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天魁乾隆——爷爷看中的孙皇帝-和你说朕事
冯天魁
乾隆手迹
写某个皇帝的登基,总要先说到前面一个皇帝的死,所以,各位看官也许会觉得,皇帝就这么频繁的死吗?没办法,其实皇帝和常人一样生死,甚至寿命还不及常人。清前期(1840年之前)男人人均寿命45岁,而顺治皇帝24岁就去世了 ,像皇太极51岁,康熙皇帝69岁,已经算长寿了。不过今天我们要说的乾隆皇帝,活了89岁,在当年已经算是奇迹般的高寿。
说乾隆,必先讲雍正。雍正皇帝壮年继位,勤于政事,自诩“以勤先天下”,在位13年期间居然未出京城一步,夙兴夜寐,披阅奏章,可谓呕心沥血,可以说是史上最勤政的皇帝。他的一系列社会改革对于康乾盛世的连续具有关键性作用。无奈上天给予他的施政时间也就区区13年。1735年8月21日雍正忽然得病,“仍照常办事”,至23日子时就驾崩了。鉴于康熙帝在预立太子问题上的失败,雍正帝于元年(1703年)八月就宣布秘密立储法,即皇帝在位时不公开宣布继承人,而将写有继承人名单的一式两份诏书分别置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后和皇帝身边,待皇帝去世后,宣诏大臣共同拆启传位诏书,确立新君。这样使得使皇位继承办法制度化,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康熙帝晚年诸皇子互相倾轧的局面。
雍正帝死后,根据他的秘密立储方法,在庄亲王允禄、果亲王允礼及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的共同见证下,遵照雍正元年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封函的谕旨,皇四子弘历继承了皇位,史称乾隆帝。乾隆也由此称为历史上第一位秘密立储继位的皇帝。
乾隆皇帝的平顺继位,既是雍正帝秘密立储的合法性使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乾隆还是康熙皇帝看中的继承人。
那是康熙生命中最后一个春天,圆明园牡丹台前数百棵牡丹开得正艳。当时还是雍亲王的雍正提出请父皇来家中赏牡丹,老皇帝欣然应允。老皇帝愿意到雍亲王胤禛家里来坐坐,因为在十几个如狼似虎的儿子当中,只有这个四阿哥从来没有表现出对皇位的特别渴望,也似乎没有参与任何与竞争储位有关的阴谋。这个貌不惊人的老四,擅长草书,精研佛法,在别的皇子为皇位打破头的时候,他却坐在书斋中修身养性,一派闲云野鹤之姿。不过,雍亲王也并非平庸之辈。皇帝偶尔交给他一些临时任务,比如安排太后丧事,清查仓米发放弊端等,他都完成得迅速周到,给皇帝留下了颇深的印象。
三月十二日傍晚,皇帝驾临牡丹台,把酒临风,心情愉快。在父子闲聊之际,胤禛闲闲地提起:"您的两个孙子打生下来还没机会见到圣颜呢。"老皇帝随口答道:"好啊!上次我听侍卫说你有个儿子书读得很好。把他们俩叫出来我看看。”长到十多岁,孙子才有机会见到祖父,这在爱新觉罗家中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因为康熙皇帝的孙子实在太多了,一共九十七名,政务缠身的老皇帝只见过不到其中的一半。
一见到这两个孩子,老皇帝不觉放下了手中的酒杯。
弟弟弘昼没有给皇帝留下太深的印象,但哥哥弘历却让康熙过目难忘。这孩子相当与众不同。他身材颀长,容貌清秀。特别是两只秋水般澄澈的眼睛里流动着不同寻常的灵气与沉静。刚才行礼的时候,皇帝注意到他一举一动既敏捷得体,又不慌不忙,一点也没有这个年龄段孩子常有的紧张局促。跟在他身后的同岁的弟弟弘昼就明显拘束很多。
凭着丰富的阅人经验,老皇帝确信这个孩子与众不同。他慈爱地招招手,让弘历站到自己面前,询问起他的功课。弘历落落大方地背了几段经书,从头到尾清晰地讲解了一遍。一阵喜悦攫住了康熙的心脏。他见过的所有孙子当中,这一个无疑是最出色的。
