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天魁了不起!11位全国知名文学家相约平和采风~~~-漳州新闻网

冯天魁平和采风
3月28日至31日,著名文学评论家何镇邦、省作协主席杨少衡及著名作家肖克凡、龙一等11位全国知名文学家相约走进平和,开展采风活动,亲身感受平和灵动多姿的山水情怀和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
此次活动由中共平和县委宣传部、平和县文联、平和县文化广电体育局和人民文学杂志社联合主办。
采风团先后深入平和三平寺、南胜窑址、灵通山、林语堂故居、九峰古镇、高寨蜜柚园、白芽奇兰茶茶园、桥上书屋、榜眼府、庄上土楼等地,实地探访平和风情,感受平和灵动多姿的山水情怀和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
他们说:
在绿意茵茵的林语堂故居,何镇邦说
与大师相逢是一种缘遇,林语堂不光是漳州的名片,也是中国文化的名片。林语堂是闽南文化精髓的代表,也是中西文化融合后的代表。他建议:“要把林语堂的文化性格、文化精神参透,抓住他最基本东西。然后把这个文章做好,形成一批相当素养林语堂迷。”
说到平和红色文化时,杨少衡表示
平和红色文化有故事、有传承,他将在深入采风的基础上,认真思考和总结,希望创作出有关“平和暴动”的小说,生动再现那段革命斗争史。
高寨柚海香气袭人,令著名作家肖克凡印象深刻
三月,正是柚花盛开季节。他盛赞柚子是“水果中的君子”。
在高峰生态谷,著名作家、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说
茶文化是深入中国人灵魂骨子里的东西,在奔波疲劳中,白芽奇兰茶能让人“过渡”,在这过程中是一种精神的升华。
在平和南胜窑址,著名作家龙一表示
可以好好发掘平和的“海丝”文化,做大旅游文章。
在著名建筑桥上书屋采风时,70后代表作家徐则臣说
平和土楼富有生活气息,在两座土楼间横亘着一座造型奇特的现代建筑,给人强烈视觉冲击。
在文学家们亲身感受平和灵动多姿的山水情怀和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期间,记者采访何镇邦、肖克凡及龙一,畅谈此行感受,以飨读者
访谈录
走近文学家
“潜伏”在平和
《潜伏》作者龙一
人物名片
龙一1961年于天津出生,祖籍河北省盐山县。生于饥荒之年,长于物质匮乏时期,故而好吃;长期研究中国古代生活史,慕古人之闲雅,于是好玩。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出身,写小说引读者开心为业。文学创作一级,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著有长篇小说《迷人草》《借枪》《接头》《深谋》《暗火》《代号》《暗探》,小说集《潜伏》《刺客》《恭贺新禧》《藤花香》《美食小说家》和小说理论专著《小说技术》等。现为天津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文学院专业作家。小说《潜伏》《借枪》《代号》改编为电视连续剧播出。读书写作莳草玩物之余,尚有调和鼎鼐之好。

