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天魁书香校园|延安中学王黎明:打开阅读之门,开启智慧之源-第一教育专业圈

冯天魁
点击标题下「第一教育专业圈」可快速关注
延安中学办学历史悠久,人文氛围浓厚。学校重视将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的培育渗透到学科教学当中,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学校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育,开展了多样化的阅读活动,教会学生适当的阅读方法,并把阅读渗透进了日常教学、课外生活、校园文化的方方面面,实实在在地将阅读变成了学生每天的必修功课。
重视对教材内容的拓展,把课内学习变成带动课外阅读的引擎
语文是一门注重积累的学科,学生语文素养和成绩的提高一定需要相应的阅读量作为基础,语文学习绝不能局限于课堂,课外还需要有相应的课外阅读指导,所谓“语文学习功夫在课外”就是这个意思。
学校语文组教师以《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为学生开创了多样化的阅读渠道。其中一个重要渠道就是通过课内外贯通的方式,设计一个个阅读专题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实现阅读量的达成。即在对教材内文章进行精读的基础上,重视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的补充。
经过多年的积累,学校开发出了一个成序列、有梯次的阅读素材库。
如在高一学习《蒹葭》一文时补充了“诗经专题”,选取了《诗经》中《关雎》《氓》《月出》等篇目,对《诗经》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进行了比较全面的介绍。在学习《跨越百年的美丽》一文时,推荐了作者梁衡的散文集《把栏杆拍遍》和《觅渡》,让学生欣赏和学习梁衡写人的手法,同时为写作积累素材。
在学习《想北平》一文时,给学生阅读了《〈江南味道〉序》《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绝版的周庄》,用这几篇写江南风物的文章来与北国风景进行比较欣赏。此外,还有史铁生专题、龙应台专题、传统文化保护专题等。
整体思路是选取一个关联点来实现课内外阅读素材的贯通,可以以作者为关联、以主题内容为关联或者以写法为关联等等。让学生由点到面地对这一位作家或者这一类作品有比较全面的了解,从而对这一类文章有所把握。
学校还重视阅读方法的指导,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法,教会学生阅读时运用批注法、笔记法、摘抄法留下阅读心得,并用写作读书笔记的方式扩大和强化了补充阅读的效果。
大多数时候由学生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进行自由度很大的读后感写作,有时候教师也会规定写作角度,帮助学生进行有价值的思考。
如在教完《胡同文化》一课后,先补充了《弄堂——上海人的樱桃园》《上海弄堂》《阳台上的遗憾》《梁思成百年祭》四篇文章让学生阅读,然后结合文章内容,教师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上海的弄堂是否需要保留下来?为什么?你如何看待全球化带来的世界各地在建筑、生活方式、文化等方面的趋同化?在现代文明发展进程中,我们该如何对待旧的、传统的事物?
教师要求学生在以上几个问题中任选一个思考并完成随笔。这种以读促写的方式加深了学生对阅读内容的印象和思考,激发了他们对相关问题的兴趣,进一步愿意涉猎更多的课外阅读素材。
这种课内外贯通的阅读专题受到了学生的欢迎,让学生的阅读体验不再支离破碎,而是有整体感和规律感,使他能知道这个知识点在整个知识谱系中的位置。很多学生并不止步于教师推荐的阅读素材,会沿着自己感兴趣的点继续寻找书籍文章,完成对一些专题的研究。
全校推行“每天半小时”的读书活动培养学生终身阅读的习惯
学校在高中三年中都极力推行“每天半小时”的读书活动,尤其在高一、高二阶段落实得更好,即要求学生每天至少抽出半个小时来进行课外阅读,形成固定的阅读习惯。对于阅读爱好者来说,坚持阅读是非常容易的,半小时甚至远远不够,但是对于从小没有养成阅读习惯的学生来说,容易“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自身的惰性和学业压力对时间的挤占都使他们难以坚持下来。因此,这项活动的展开需要教师的不断推动和维护,来帮助学生建立阅读习惯,使他们最终能发自内心地热爱阅读。
一是学校会定期更新推荐书目,尽量选择符合学生趣味和爱好的书籍推荐给他们,除了一些经典作品,像李娟的《冬牧场》、龙应台的《目送》、林语堂的《苏东坡传》,还有外国小说《追风筝的人》《解忧杂货店》等都在推荐行列。
教师会先行阅读,将各种趣味的书籍加以挑选并按照体裁、内容等分类,如按体裁分成小说类、散文类、诗词类,按内容又分成人生哲思类、美食美景类、传记文学类等。有些书还会附上推荐词推荐给学生。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分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进行阅读。
二是加强反馈,重视对学生兴趣的维护。阅读是一项软性作业,学生完成的质量比较难监控,但是及时有效的反馈有利于学生长久兴趣的维护。
