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天魁云霄好客山 漫步云霄之-新八闽

冯天魁
漫步云霄之 云霄好客山
作者 |林榕庆

云霄有一句古话:“云霄好客山”,意思是说,云霄这个地方对外来客很有利。在老一辈人看来,山形水系造就风土人情,一个地方的地理是天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云霄天生“客山”很好,所以凡外来客来此,居则兴旺,官则亨达,贾则兴隆。

话虽这样说,但云霄的“客山”究竟是哪一座呢?我曾经问过德高望重的地方史专家,没有得到明确的答案。有说云霄城背靠的将军山是云霄的“主山”,那么与将军山隔江相对的大臣山自然就是所谓的“客山”。将军山兀立峻挺但稍显贫瘠,大臣山雄浑壮硕且山土丰肥,从地力上看自然是“客山”好于“主山”。当然,这只是一家之言。也找过一些风水学方面有造诣的先生,经指点后仍然十分迷津。于是便简单地认为,那就是一种传说而已。老一辈的理论似乎有点玄乎,但考据起来却颇有一些可以印证的事实。从第一批外来客陈政、陈元光算起,云霄的山水接纳了无数的来此客居者,后来不仅都反客为主,而且都成了那个时代在云霄叱咤风云的人物,像革命先辈卢叨等;许多外来的小姓经过几代繁衍,到后来竟成为本地的望族,子孙后代在云霄历代人物志上颇占篇幅。这些旧事在《云霄县志》上均可查证,就不一一赘言。还有一些志书上没有的,却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像清末有一任同知叫秋嘉禾,在云霄任上诞生了一个孙女,就是后来名震海内的“鉴湖女侠”秋瑾烈士。


(秋瑾)
故事归故事,现实中呢?我认识不少在云霄客居的外乡人,不但混得比我们多数本地人还光鲜,而且朋友一大堆,还都是在我们当地有些名头的,其社交圈之广令人叹服。六七十年代那些下乡插队到云霄的热血青年,扎根下来的,到后来多成了云霄响当当的人物,竟比返城的那些更快意人生;至于那些早年分配到云霄工作的,多数成长得特别快,我记得早年有个感觉,好像县里的许多官员、名教师、名医生都操外地口音,相反,本地人中很少有名气特别大的,正应了云霄的另一句俗话:“本地的胡椒洒不香。”仔细推究起来,这与云霄人谦卑的性格很有关系:作为偏隅海边一方小县的人民,心里面总有一种边缘意识,自认见识比人家短,知识比人家浅,信息比人家少。而所有从外面来的,在他们看来都是来自大地方的——至少比云霄大的地方,自然都比本地人要高明的多了。对于高明的人,也自然应该给予更多的尊重和优待,甚至于崇拜了,仿佛多与之攀识就多一份荣耀,多与交往就能多长进。在心理暗示下,让外地来的医生看病好像好得更快,不会讲云霄话的老师好像课上得特别好,总之,外地来工作的人身上都有一种吸引人的神秘色彩,这种神秘感让他们置身云霄社会中有如鹤立鸡群,日久月长也就脱颖而出了。

到云霄做生意、讨生活的,也很容易就能扎根下来。云霄人特别喜欢接受新鲜的事物,新开了一家店,肯定是要光顾的,尤其是餐馆小吃,刚开张那一阵子一定人满为患。就是在街边摆个小摊,只要挂个“台湾”、“上海”、“广州”或者其他什么地方的名头,生意都很好。云霄自古有崇尚做生意的传统,历史上曾经是闽南粤东的商贸小中心,因此云霄人从来外向度特别高,对外地客商特别友好,不管生意上有没有关系,对他们都是礼遇有加,就是普通百姓也喜欢与外地人结交,从不考虑利益和回报的问题,也不完全是为了增广“门路”,他们只是朴素地认为,多一些外地朋友是很有面子的事情。我经常被朋友邀去陪客,外地客其实就一两位,作陪的却有十几位,一大桌人其乐融融,吃完一餐饭,一个人的朋友就成了大家的朋友,如果客人不急着走,后面还有很多人排着队请,越吃人越多,感情越深厚,日后要是想在云霄开个店、做点生意,捧场的人肯定很多。

(云霄美食小吃)

其实,细想起来,云霄的“客山”这么好,与云霄人的热心肠不无关系。按常理,一个人背井离乡出外闯荡的滋味总是不好受的,但来到云霄情况就不同了,善良的云霄人不仅宽容地接纳他们,而且特别能够体谅他们,朋友们会帮衬他们,跟着,朋友的朋友们也加入进来,就是素不相识的人,也大都对“云漂族”有一份怜爱之情,总觉得他们是多么的不容易,打心眼希望他们在这里能够多有一些收获。要是你发了大财,也不必担心本地人“仇富”,相反,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夸你“有板!”。逢年过节,外乡人成了最热门的客人,大家都生怕他们在节日里反倒受到冷落,争着把他们请到家里好好招待,那种浓浓的情意有时候会把远客们弄得手足无措,心里面一直嘀咕自己究竟何德何能,日子混长了也就慢慢地颠覆了无功不受禄的思想了,因为他们知道了,这就是云霄,虽然比不上都是“活雷锋”的东北,但比起“拍胸脯”的一时义气,这里的温情更加细水长流,这里关怀更像和风细雨。
所以,不必再费心寻找了,云霄的那座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客山”,并非是具体的哪一座山,它就存在于千百年来淳朴的民风里,存在于每一位多情的云霄人心中。
---2011年5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