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天魁了不起!面壁30年,他们不仅让壁画“复活”,还让一批千年壁画“回国”-今日武进
冯天魁
说起壁画
大多数人会想到敦煌壁画
其实,与敦煌壁画同样值得珍视的
还有画在寺庙中的壁画
色彩鲜艳的壁画在历经历史风霜后仍不减光辉
令人向往
壁画
——王岩松
如何保护日益损毁的壁画本体?如何延续逐渐失传的壁画技艺?如何传播和弘扬壁画艺术?为壁画寻找“替身”成为当务之急。江苏理工学院传统壁画研究所负责人王岩松以泥地作为载体,以传统工法绘制,再现了古代壁画时空转换的沧桑肌理和无穷的艺术魅力。
结缘壁画,踏上追梦路
王岩松,1963年生于山西。山西壁画数量仅次于敦煌,面积多达2.7万余平方米,分布在几百座寺庙之中。这些作品年代上自汉唐,下迄明清,时代衔接,题材丰富,风格各异,画艺高超,其中许多是中国美术史上的典范之作。
孩提时代,王岩松就喜欢“泡”在寺庙里,对着神像仔细琢磨,用笔勾画。后来,他随父亲进城上学,进入学校美术组,也走进了绘画的大门。
1982年,王岩松考入山西大学中国画专业,在壁画临摹课期间,来到山西芮城永乐宫实地临摹元代壁画,他每天都要在大殿里呆10多个小时。面对壁画真迹,就像和古人对话,有时候画累了,他闭眼打坐一会儿,再接着画。
毕业后,王岩松被分配至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在漫长的求艺之路上,王岩松仿佛化身为古代的艺匠,痴迷于当时的材质、技法、意境,背负着文化传承的使命。
面壁30年,让壁画“复活”
面壁30年,王岩松不断探索了解古代和现当代以来古代壁画临摹复制的历史与经验。如今,他是江苏理工学院传统壁画研究所负责人,专门从事壁画修复和创作工作,王岩松团队始终坚持,一笔一笔在泥地上绘制临摹,做成泥地壁画。所谓泥地壁画,是用航空蜂窝板作为底基,在其上施以泥地介质,再用矿物颜料进行作画。泥地壁画作品怕水和潮湿,不易保存,他便在作品完成制作后,在表面喷涂保护层,使壁画能永久保存流传。
王岩松告诉记者,临摹壁画不同于创作的挥洒自如,泥地壁画在当代更为罕见。不仅如此,泥地壁画的创作非常费时,先要取得第一手资料,然后拷贝、勾线、填彩、润色、做旧和加固封护等,一笔一笔地追问所有细节。一般来说,一幅壁画需要多名画家相互配合,花费几个月甚至数年的时间完成,其中的艰辛不言而喻。
工作室里,王岩松团队采用分工合作的方式绘制壁画:老师勾线,弟子填色,个个凝神静气,埋头描绘。“在画之前先要读画,主要从线条、色彩、肌理效果几个方面认真揣摩。”王岩松耐心地教导围在身边的弟子们,“看这个底色,要竖着刷,模仿房屋漏雨的痕迹。”
千年壁画“回归祖国”
9月12日,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项目《千年壁画,百年沧桑——古代壁画暨流失海外珍贵壁画再现传播与展示》和江苏艺术基金2017年度资助项目《薪火相传——传统壁画技艺传承与创新》艺术人才培养项目在江苏理工学院正式启动和开班,不仅首次将流失海外的壁画作品通过再现复制的方式回归祖国,还从全省各地选拔出10多位绘画人才,在江苏理工学院开展为期两个月的集中培训,学习传统壁画技艺。
把流失海外的壁画,以复制临摹的方式回归祖国,是王岩松及其团队正在进行的工作。这一项目不仅获得了2017年度国家艺术基金的资助,也得到了中央美术学院修复研究院的支持。
一切可追溯至1996年,王岩松在心底许下了一个宏愿。那年,王岩松在日本留学,参观了在东京都美术馆举办的《丝绸之路大美术展》。看着一件件精美的中国文物流散他乡,他既感慨又愤懑。这些艺术珍品分散在世界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国人要欣赏自己祖先的壁画作品,只能远渡重洋,费时费力。何不把这些流失海外的古代壁画予以再现性复制,使之“回归祖国”,让国人在国内就能欣赏、品味?于是,他多次远赴国外收集资料、潜心研究,稳扎稳打临摹复制,让一批批作品“重现”国内。
谈及将来,王岩松表示
会在壁画艺术道路上奔走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