学校会在课上课下举行形式多样的读书交流活动。比如开学初举行假期读书交流会,让学生交流假期阅读的体会,互相推荐自己发现的好书;在教授新诗单元时,举办新诗朗读会;每两到三周会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交流近期写作的读后感,采用学生自荐、教师推荐、同伴推荐的方式让佳作脱颖而出,起到好的示范效果;时常将学生写成的佳作发表在班级微信群、张贴在教室的学习园地,并推荐到校刊《鹿鸣》和《延安人》校报上发表。
通过这些多样的反馈形式肯定学生的成绩和进步,让他们在阅读中获得成就感,从而转化为进一步阅读的动力。从推行这项活动以来,全体学生的阅读兴趣有所提升,学生进入高中后在大环境的影响下,都会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自主阅读的意识加强,经过一个学期的培育,80%的学生能坚持每天半小时的阅读量,并且书包中会常备课外阅读书籍。学生的读后感写作也兴趣渐浓,佳作的比例越来越高,很多学生的文章见诸书刊、报端。
多种渠道推动有声阅读,提升学生的语感素质
读书还有一种方式就是有声阅读。大声朗读益处多多,朗诵时声情并茂、轻重变化、抑扬顿挫,会将朗读者自身的情感融入到文章中去,大大提高了语感素质。同时,大声朗读时口、眼、耳、脑、心并用,调动各种感觉器官参与学习,有助于强化记忆。而且,很多文章的节奏美、韵律美、意境美都要通过朗读才能领略得更加充分。
作为一所寄宿制高中,学校每天早上有20分钟的早读时间。早读课上,教师尽量让学生朗读课文,鼓励学生大声、投入、深情并茂地朗读课文。除了早读课以读为本位,学校还采用了其他一些促进朗读的方式。
比如,在高一年级,为了能夯实学生的文言文基础,同时提升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和理解力,学校也将诵读作为有力的手段。教师们从课外素材中挑选了长短适宜、难易适中的古文经典篇目,让学生自行学习、翻译、熟读,教师通过诵读来检测他们的熟练程度。古人曾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熟练的诵读对学生的影响往往超过教师的分析讲解,哪怕学生是在一知半解、囫囵吞枣的情况下把它读熟,但时间越长、储备的文言篇目越多,知识就会发酵,产生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之前不甚明了的文言词句往往能无师自通,文言文阅读水平在无形无为中就提高了。
因此,在高一长达一年的时间里,每周教师都会规定诵读篇目,每天课间都会有学生来教师处读书,每位学生的诵读都会得到教师的评价和指导。一年下来,学生有几十篇文言文打底,离“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目标就相差不远了,这种方式很好地推动了文言文教学和经典篇目的普及。
自2012年开始,长宁区教育局在全区中小学和幼儿园,开展“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的中华经典文化建设,利用各种平台推进中华经典诵读教育教学活动。学校也积极参与此项活动,在基础型课程中,教师们面对一些适合诵读的课本素材,打破传统讲读的方式,采取诵读的方式上课,即不重内容的分析、讲解,而是通过多种方式的诵读来使课堂呈现别样的魅力。
如李搏老师开设了《将进酒》的诵读课,以学生齐读、个别读、小组读、教师范读、名家范读等多种方式呈现读的不同意味和效果,课堂上学生激情高涨,声情并茂地朗读了这首经典古诗,充满了感染力,对诗词的理解也在对诵读的领悟中自然完成。
同时,长宁区教育局还组织专家和教师编写了《中华经典诵读》的教材,学校把这本书引进作为校本教材充分利用,在寒暑假分阶段布置学生背诵其中的诗文,高一、高二两年的假期基本将这本书背诵完毕,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古诗文积累。学校也产生了众多古诗词爱好者,在今年举办的延安中学首届古诗词大赛上尽展风采,一时间古诗词成为学生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风头无二。
利用信息技术开发新的诵读平台,增加读书的趣味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学的手段和方式也更加丰富。在阅读方面,一些年轻教师借助信息技术开发了一些新的渠道让学生参与阅读。比较常见的做法是学生将自己的朗读录音通过微信发送给教师,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聆听、给予反馈和评价,这样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方便师生交流。
还有一些有朗读特长和兴趣的教师引进了“配音秀”等APP来丰富阅读手段,他们在“配音秀”等APP上传朗读作品,也组织班级里有朗读特长和兴趣的同学利用“配音秀”等APP录制朗读作品,分享在班级群里给大家欣赏,增加朗读的趣味,带动了更多同学爱上朗读。这些技术的使用可以打破时空的限制,整合各种资源,让朗读成为学生业余生活的一部分。
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知识基础、智慧基础,阅读无疑是最重要的手段。学校在建设书香校园,引导学生热爱阅读、学会阅读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些成绩,也还将继续砥砺前行,为培养对阅读有热情的终身学习者而不断努力。
(本文作者单位上海市延安中学)
(本文原载于《上海教育》杂志2017年8月AB刊,版权所有,更多内容,请参见杂志)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