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天魁二探“名相世族”那些古事-攸州网

冯天魁
四访渌田,二探“名相世族”那些古事 5月5日、19日,6月2日、6日,攸州网群驴友先后有33人,连续四次探寻渌田,两访群新村大洲“名相世族”的“刘氏家庙”。 一位北宋宰相家族的三支后裔,明初起历100年左右时间,从陕西、江西等地历经千辛万苦迁徙来攸,先后在渌田大洲“插标占地”(当时允许)落户创业;清初共建“名相世族”刘氏家庙近400平方米,历310多年经四次重修保存至今,创建了“湘东地区典型的祠堂建筑风格”,这里面该有多少精彩故事……
渌田群新村大洲“名相世族”刘氏家庙古建筑群
老文物工作者关注“刘氏家庙” 5月起数次“渌田访古”信息上网后,引起社会上一定反响,故参与人员逐渐增多,访问速度明显加快。昨天(6月6日),70多岁的攸县知名书法家彭寿昌老先生,也“上勾”随队前往,参与攸州网群第四次渌田行,二探“名相世族”古祠队伍,冒雨察看攸县保存最好的大洲刘氏家庙。他老人家可是上过中央台的名人哈。上车后才得知,知名书法家彭老最早就是文物工作者。这次听说渌田有宰相后裔宗祠古建筑群,非要来亲自看一看。
已逾古稀的知名书法家彭老(前右三)冒雨察看大洲“名相世族”的“刘氏家庙”
在刘氏家庙内与当地老人交谈
家庙内景
听刘氏家庙老人介绍情况
株洲市政府认定“名相世族” 刘大元老师编著的《浟水人家》介绍,大洲刘氏家庙上的祠匾“名相世族”,据传是宋仁宗皇帝御书。这位“名相”指的就是刘氏家庙先祖、宋仁宗时期的宰相刘沆;“世族”,是指血脉相沿、世代显贵的家族。刘沆贵为宰相七年,后裔不乏高官,称为“世族”,题中之义。朱元璋统一长江流域后,于洪武年间下令组织人多地少的江西人迁往湖南、湖北,史称“江西填湖广”。刘沆后裔永兴、宸北、继兴三支刘氏,就是从明洪武至成化年间(1368--1644),先后外地迁入攸县大洲开基立派的。刘氏这一迁移过程,竟然长达100年左右。 2008年,株洲市政府公布大洲刘氏家庙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就等于认定了大洲刘氏的“名相世族”。同时也确认,该庙始建于清乾隆四十年(1702),至今已有316年。

名相世族 据传是宋仁宗皇帝御书家庙内景
刘氏家庙古建筑群的“秘密” 两次看了大洲刘氏家庙后,特别是站在庙前稻田北望,老马发现一个“秘密”:刘氏家庙这一路数栋古建筑,应该是不同时期建起来的。依据是:刘沆后裔三支同宗刘氏,在100年左右时间内,分别从陕西、江西、衡山三地,迁到渌田大洲;因此可能是,到达一支建一座庙,再到一支挨着老庙又建一座,直到最后一支到达时,三支共商,干脆再挨着老庙,建一座三家共用大庙。于是,康熙四十年(1702),“名相世族”的刘氏家庙就此诞生。因此,在刘氏家庙中,祖宗牌位是三支共一牌:“彭城堂大洲始祖永兴宸北继兴等公位下历代高祖曾祖……”,除大洲刘氏外,估计没有哪家家庙、祠堂是这么写牌位的,有也可能不多。由此,也可解释这一排数栋建筑用材不一,以及大庙风格、规模、装饰明显优于其它旧祠的现象。 若从第一支入攸刘氏建庙算起,刘氏家庙旁边的低矮老庙,应有近400年历史。
从西往东看,明显的三座主建筑
西起第一条大门
西起第二条大门
相邻两栋用砖规格、墙基高度明显不同
“名相世族”为什么默默无闻? 接触大洲“名相世族”信息后,老马有个疑问,同在渌田,攸县人多数只知渌田蔡氏,如湖湘望族、科第世家、兄弟联登等,而基本上不知还有大洲刘氏“名相世族”,那可是宰相家族啊!这是为什么?分析起来,一是按最早入攸时间算,渌田蔡氏早于大洲刘氏240年左右,有这么长时间,渌田蔡氏名望早就树起来了;二是渌田蔡氏人物,都是本土发祥,而大洲刘氏的“名相”,虽是官至宰相,权倾朝野,却是在原籍入仕发迹,来攸的仅是其后裔支系。这可能是“只知有蔡氏,不知宰相家”的根本原因。或许刘沆后人认为,先祖宰相是遙远的事情,不必炫耀,我们还是以唯耕唯读、克勤克俭为宜。 据大洲刘氏后人刘道德说,大洲刘氏也有过几位二品官员,不然有的宗祠敢建“四进”?老马手上没有资料,不敢妄评。待资料到手再说。 保护三四百年古庙任重道远 如今,知不知道“望族”、“世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风水轮流转”,如今在渌田镇,古建筑保存最好的却是大洲“刘氏家庙”。威武的牌楼、16根屋柱、近400平方、300多年历史的刘氏家庙,整体、主体仍然完好,牌楼外装饰更是一绝,在攸县已是凤毛麟角,没有哪家家庙(宗祠)能望其项背。但局部仍有急待修缮的地方:屋顶到处透光、漏雨,屋檐木板腐朽掉瓦,室内屋柱、梳楼雨水浸损,入目满地青苔,内墙古碑风化,还不抓紧抢修,后果堪忧!因此,抢修、维护、保护好大洲“刘氏家庙”这一古建筑群,真正给后代留下“湘东地区典型的祠堂建筑风格”(株洲市文保碑语)样本,是当代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老乡们当场议论说,要保证家庙安全,至少要换顶换瓦。不漏雨是最基本要求。





