村戏鼓喧天,戏班来来往往,好不热闹,出现一片演戏之盛况。
据清《永嘉县志·忠靖王庙记》载:“忠靖王庙,一在八仙楼;一在华盖山……今每年三月初,民间必请王出庙巡行城内外,以驱瘟疫,两庙神轮出;出之日,通行大道多设市棚,张灯结彩,灯烛辉煌,男女杂逐……至归殿后,各里纠分搭台演戏数本,名曰‘平安戏’。费钱财,累百盈千,在所不惜。……习俗相沿亦不能禁止也。”温州人姜准在《歧海琐谈》卷七中,谈到温州戏剧活动时说:“永嘉每岁之夕后,戏剧盛行,虽延过酷暑,勿为少辍。如府县有禁,则托为祉灾赛祷,率众呈举,非迁就于丛祠,则移香火于戏所,即为瞒过矣。”从这里可以看出,众百姓为了看戏,免遭官府榜禁,只得以“祉灾赛祷,移香火于戏所”,才能免遭榜禁,可官府衙门为了自己看戏,可任意命令调集班社到官府衙门无分银报酬为官僚们卖命献艺。这实是应验了“任凭官家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民谚。不过也应验了“吃人口软,拿人手短”的效应,戏班演了这些“官戏”之后,往往在“榜禁”中也会放你一马,对戏曲班社的演出活动也带来松动的效果。

清后期,平阳民间乱弹班如雨后春笋般一班接着一班出现,这些班社大部分以办学馆式入手,如在平阳乡下成立演出极负盛名的“如意”乱弹班,吸收了在昆阳的白石河街做裁缝的高玉卿入班学艺,这时高玉卿已十八岁,奶名“大娒”,自幼喜爱平阳和调的弹词。入如意班后,改旦角,由于他聪慧过人,扮相好,嗓音好,学艺悟性好,出师未几,名声大噪。平阳人都叫他“大娒旦”,成了如意班的顶梁柱,一次该班在平阳乡下演出与“品玉”昆班斗台,因如意班有了“大娒旦”,斗胜了品玉昆班,后品玉班不惜重金挖走“大娒旦”入班。据和调班老艺人杨阿土(平阳宜山人)介绍,一次品玉与同福两个昆班在平阳钱库(今苍南)演出斗台戏时,因品玉昆班有了“大娒旦”而斗胜了同福,而同福班又用高薪聘走“大娒旦”,此后同福班名振浙南一带。过去戏班“跳班”、“挖角色”,这是班社之间对人才的互相竞争,有了好演员,班社就能立于不败之地。所以过去旧戏班大多以台柱演员担任班主,民间有句戏谚:“外行人掌戏班,十个九个垮”。如同福与新同福昆班都分别是昆剧名角叶良金和杨盛桃担任掌班,他人莫及。
至清末民初,在平阳民间组班及流动演出的乱弹班社至少有十多个班社如老锦秀、新锦秀、老锦云、新锦云、新益奇、新品玉、新高升、新聚昌、新凤玉、新紫云、瑞平竹马班等等,乱弹班社如雨后春笋般而生。农村是广大戏曲班社赖以生存的根据地,戏曲艺人也是生于农村,长于农村,服务农村,农民是就是艺人的衣食父母。农村也是戏曲艺人的广阔天地,只有在农忙季节,农民无闲看戏,戏班候鸟似地到大集镇和城市的勾栏瓦舍(剧场)演出,有的如“三月班”只得散班回乡务农,待农业收成后再行组班演出。清末民初这段时间,据温州瓯剧传承人李子敏先生统计,光温州城乡乱弹班就有三十多个班社,平阳(含苍南)县内就有10多班,这是温州乱弹的最盛时期。到了民国时,抗日战争事发,国民政府的腐败,百姓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人民生灵涂炭,民不聊生,戏曲班社纷纷解体,至新中国成立初期,1951年只有凤玉、新凤玉、新新凤玉三个乱弹班,在温州组成“胜利乱弹剧团”,1958年,由一些流散乱弹班艺人又组成更新和红星等民间乱弹班社,后又从这两个乱弹班中抽调部分人员入胜利乱弹剧团,于1959年改名为“温州瓯剧团”。至今在平阳民间还有以“京瓯”、“瓯和”等乱弹班各种名称在流传演出。