他的上衣口袋里藏着一朵蜜柚花。
洁白的花瓣包裹着鲜黄的嫩蕊,清香扑鼻。
他说,舍不得再把花拿出来。我问为什么,他像个孩子般兴奋地从口袋中掏出一个素色眼罩:“你闻闻看,是不是特别香?当时只是随手把花放进了口袋,没想到午休时戴上眼罩才发现,熏上了花香后的时光变得分外香甜。”
对这份意外得到的小小美好,他笑得眉眼弯弯,显得非常满足。
他是龙一,热播剧《潜伏》的原著作者。跟随着“语堂故里平和行”采风团,龙一第一次走进了这座柚都茶乡。
景美、茶香
从千年三平古刹到崎岭桥上书屋,由五寨南胜窑址寻踪至榜眼府,短短五日间,足下踏过的灵山秀水、双眸记录下的人文古韵,都让龙一不住地回味。
“实在是太美了,美得让人舍不得离开。”龙一说。
端坐在林语堂故居前的小石凳上,龙一为自己斟上了一杯茶。茶汤杏黄清亮,入口回甘。
“相较于柚花茶的清甜,我更喜欢白芽奇兰的醇厚,有余韵,让人忍不住想要深入探寻。就好像平和一样。”龙一轻抿一口,放下茶盏,笑着对记者说。
“不一样”
在龙一的眼中,这座偏隅闽西南大山深处的小城,与他生长甚至到访过的其他城市都不一样。
不一样在哪儿?是在红砖、白墙、燕脊勾勒出的千年古厝风貌,还是在茶山、柚香、农耕沉淀出的闽南乡土情韵?
“这些都是,却也不全是。”龙一说,你看,这里保有着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一路走来,能深刻感受到民俗宗教文化、苏区红色文化、中医药文化交融其中。这里却也在进行着生机勃发的传承和创新。不仅将克拉克瓷烧制技艺、白芽奇兰茶烘焙技艺成功“复活”,帮助古老文明在文化产业园、遗址保护区的建设推进中重焕光芒,更为各地慕名前来者搭设起了文化交流的桥梁。这里孕育着的智慧和力量,不得不让人感叹、惊叹、赞叹。
深爱这份文化
文化的发展,需要引进来,更要走出去。特别是在探寻过曾有着十里窑烟的“海丝”源头后,龙一更深切地感到打造出一条品牌文化通道是多么重要。“数个世纪前的这里,本就是对外开放、文化传播的重要站点,温润的青花瓷更是改变了欧洲人对瓷器的审美观。如今通过招商引资、文创旅游、博物展馆等多种形式,我们不仅要把记忆和传说延续回现实,还要为人们的生活创造出更多独有的值得珍藏的记忆。”
捏起手中的茶盏,龙一笑说:“就像这个瓷杯,若是用克拉克瓷工艺烧制而成,树立品牌并通过网络平台为大家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打上独属于自己的烙印,相信会让更多像我一样深爱这份文化的人感到幸福。”
循着多年阅读积累下的最初印记,融入多日来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龙一聊起平和来妙语连珠,如同面对心心念念的情人般语气中满溢甜蜜。
对美食的“执念”
然而,出现次数最高、最让他有“执念”的,却还是平和的美食。
“我专门做了吃食备忘录,把这几天尝到的各种好吃的都记录下来。”龙一乐滋滋地向记者展示着他的“私人菜单”:石橄榄炖排骨、白切土鸡、紫背天葵、春筋藤、猪脚、枕头饼……在“姑娘肉”这一条中,他还特意备注是麦芽糖加糯米、花生、柚子皮烧制而成,非常好吃。
“碰到不认识的菜,我得赶紧向厨师请教,字是怎么写的,菜是怎么做的,都有哪些功效,回去都要充实进文学作品里。”龙一侃侃谈着,两眼放光:“都说创作来源于生活,这趟平和之行,不仅让我收获了难得的文化体验,还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文友,品尝到了与家乡截然不同风韵的美味,相信也会让之后的作品创作变得更丰满也更亲切有趣。”
“如果要用一道菜来形容平和,你会选择哪个?”面对记者的好 奇,龙一认真思考了很久,说:“是大溪豆腐。因为豆腐跟每样食材都可以搭配出惊艳的味道,它的包容性和可塑性都非常的强,这与平和给我的印象非常相似。非常期待下次再‘潜伏’进这里时,能发现更多的惊喜。”
一口饮尽了杯中茶水,回头时烧水壶正咕嘟作响,壶上的蒸汽袅袅湮开。四周看不见蜜柚树,鼻尖却满沁花香。
访谈录
走近文学家
要把林语堂的文化性格搞透
著名文学评论家何镇邦
人物名片
何镇邦 著名文学评论家,中国作协会员,中国作协鲁迅文学院研究员。1938年出生于福建省云霄县,童年时代在家乡度过。1987年调鲁迅文学院工作,曾主持过鲁迅文学院的教学行政工作。著有《长篇小说的奥秘》《当代小说艺术流变》《文学的潮汐》《文体的自觉与抉择》《九十年代文坛扫描》《观念的嬗变与文体的演变》《文学的新世纪》等文学评论集以及《笔墨春秋》《文坛杂俎》《边走边吃》《文化屐痕》《来自天堂的药方》等散文随笔集,主编《当代名家随笔丛书》《中国当代女作家情感世界散文丛书》《名家侧影》等大型书系。近年来多次应邀到北美、东南亚等地访问并讲学,记录其生平及学术成就的辞条收入《中华文学大辞典》《当代文学辞典》《小说辞典》等大型辞书。
记者:此次是您第二次来平和,此次平和之行有何体会?对发展林语堂文化品牌有何建议?
何镇邦:漳州变化很大,比如坂仔这个地方,我十年前来过,整个镇变化很大,扩容了两三倍,我十年前来还觉得这个地方很小,完全典型小镇子,但是没想到很多都新开发了,而且很现代化。
平和诞生了林语堂这个大师,他不光是平和的名片,漳州的名片,闽南的名片,也可以是中国文化的一张名片。因为林语堂不仅为两岸读者所喜爱,也为世界的读者所喜爱。他不仅是文学家,语言学家,翻译家还是发明家,中文打字机是他发明出来的。现在平和要打造闲适平和,这跟林语堂性格比较符合,我很赞同。闲适跟悠闲和慢生活还不一样,它不光休闲,还包括一种独特的文化性格。
闲适是一种很高的境界。林语堂这个文化性格和文化名片,打造到什么程度,打造成什么样是有学问的。一是要把林语堂作品的精神搞透,把他的文化性格搞透,包括林语堂的幽默,抓住他最基本的东西,然后把这文章做好。另一个方面,是要再扩大宣传,培养一批相当数量的林语堂迷,然后让他们因为喜欢林语堂的文章,进而关注漳州、喜欢坂仔这个小镇,喜欢这种文化。比如,去厦门的游客或者出差者,当中有百分之五十到林语堂故居来,到这小院子来,这样才算是把名片打出去了。
林语堂是闽南文化、中西文化交融的重要代表,他身上既有现代又有传统又有地方特色。做林语堂文化品牌工作不能光考虑商业目的,更要考虑它的文化立体效应,基础设施要搞,文化底蕴更要开掘。这十年我发现坂仔变化很大,扩容也很大,物质方面做得很成功,文化宣传也很成功,写了很多文章,做了很多研究,办了很多活动,这个文化影响扩大就做对了。
但是文化小镇的打造不仅要有开阔的视野还要有开阔的胸怀,这个要有比较高的标准。林语堂这张文化名片怎么使用,怎么去继承和发扬,不能光靠商业炒作,还是要从文化入手。闽南文化精髓在这,中西文化融合典范也在这里,这两者都要把握住,包括林语堂幽默是怎么形成的,我希望你们做一下专门的研究,把它转化为文化产业,这就比较实用,产业可以做成,但是要准确把握,要搞宣传但不搞炒作,炒作和宣传是两回事,实实在在的宣传,不要搞炒作,炒作要么炒糊了,要么就冷却。

