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天魁书香|美术创作往事-海峡都市报新莆田

冯天魁

N黄劲松
上世纪七十年代,流行着一句响亮口号:“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相对美术界的群众性创作,也就有了个时髦的说法,叫做工农兵美术创作。正在莆田八中念高中的我,由于会一点画画,便赶上了当年的美术创作热潮。
记忆:陈章汉面授素描技法
那年代的学习挺宽松,课余活动空间很大。我不仅负责班里的黑板报刊出,还参加学校墙报组的美编工作。所谓墙报组,其实就是美术兴趣小组(后来改编为美术班),负责教学的周老师,不仅指导同学做好每一期的校刊设计,还鼓励大家进行美术创作。当年我在老师指导下,尝试着创作了一幅作品。由于水平差,画面很不理想。老师为了鼓励我,还是把画画推荐给县文化馆,那年在莆田县举办的“工农兵美术作品展览”上,居然展出我的作品。初尝甜头的我,从此迷上了业余美术创作。
1973年暑期,莆田县文化馆为提高美术爱好者创作水平,决定举办全县青少年美术培训班,获悉消息后的我当即报名参加。培训班办在原体育场边的“三忠馆”,学员大部分来自学生、知青,还有一名军分区战士。培训课主要学习素描知识,练习人物写生,由文化馆许老师负责全程讲授。素描课的模特则从学员中抓阄产生,记得来自涵江的一位学员被抽中,当了整整一天的模特。最后一天的课程,授课老师当场作画示范,寥寥数笔,就把一位翩翩起舞的朝鲜姑娘画得栩栩如生,经过培训的这一期学员,后来都成了美术创作积极分子。
莆田县的群众美术创作,县里是下了一定功夫。为了把美术展览搞得更加出色,文化局决定召开全县美术作品观摩会。在老师推荐下,我很快收到会议通知书,为拿出最好作品,我经过反复构思,以农村夜校为创意,设计出《夜校新课题》草图,画面表现的是女知青在夜校上课前,按桌分发书本。为为期三天的观摩会,在县政府会议招待所召开,参加对象来自全县各条战线,专业画家不多,业余爱好者占了大多数。展出的草图中,不少作品不仅创意新,绘画技法也相当有水平,与会人员相互交流作品和提出修改意见,最后由文化局领导作总结。日后成为文坛名人的陈章汉老师也参加了那次会议,两年后的美术高考之际,陈老师百忙中为我面授素描技法,至今令我难以忘怀。

网络配图
美术青年已白发两鬓
观摩会后不久,第二届美术作品展览在县“三忠馆”如期举行,因为有了军分区战士加盟,这一届美展成了名副其实的工农兵美术作品大展览。无论从题材创意还是技法水平上,都有了实质性的飞跃。我的作品也再次摆上展位,不过我自知之明,那是文化馆同志在鼓励新手,否则,凭我的绘画水平,是根本上不了展位。接下来,全省工农兵美术作品展览在福州西湖隆重举行,县文化馆特地组织大家前往省城参观。省展堪称美术精品盛会,展出的作品都是百里挑一。当年莆田县有两幅中学生作品入选省展,一幅是莆一中同学的《擦枪》国画,另一幅是莆六中学生集体创作的水粉画。一个县能有两幅学生作品入选省展,这在当时实属难得。
几十年后,当年参加过业余美术创作的学生,都走上各自工作岗位,有的成为专业美术工作者。如当年入选省展的一位学生,现为莆田学院美术教授、市美协副主席,另一位学生供职于省文化部门,曾经举办过全省人体艺术摄影巡回展。母校美术班的同学,有从部队团级转业省机关,也有走上市政协领导岗位。
弹指一挥间,当年意气风发的美术青年,如今都已白发两鬓,每当回想起美术创作往事,总是感慨不已,毕竟那个年代给我们留下的记忆是那样美好。
作者简介
黄劲松,笔名南山松,荔城区黄石镇人,长期从事机关文字工作,退休后痴迷于乡土文学创作,获过莆田市云里风文学奖一、二等奖各一次。
征集

欢迎莆田本土作家、文学爱好者,以及长居莆田的外地作家、文学爱好者投稿,体裁不限,题材亦不限。投稿邮箱为hxdsbptwx@163.com,联系方式18959557637,此征稿启事长期有效。
我们将在海峡都市报莆田新闻版和“海峡都市报新莆田”微信公众号刊登您的作品,铅字印刷与电子结合,您的作品从不孤单。
海莆君特选(戳下方标题)
征稿|书香莆田,我们等的就是你
书香|忆往事:踏起莆田水车,谈个恋爱
书香|宁海初日
书香|莆田酱油趣谈

本期编辑/张敏 运营总监/李伟强 值班主任/许爱琼
*本文由海峡都市报新莆田团队创作,版权归海都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莆田热辣资讯
尽在海都新莆田
莆田吃喝玩乐
尽在乐享莆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