平阳乱弹班在清中后期及民国期间,出了一大批誉满瓯江南北的优秀名演员如昆剧名角叶良金、杨盛桃、高玉卿均是乱弹班出身而后转入昆班的(昆剧有专门介绍)。
林增理(1886—1954)平阳人,11岁参加在金乡“新益奇”戏馆学艺,学制四年,出科后,任新益奇乱弹班文武小生,他在演《杀金定情》的武生,把平阳南拳融入武打场面,引起轰动,观众自发赠他银牌与红包,从此盛名。同科出身的该班丑角阿松(1884—1966),平阳人,也名噪一时,后被应聘江西弋阳腔戏班教戏,卒于客地。大花脸阿吼,金乡人。小生阿梅,平阳人。小花脸阿修,平阳鳌江人,他们演艺均不凡。
黄友森(1899—1952)平阳灵溪人(今苍南),瑞平竹马班当家旦,因其唱做俱佳,才华出众,而名嚣浙南,被誉称温州乱弹班四大名旦之一。(四大名旦即黄友森、李魁喜、曹陈龙、王兰香)
翁凤渺(1914— )平阳金乡人(今苍南),14岁入平阳紫云戏馆习艺,出科后,先后入“新高升”“新润玉”“瑞平润玉”“新凤玉”等乱弹班从艺,是乱弹班中著名旦角。
陈花魁(1914—1994)平阳金乡人(今苍南),14岁入班学艺,与翁凤渺同科班,同乡又同庚,攻小花脸,他酷爱昆剧,后“跳”昆班,改崇小生,曾红极一时,演艺非凡。
陈茶花(1931—),平阳人,其父陈志清(1898—1951),是平阳乱弹班著名琴师,1931年生女陈茶花,1941年陈志清丧妻,在兵荒马乱的年代,父女失散。陈茶花是年11岁,成为孤女,被班里好心人丑角朱阿东(1908—1989)收养,入“新凤玉”乱弹班习艺。由于陈茶花天资聪明,秀丽端庄,很快便崭露头角,她先后加入过“大高升”乱弹班、“胜福连”班、“胜阳春”班、“胜利”乱弹班。陈茶花如出水芙蓉,相当走红,她扮演旦角誉满瓯江南北,直至1951年,才打听到父亲陈志清已逝世于福建省海边一个叫“新地”村落,至1954年才将父亲的遗骸运回平阳故土安葬,如今陈茶花是温州瓯剧(乱弹)国家级传承人。
翁墨珊,1943年生于平阳鳌江镇,1954年参加胜利乱弹剧团,陈茶花得意门生,攻青衣花旦,浙江省尖子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演员。
徐朝门(1940—)平阳县山门怀溪人,瓯剧主胡,先后伴奏和剧、瓯剧大小剧目近百部,熟悉乱弹、和剧两剧种中的高腔、昆腔、乱弹、徽调(皮簧)、滩簧、时调等诸腔,演奏时得心应手,退休前被晋升为国家一级演奏员。
庄国强(已故)平阳人,演员出身,后改任温州乱弹剧团乐师,鼓板师,温州戏校瓯剧班音乐教师(乱弹及乱弹班名人祥细介绍请参阅李志敏专著《瓯剧史》)。
在万恶的旧社会,演员被辱称“戏子”,被划入娼妓同类,连子女也不能入科举考试,被视为最下等之人,史册不载,甚至连姓氏族谱也不能入。至清末,平阳全县还有10多个乱弹班,历代来乱弹班中有多少名流演员,都被淹没历史的尘埃。直至民国《平阳县志》,昆剧大家蒲门生,名叶良金与杨盛桃,名震东瓯,才聊聊记上一笔,这也是史无前列的。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广大戏曲艺人,才彻底翻身,扬眉吐气作主人成为人民演员。
来源:平阳新闻网
图片来源网络
本文已获平阳新闻网授权发布,版权所有,其他微信公众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