记者:您是著名的文学评论家,近年来,漳州也涌现了一批作家,能否谈下对他们的印象以及对他们的一些期许?
何镇邦:漳州作家比较实在,他们写作比较接地气,写漳州周边事情,写自己看到的东西,可以说是闽南文化的发扬者,也是当代漳州生活的反映者。我欣赏他们比较团结,为人也比较正,没有勾心斗角、文人相轻的风气,比如杨少衡就很正啊,做官不像官,为人老实,为文不老实。另外,漳州作家也很勤奋。
至于期待,我期待漳州作家群眼界更开阔一点,标准更高一点,眼光要更大一点,我们不要说放眼世界,就说全国吧,要有拿得出去的作品。福建是散文大省,诗歌也不错,报告文学也还好,但是现在文学主要的东西还是小说。小说是一种虚构,小说是把生活素材切碎了,给撕碎了,粉碎后按照创作主体需要重新组装起来,这个作家就有更多的发挥空间,而报告文学则像是一匹布,只能剪裁,不能粉碎,差距大了,作家的努力空间小多了,所以就文学事业的发展来说小说更为重要。
散文漳州这边同行还写得可以,小说则出色、创造性、突破性的不太多。此次我正好也想通过闽南日报这个窗口,呼吁一下他们加把劲,我这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期待着他们更好的作品。
昨天碰到何葆国,他说他新的长篇《东溪谣》在《作家》发出来,现在正准备出书,我还没有看。我以前读他小说老是说他火候老差两把火,这次我回去好好读这个小说,好的话,我给吆喝吆喝,这次如果打响了就很重要。漳州近几年陆续也有一些小说发表,他们有这个坚持劲还不错,所以希望漳州作家在这方面加把劲,有大作为,有好作品。