牌楼长树
文物是一种文化传承,是整个社会的财富。文物保护不能立只碑了事,也不仅是家族的事。官方、民间应携起手来,尽快还原古建筑当年风采。再次颠覆“渌田人”印象 昨日二访刘氏家庙,导游仍然是刘道德帅哥。我们两车到达现场时,群新村城北洲刘一龙老前辈早已到了,他曾任职香港国际经贸导报,据说曾有“江西共大”数年经历。上世纪90年代重修刘氏家庙时,有篇碑文就出自刘老大笔。这次得知我们又来采风,立即冒雨前来家庙陪同参观,解说。我们离开时,刘老竟然拿钱交给导游道德帅哥,要他陪我们到大洲吃午饭。这么热心的老人!
热心的刘一龙老伯(右)
到达刘氏家庙时,天仍下雨,刘帅哥即向附近老乡借伞,要几把给几把,供我们摄影使用;家庙管理员老伯冒雨前来开庙门迎客;一张超大的木架挡在古祠外墙前,我们要求老乡移开,老乡不说二话,就和我们动手搬走。老乡们都是有求必应。一位热情的老乡还端来新鲜的麦梨,让我们品尝,还说“都是自家园里个。”我们好像回娘家了。

“都是自家园里个”
“热情、好客的渌田人”,再次颠覆了以前对“渌田人”的那个印象。 古建筑前观众流连忘返 虽然古家庙因雨损严重,但并不影响我们对整座建筑相关艺术的欣赏热情。虽是雨天,首次参加“家庙访古”的彭老、心照帅哥,领悟和黄和荣俩美女等,一点也不受影响,打着伞参观,感觉这个家庙好大的排场,一路几栋青砖黑瓦古建筑,如城墙一样排列,煞是威武。要不是以前被拆一部分,当日之辉煌大气可想而知。家庙前水塘(重要风水)虽因建房填掉不少,但现有长度仍能说明当年气派之盛。就连曾搞文物工作的彭老也说,在攸县,以前我都没见过这么大规模的祠堂。 等待开门前,大家看了庙前的株洲市文物保护碑文,把家庙及附属建筑外围全部扫了一遍,不懂的就向刘老前辈、道德帅哥和当地老乡请教,着实是开了眼界。特别是对牌楼建筑风格,外装饰的雕塑、绘画、书法作品,仰视,凝思,询问,寻根问底,评头品足,兴趣甚浓。因年代久远,墙壁上不少雕塑残缺掉落,有的绘画淡去所余不多,有的书法仅剩零散几字,大都就拍摄下来,聚众分析,各抒己见,在想像中还原,猜测作品立意。昨晚老马将一些残损作品发上QQ群,竟然又被才子无愧我心完全还原,不服还真不行。有些仍能看清而不知其意的,上网后也查出来了,“原来是这个意思!” 刘氏家庙的外装饰(墙壁、屋面)工艺,是可以大书特书的。古庙古物,细微之处见智慧一些细小的方面,也让我们大感新奇,其中闪烁着古人的智慧之光。 牌楼正面两边墙壁上,“忠孝节义”四个黄色大字,表面坑坑洼洼,看起来却非常显眼。有人问是怎么雕塑出来的?刘老介绍说,这不是雕塑,而是一种简单的工艺:用鸡蛋黄和糯米饭混合制作而成。蛋黄造色,糯米饭粘合。牌楼上有“名相世家”、“刘氏家庙”和“忠孝节义”三组题字三种颜色,唯有这“忠孝节义”四字醒目且不见局部褪色。

参观时,大家发现家庙左右旧楼前墙上,在近两米高的地方,有一排排铁环,两只一组,不知干什么用的。我们猜想说是拴马的。刘老和上年纪的邻居说,拴马有拴马桩,这铁环是当年祭祀时杀猪挂肉用的。家庙每年祭四次,每次都要杀几十头猪(这该是多大架势),在墙壁上挂整猪便于屠户操作。在右边旧楼大厅,墙壁上有一横方木,约一尺长,嵌进了墙壁,与墙面平行。我们进出几次,也见到了,没人知道这是干什么用的。道德帅哥告诉大家,“这是照明时挂油灯用的。”挂时拉出方木,不用时塞进木槽,不占空间。用现在的话说,这叫活动“灯座”。老马笑道:这块木条可以申请非遗保护了。
大庙敞开大门后,大家蜂拥而入,争相一睹这座300多年历史的古庙风采。 在民国十九年捐款修庙纪事碑上,有人捐光洋720元,有人捐光洋900元(银元,又叫花边),最少的捐二三块。刘一龙老先生说,一块光洋七钱多,900多块就是60多斤啊!结果,这两位捐款大亨名单分别列于碑的前后。刘老的意思是说,有两支刘氏在比着捐款。 如今想想,刘氏家庙要修复,还得要有当年“比着捐”那种劲头。当然,这还不够,既然株洲市政府公布保护,且如今家庙急需抢修,就应该安排财力立项支持。 建议喜欢研究历史的,喜欢摄影、写作、书法或绘画创作的朋友,以及关注古建筑外装饰的,不妨前往大洲刘氏家庙转转,那里,或许有你们能够参考的一些信息。
相关阅读(本公众号已发) 五峰山下,古风古韵看渌田(组图) “十”字渌田,那别具一格的故事(组图) 攸安边境古代世家风水之争轶闻(组图) 攸县渌田民间古代书法艺术欣赏(组图)渌田平原,惊现“名相世族”古建筑群(组图)四访渌田,二探“名相世族”那些古事(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