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天魁书香昆山:四大书院——玉山书院-昆山市文化馆
冯天魁
常言道,藏书于家,教书育人是人生的两大乐事,所以昆山历史上都以成为书香门第而为荣,上辈靠读书晋升,下辈靠读书继承,为了营造“书为媒”的求学环境,很多文人雅士都与藏书和教书为业,昆山自明清以来诞生过四大书楼和四大书院,为昆山学子的科举胜出立下了丰功伟绩。
▲朱柏庐像
四大书院
唐宋以来,社会上出现了一种新颖的教育机构,或是私人、或是官府用于聚徒讲授的场所,这就是早期的书院形式。明清时代,尊师重教尤盛,书院更是遍地开花。书院往往由德高望重的鸿儒领衔主持,研读四书五经,弘扬国学经典。也往往扯起学派大旗,或对朝政评头品足,或对学术标新立异,所以书院也常受到当局干涉。如,明末江苏无锡有个东林书院,倡导“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学风,明王室当然对其恨之入骨,曾多次封锁书院,然而禁而不绝,书院仍旧顽强地生存了好长一个阶段,直至动摇了大明王朝的统治。
但是,书院的最大功能还是为追梦登科的学子们传经授道。为让书院吸引人气,常利用当地文化高人的影响而命名书院,从而产生慕名而来的追星效应。昆山科举业绩辉煌,这与昆山历史上曾开办众多书院密切相关。影响较大的有崇文书院、震川书院、玉山书院和石湖书院。玉山书院
今培本小学的位置,曾是清初玉山书院的旧址。书院教主是被称为昆山“三贤”之一的朱柏庐先生。朱柏庐(1627-1698),本名用纯,百姓爱称他为柏庐先生。他生活在充满着腥风血雨的明亡清立时。1645年,昆山城在抗清斗争中陷落,其父朱集璜誓与清廷决裂而投河自尽。此时的朱柏庐只有十八岁,不禁痛不欲生昼夜恸哭,而且用弘扬孝义的典故自号柏庐,还守墓三载,决心继承父志,从今不入官场。日后,朱柏庐化悲痛为力量,一心苦读,一意撰书,盼望在学术界能有一席之地。由于他坚守寒窗,博学勤写,奋笔疾书,著述丰硕,计有《愧纳集》、《毋欺录》等百余册典籍,但名扬天下的却是一篇短小精悍的《治家格言》。
自朱柏庐父亲捐躯后,朱母抚养其他尚未成年的三个儿子,生活相当困难。人说长兄为父,朱柏庐承担了更多的家庭责任。为了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做强做大,让人刮目相看,朱柏庐选择了教书授业,先在潭子里附近设立学馆,由于循循善诱,终于获得了民间教育家的美誉。
▲昆石“秋水横波”
为了培养正气的家风,在他人到中年的时候,采用了对仗句式,撰写了以“家庭建设”为内容的告诫短文。为适应儿童也能流畅朗读并迅速记忆,不但篇幅短小,而且文字通达。文句来源有的是根据先贤经文重新编写,有的是根据生活经验精辟总结。文中既有摘编,也有独创,为了不被别人评头品足,所以谦虚地取名为《治家格言》,并书写成条幅贴于厅堂,让家人朝读暮思。也贴于学馆,教人生活准则。自问世以来流传甚广,被历代士大夫尊为“治家之经”。虽然只有五百余字,却字字玑珠,句句经典。
至朱柏庐晚年功成名就时,凭借他教书育人的崇高威信,就在今培本小学的位置上创办了玉山书院,为培养一地学子而呕心沥血,鞠躬尽瘁。通过他多年的辛勤“经营”,玉山书院成为昆山学人的向往之地、昆山文人的雅集之地。朱柏庐发现当时的教育方法大多故弄玄虚,于是他深入浅出地编写了《辍讲语》,曾用精楷手写教材分发学生。他生性谦恭,严以律己,衣食节俭,但捐学十分慷慨,所以他主持的玉山书院总是听者踊跃,门庭若市。一生劝人为善,临终前还嘱咐弟子:“学问在性命,事业在忠孝”。告诫大家,只有用性命代价付出,以忠孝精神支撑,学问才能掌握,事业才能成功。
▲昆石“春云出岫”
书院外有两块引人瞩目的古老庭院昆石,一块名为“秋水横波”,一块名为“春云出岫”,充分体现出“皱瘦漏透”的昆石特点,体积硕大,造型生动,所以书院又成为游人赏景的好地方。(上左图,“春云出岫”,上右图,)
朱柏庐逝世后,书院逐渐萧条。清末,书院改建为“亭林专祠”,用于纪念大学者顾炎武先生,那两块历经沧桑的大昆石,还安然无恙地蹲守在“亭林祠”前,直到解放前夕被移置于亭林园内,成为当代玉峰胜景之一。
当昆山光复,兴办新学时,被有识之士看中了这块文化底蕴深厚的原玉山书院旧址,创办了培本学校。解放初改为昆山县玉山镇第二中心小学。1993年2月,为继承朱柏庐率先在此办学的光荣传统,决定恢复“培本”校名。
(待续)
前文链接
书香昆山:四大书楼——传是楼
书香昆山:四大书楼——菉竹堂
书香昆山:四大书楼——又满楼
书香昆山:四大书楼——图书馆
书香昆山:四大书院——崇文书院
书香昆山:四大书院——震川书院
文/杨瑞庆(选自《鹿城故事8》)
编辑/一宝、驼驼
欢迎关注“昆山市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