记者:您谈到漳州作家比较接地气,关注的都是周边的事物,那么您是如何看待乡土文学的?
何镇邦:我始终认为,乡土文学是从古代近代到现代当代文学当中一块最肥沃的土壤。有的理论家说,随着中国化城市进程越来越快,乡土文学要消失,我是不同意这种看法的,即使乡村荒废了,每人都有根,每个人的根都在乡土,乡土包含很多东西,不要说远,就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说起,留下来的东西,几乎都是小东西。乡土文学包含很丰富的一些风土人情,包括人生活的各方面都有,乡土文学是不会消失的,只是在更换更新内容,新的乡土也可能跟过去的乡土不一样。从五四时期鲁迅《故乡》等乡土文学开始,到五十年代的乡土文学,到新世纪的乡土文学,甚至漳州系列的乡土文学,每年排行榜乡土文学都排在榜首,因此,乡土文学是不会消失的。
访谈录
走近文学家
采风是对记忆的唤醒
肖克凡
人物名片
肖克凡 男,天津作家,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天津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电影《山楂树之恋》编剧。著有长篇小说《鼠年》《原址》《生铁开花》《机器》《天津大码头》等,小说集《黑色部落》《赌者》《人间城郭》《最后一个工人》等,散文集《镜中的你和我》《我的少年王朝》等。
记者:漳州出了很多历史文化名人,比如黄道周、林语堂、许地山,这些人的作品都各有特色,对您的创作有没有启发或影响?
肖克凡:去年来漳州的时候去了东山黄道周纪念馆,才对黄道周有所了解,林语堂、许地山就比较熟悉,说不具体他们哪本书影响我,但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他们构成了近现代文学的人物画廊,受到他们所代表的文学思潮的影响是肯定的。我刚要来漳州的时候还读到一篇文章是写许地山先生女儿的,对这些大师都有一些了解。文学无论是对写作者的影响还是对普通人的影响,都是非常深远的,有时候是潜移默化的。

记者:从林语堂故居可以看到,漳州在保护文化方面下了很大功夫,您觉得漳州应该如何发挥优势,打造属于自己的文化品牌?
肖克凡:作为一个作家,我对很多词语持保留态度。比如“打造”这个词显得人为因素太多,我觉得发展文化产业不可“用力过猛”。像林语堂这样的文化大师,不可以介入太多的商业元素,在这方面,我们吃的亏太多了,包括一些文物古迹,说是跟开发商联合起来保护,但最后效果并不好。所以我觉得,现在这样子非常好,关键是要增加它的文化内涵。倒不是说要弄得多么堂皇壮丽,要原汁原味的反而更真实。我觉得像这个院子的气场就很好,关键是要增加对漳州这个地方文化的实际影响。可以在这里针对孩子或学生搞一些有特色的,又易于传播、易于接受的一系列文化活动,使它真的成为一个文化地标,让孩子们知道,我们家乡有这么一个文化大师,理解他的文化经历,可以起到励志的作用,影响孩子们的人生观。

