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天魁书香|莆田农历七月半, 送纸 祭礼小杂鱼-海峡都市报新莆田
冯天魁
N朱祖厚
农历的七月半,是莆田女性回娘家给已经去世的父亲或母亲“送纸(钱)”的节日。除了纸钱多多益善外,还必须备办起码三盘祭礼。金粿和猪肉大概是一定要的,外加鸭蛋,砚糕或者菱角龙眼或其他什么。孝顺而经济宽裕的女儿们,过去还会买纸衣服和纸钱一起烧给已经过世的父母。现在呢很多女士还在市场上买奔驰宝马等品牌的纸汽车,甚至美国空军一号的纸飞机,希冀父母在阴间过上风风光光的现代化生活。
“送纸”风俗与时俱进
上世纪九十年代起,盛行买冥币冥存折孝顺过世父母。一位同事的夫人曾经说到,她单位一女职工,七月半“送纸”过后几天去问了一位女“僮身”关于过世父母的情况。“僮身”告诉她,你父母现在正关在冥府监狱里待审,因为他们用你的冥府存折到冥府银行兑钱,数额太大,会让冥府银行倒闭,因为不明来源的巨额财产,引起冥府银行和警方的怀疑。父母吩咐她,以后千万不要烧太多的冥币和大额的存折,以免招惹阴间官司。“僮身”也许在胡说八道,然而,“送纸”风俗确实在随社会变化而“与时俱进”。
烧冥币|网络配图
我外公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去世了。那时每年七月半“送纸”都是令母亲很头痛的事。猪肉需要肉票购买,可是哪里来肉票呢。即使有肉票,七月十四那天也得很早到七八里外的黄石下街道的亭霞沟边食品站排队,而且不一定能够买到。听有肉票的人家说,常常是排队排到了,食品站里的工作人员说,肉卖光了。所以,我们兄弟几个就早早地在帮助母亲物色猪肉的代用品了。
农历六月份一来到,十一二岁的大哥就用母亲自己搓的苎麻线结好小渔网,把一根竹片在小烘炉上烘热弯曲到能够交叉的地步,交叉的地方各削个缺口,把两个缺口处套在一起,就制作成一个小网兜的竹框了。在框上钻很多小孔,把结好的渔网系在竹框小孔里,装上短柄,做成了一个捕鱼的网兜,名叫“鱼仔请(本地话音qiǎ)”,跟捕捉蝴蝶的网兜差不多,只是更坚固得多。
拿着木头“菩锤”“走(zǎo)鱼仔”
平原上的水田,每一坵都有一条水道把水田连通到河里,这条水道名叫“圳浒”。如果水田里的水位和河里的水位一样高时,农民就会把圳浒里挡住水流动的土坝掘去,让水自由流通。碰到这样的时机,早上大哥很早就喊我们起床,拿着网兜,我和二哥中之一,拿着碎土用的有木柄的木头“菩锤”,跟着大哥去“走(zǎo)鱼仔”。大哥把捕鱼网兜竖起在圳浒的出口处,然后二哥或我拿着“菩锤”从“圳浒”靠水田那一端开始搅动圳浒,把小鱼们往网兜里赶。
网络配图
捕到的有普通小鱼,小鲫鱼,泥鳅,鲶鱼,尖嘴鱼,河鳗,河虾,有时甚至有很凶猛的鳢鱼。那时我们都以为黄鳝不可吃,所以捕到黄鳝时总是丢进河里。可怕的是,有时会把一条水蛇甚至两条夫妻蛇或情侣蛇赶进网兜,虽然水蛇无毒,但是会咬人,我们总是害怕得心在扑通扑通地跳,毛发竖起,浑身鸡皮疙瘩,忙不迭地把网兜扔掉在河岸上,任凭蛇在网兜里挣扎着,直到蛇能够挣扎出去。这时我们才敢捡起网兜继续走向下一条圳浒。我们每次会捕到半斤到一斤的小鱼,然后要赶回家吃早饭上学去。除了每天做菜外,如果有剩下,总是放到锅里烘熟,然后拿到太阳下晒干储存。这样七月半“送纸”节日来到时,母亲就用这一个多月来积攒起来的鱼干炒熟作为一盘祭礼,替代买不起或买不到的猪肉。
网络配图
用孩子们自己捕捉的鱼仔小河鳗小河虾等等小杂鱼晒干炒熟做猪肉的替代品,我猜想祭祀时妈妈在她的几位妹妹面前一定会自惭寒酸,要对妹妹们和妈妈的妈妈解释小杂鱼的来历。外婆姨母们舅舅们舅妈们也都知道母亲家庭经济拮据,自然不会计较。但是我们兄弟几个每年都是把这当成一件非常重大而且自豪的事情来完成。遗憾的是,今天的南洋平原河里除了入侵品种非洲鲫鱼外,其他的小杂鱼几乎都灭绝了。
我们兄弟都只见过外公一面,那是集体化前一年,冬耕时候慈祥的外公来我们家帮犁地。如果外公今天还能够享用到当年外孙子们捕捉到的那样绿色食品小杂鱼祭礼,他一定会感觉小杂鱼胜过纸钱冥币千百倍,更把宝马奔驰和空军一号甩出十八条街道外。
征集
欢迎莆田本土作家、文学爱好者,以及长居莆田的外地作家、文学爱好者投稿,体裁不限,题材亦不限。投稿邮箱为hxdsbptwx@163.com,联系方式18959557637,此征稿启事长期有效。
我们将在海峡都市报莆田新闻版和“海峡都市报新莆田”微信公众号刊登您的作品,铅字印刷与电子结合,您的作品从不孤单。
海莆君特选(戳下方标题)
征稿|书香莆田,我们等的就是你
书香|莆田人的相亲结婚记忆
书香|美术创作往事
书香|陈靖姑:莆田"救产护婴"女神
本期编辑/张敏 运营总监/李伟强 值班主任/许爱琼
*本文由海峡都市报新莆田团队创作,版权归海都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莆田热辣资讯
尽在海都新莆田
莆田吃喝玩乐
尽在乐享莆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