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天魁了不起的建德|沧桑阅尽,美景依旧!建德这几条古道你都走过吗?-建德发布

冯天魁

待历经沧海,待阅尽悲欢,心方倦知返。
有故事的人,喜欢去古村古道;
他们有着念念不忘的寻古情怀。
凉风习习秋已至,
是时候来一场清爽的古道之旅了。

乌龙岭古道位于梅城镇龙溪村乌龙山西隘口,自梅城往西北行五里,过庵口,折北,进大石坞,即登岭,两山夹峙,道若“之”字。

乌龙岭为一马鞍形的山岭,是旧时梅城通往省城和京城的官马大道。古道残长约10公里,道最宽为120—150厘米、窄的50—60厘米。

当然,乌龙岭的名声主要还是应该归功于《水浒传》。《水浒传》中有关乌龙岭的就有两回。


梓马古道主要以青石板铺设而成,虽然因长年无人行走,许多已经淹没在杂草之中,但大部分保存完好,是一条非常值得探寻其历史的古道。

除了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在这条梓马古道上,同样有不少像璀璨珍珠般的历史文化古迹。沿古道而行,处处风光绮丽,一路白雪点点,美不胜收。



淳寿辽岭古道全长15公里,最高处海拔约720米,古道蜿蜒曲折,顺山势而上,路面大都用规整的矩形条石铺砌而成。

遥岭半腰,有一“冷水亭”,因亭下有一股清泉而得名。据说,古道上原在新桥村的辽岭坑口有“下岭亭”,现已坍塌,无踪可寻。


寿(昌)龙(游)古道位于大同镇镇源村万圣自然村十八湾,两旁峰峦齐聚,内有众多山涧小溪,谷底流水潺潺。

古道最高处海拔600多米,全长7.5公里,南北走向,由陆家经十八湾可达龙游县的卓家村。古道沿地势而开,蜿蜒曲折,路面多为土路。局部有不规则的石块。

古道上现存凉亭一座,面阔一间,进深两间,顶部刻有“寿龙亭”。当地村民说,该凉亭建于民国十九年,专供路人避雨、小憩,以解旅途劳顿,解放后修缮过,上世纪90年代屋顶倒塌。


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一条名气不大的古道却反复成为驴友穿越的目标,可想而知这条古道必有不一般的“魔力”。

遥岭古道地处建德与淳安两县交界处的遥岭,最高处海拔720余米,全长15公里,古道蜿蜒曲折,顺山势而上,路面用规整的矩形条石铺砌而成。
原为寿昌通往淳安港口的主要干道,但由于地处偏僻,鲜有外人行走,所以古道至今依然保存完好,而且现在西岭村、新桥遥岭坑村等一带村民依然靠此条古道往来。

若要说古道上最有名的,就要数坐落在道上的凉亭了。据了解,古道上原有凉亭6座,其中在建德境内有3座。但由于时间久远和历史战乱,如今保存完好的只剩下了建德境内的“冷水亭”和“石凉亭”。

其中“石凉亭”是建德与淳安两县的分界点,该亭也为旧时建德与淳安两地经济往来、文化交流、交通地理提供了宝贵的历史佐证。



建德通儒岭南临乌龙山,北望大岩山清风寺,上通金衢,下达杭嘉湖,是建(德)桐(庐)两县的中心岭,也是四通八达的交通咽喉,至今仍为当地村民使用。

古道上原有凉亭两座、寺庙一座,分别为通儒亭、碧云亭、碧云寺。民国《建德县志》记载:“通儒亭,在城北四十里通乳岭,清嘉庆二十三年何熙堂建。”后桐庐钟山一寡妇,因为儿子赴严州求学,而在此地避雨,便出钱重修了此亭。
6条古道,遇见建德最美初秋!
这个假期,咱们一起寻古去~

编辑/张小欣
-----<猜你喜欢>--------
>>>这些老师获“2017年浙江省中小学教坛新秀”称号!
>>>第5期建德市小客车县(市)摇号结果出炉
>>>谁要问建德有啥美食,把这条微信甩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