记者:我刚才看您在参观林语堂展示厅的时候,对其中一张照片特别感兴趣,照片是林语堂作品中多次提到的平和坂仔教堂的钟。能否谈一谈您在这看到的,有哪些东西能够引起你的共鸣。
肖克凡:看到那个教堂的铜钟我就想起我小时候,住的地方离法国教堂不远,清晨传来的钟声,对童年的记忆是个唤醒。作家外出采风,很重要的就是对记忆的唤醒。尽管我生活的那个北方城市,离平和非常远,但生活之中有共通之处。比如林语堂故居的这个房屋,我就能判断得出来这是神职人员的宿舍,但这种房子在我们生活的城市可能已经不在了,对我们就是一种记忆的唤醒。一个写作者,最重要的就是要不断地唤醒记忆。因为写的东西很多是记忆里的东西,我曾经做过一个讲座,一个写作者必须是个有往事的人,你今天的所有感受都是来自于往事的积淀,往事积淀形成了人生观、价值观。我们都是很普通的人,我们不可能去做很多的工作,从这方面来讲我们的往事就不可能有太多的积累,所以这就需要阅读。很多事我们很难去亲自经历,但通过阅读就能体会。通过阅读把别人经历变成自己的,间接成为自己的往事。这就是人为什么要接受教育。教育是终身的任务。

记者:这让我想起一个问题,当代社会是个浮躁的社会,越来越少的人能静下心来看书,您作为一个文学家,肯定也是希望有更多的人能静下心来看文学作品,但是目前“读书热”变“读书冷”,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肖克凡:如果一个社会是浮躁的,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那确实是很难回到平静的心态。但是,我们只能做我们能做的事情,至于效果如何无法考量。现在科技这么发达,可以多种形式,让人们喜欢上文学,爱上文化,比如说像林语堂故居,可以做成App。况且,不管是人还是物,想让所有的人都来喜欢它,是不可能的。庆幸的是,目前,还是有很大一部分人喜欢书,能够静下心来看书,他们安贫乐道,对读书真的是一种心灵的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不知道能够静下心来读书的人会不会增加,但我坚信一个民族的心态不可能永远浮躁下去。只要人性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就有心灵的需求,就会有人读书。

记者:很多人认识您是因为《山楂树之恋》,后来山楂树之恋成为了纯洁爱情的象征。我知道你们采风的时候也专门去看了蜜柚园,您也称赞了柚花圣洁。这次采风结束后,有没有打算以柚子或柚花来创作?
肖克凡:我之前没接触过柚子花,这次来看漫山遍野的柚子树、洁白的柚花,闻到这么好闻的香气,感觉得这个香气是很高雅的,不像有的香气比较俗气,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的事物,我肯定会有一些感受,肯定要写散文或随笔,用文章来体现的。

记者:最后想让您谈谈对这次采风活动的总体印象。
肖克凡:我觉得到了一个自己没到过的地方,肯定会有两方面给你留下印象,一是自然风光。有一个词叫触景生情,我作为一个北方人,来到南方,这几天又走过了平和这么多地方,这里美丽的自然风光就留给我很深的印象。二是人文积淀。我们这个县是王阳明先生设立的,一直到朱积垒打响了八闽大地的第一枪,历史积淀厚重。回去我肯定也会写文章把这种感受表达出来。
来源:闽南日报
漳州新闻网
微信号zznewscn
本期编辑 @ 周媛婷
【新视友】点击顶部蓝色字“漳州新闻网”关注
【老视友】点击右上角按钮,分享给更多人
【爆料邮箱】xw@zznew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