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天魁书香|消失的编织 雨笠 匠-海峡都市报新莆田

冯天魁

N李福生
在过去年代里,斗笠,莆仙人称“雨笠”(莆仙方言),用竹篾夹油纸、竹叶编织成的帽子,是城乡群众家家户户必备的遮阳挡雨用具,是农民常用的生产、生活用具。“头戴斗笠,身披蓑衣”更是农村下雨天田间地头曾经常见的景象。
“篾匠师傅”不简单
莆田山区村庄坐落于群山环抱的小盆地中,村边翠竹环绕,一栋栋山区特色民居掩映其中。山区盛产各种各样的优质毛竹,莆仙山区人擅长做“雨笠”,编织“雨笠”的手艺人称“篾匠”,俗称“篾匠师傅”。“雨笠”看似简单,但其制作工序繁琐而复杂。篾匠师傅将砍回来的竹子按照“雨笠”的尺寸,裁成大小适宜的竹筒若干,再用竹刀从竹筒的尾部对半破开,均匀地破成若干块竹片,并将竹片破开成一条条的竹条。竹子的选材十分重要,最好是在农历七月份以后砍下的竹子,做的斗笠不容易生蛀虫。

网络配图
我曾看过编织“雨笠”的整个过程,剖竹篾是个技术活儿,篾条要剖得粗细均匀。篾匠师傅说:一个“雨笠”胎,要用这样又薄又细的篾条近百条。剖好了竹篾,接下来便是编“雨笠”胎了,只见篾匠师傅两只生了厚厚的茧子的双手,灵活地上下飞舞,没一会儿,一小圈的“雨笠”胎头就出来了,在编织过程中,篾匠师傅会不断将水涂抹在竹网上,以保证竹子不会因为太干而折断。
粗细材质的竹胎编织过程基本一致。在半成品制作作坊内,篾匠师傅先在细网竹胎上平铺早前已上过桐油的桐油纸,做隔层防水,再把粽叶在油纸上平铺开来,做稳固固定之用,在粽叶上还要再铺上一层白纸,最后才将粗网竹胎扣上,并用彩色塑料带将粗细竹胎编织在一起。
上桐油是最后一道工序。篾匠师傅将桐油熬两三个小时,直至桐油可以拉成丝,将熬煮后的桐油放凉。而后用植物纤维做的工具将桐油在斗笠上反复擦拭后,为“雨笠”上油。上过桐油的“雨笠”防水又美观。
“雨笠”淡出人们视野
在上世纪,莆仙山区农村几乎家家户户的人都会编织斗笠。农闲时,大部分劳力从事斗笠加工生产,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八九岁的孩子都能较熟练地摆弄这项技艺。特别是上了年纪的老人无法下田干活,就在家里帮工做“雨笠”,村里许多人一辈子都在做“雨笠”。“雨笠”的制作手艺在山区农家中代代相传,成为一门精湛工艺。

网络配图
一顶服笠乍看外形简单,编织过程却十分讲究,砍竹、剖篾、编织、成型……十几道程序一道也不能马虎。做斗笠的竹篾,粗细均匀、厚薄适当,柔韧且富有弹性。篾匠师傅的双手灵活地把竹篾经纬交织,上下飞舞,一顶又一顶的斗笠,就是这样编织而成。
“雨笠”生产成为了山区农家的主要副业,根据“雨笠”的不同用途,他们曾开发出十几种样式的服笠,就帽顶而言,有尖顶、圆顶、尖圆顶结合的样式。山里“雨笠”相比其他地方的斗笠更为美观和耐用,一般而言,一顶材质和制作工艺好的“山里雨笠”可用上七八年,甚至十几年。
随着改革开放,农村耕作用具已逐渐机械化,耕作的农活大量减少,下地劳作的人也随着减少,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村中青年男女越来越多,曾在农村随处可见的“雨笠”如今大多被束之高阁。时过境迁,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的身影也已逐步淡出人们的视野,竹编“雨笠”的手艺也逐渐走向没落。

海峡都市报莆田新媒体团队出品
编辑:张敏
征稿|书香莆田,我们等的就是你
书香|不倒的母亲
莆田热辣资讯
尽在海都新莆田
莆田吃喝玩乐
尽在乐享莆田
商务合作:李先生 15860037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