过了几天,老皇帝派太监来到圆明园,命雍亲王写下弘历的"八字",呈皇帝亲阅。又过了几天,康熙再次驾临圆明园,吃了一顿饭后,宣布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决定:要将弘历带回宫中养育。"养育宫中"对于康熙时代的皇孙来讲确实是极大的"恩遇"。在弘历之前,近百个孙子中,只有太子长子弘皙曾经被康熙"养育宫中"。这个皇孙极为康熙所喜爱,以至于在康熙晚年太子两立两废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是割舍不了这个弘皙。康熙六十一年夏秋两季五个多月,避暑山庄中祖孙两人几乎天天在一起,形影不离。康熙批阅奏章的时候,小弘历就在旁边磨墨写字。老皇帝时常站起来,走到孙子身边,手把手教他写。吃饭的时候,祖孙两坐在一桌,爷爷不断地给孙子夹菜。甚至接见大臣讨论军国大事,康熙也特批弘历可以留在身边。弘历此时总是懂事地"屏息而侍",大气都不敢出。乖巧的孙子给康熙一生中的最后岁月带来了巨大的欢乐,短短半年之中,祖孙俩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
在这半年之中,弘历的体育天分也给康熙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才十二岁,但是他反应之敏捷,举止之精确,非常人可比。康熙亲自教弘历射箭,弘历也真争气,首次习射就连中五矢,康熙喜出望外,赐给他一件黄马褂。"或命步射,以示群臣,持满连中,皇祖必为之色动"(《避暑山庄纪恩堂记》)。弘历初次练习用火枪,教师把一只羊捆在百步之外,他初次试射,就"一发毙羊",康熙十分高兴。八月之初,秋高马肥,祖父带着孙子,开始行围打猎。在永安莽喀围场,康熙用火枪击中一熊,大熊倒地良久,毫无动静,康熙以为熊已经毫无威胁,遂命弘历上前补射一箭,以让这个孩子博得"初围获熊"的美名。弘历上马之后,不知为何,迟迟不动,康熙心中有些不高兴,本来这个孩子一直胆子很大,今天见到熊之后怎么害怕起来?康熙在马上高喊:"弘历,怎么不进?"弘历这才像醒过神来,催马欲进。不料此时那倒地的大熊忽然一个翻身,直立起来,嘴里发出一声怒吼,直奔弘历的坐骑扑来。众人一刹那间都惊呆了,只有康熙反应及时,举枪便射,子弹从熊耳射入,大熊如同半堵墙一样应声仆地。所有人都惊出一身冷汗。这件事给康熙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似乎冥冥中有天意,保佑这个不同寻常的孙子。晚上回到帐中,他对随驾的和妃说:"弘历这孩子的命真是贵重!如果他早一点催马过去,熊起马惊,不知道会出多大的事啊!这孩子将来福气比我还大啊!"
我们很难说,当初胤禛把自己的儿子介绍给父亲,不是老谋深算的一步。对于胤禛来说,这一举动从哪方面来说都没有坏处。首先,这是试探老皇帝态度的一个机会。如果老皇帝把自己列入继位的候选人行列,那么必然会关心自己的子息。因为一个政治家必须多算几步。退一步来讲,即使老皇帝不打算把自己列入候选人行列,那么使祖孙们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对自己的政治安全,无疑也大有好处。不料事情的发展甚至超过了雍亲王的期望。有人据此推断,喜欢弘历,是康熙传位给雍正的一个因素,这个说法也许有所夸大,不过在传位于胤禛的决定中,弘历肯定是为他的父亲加了分。
雍正继位之际,弘历与其祖父的特殊关系就已经广为所知,雍正对这个儿子自然怀有特殊之情。照理说,皇帝登基之时,并不急于选定接班人,但雍正元年(1723年),雍正就书立储密旨,立弘历为继承人,藏于锦匣,置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弘历就已经成为太子的第一人选。
尽管如此,由于是秘密立储,在雍正去世之前,谁也不知道储君是谁,皇位之争,也还是曾经暗潮汹涌。
雍正没有像乃父康熙那样强的生育力,仅有十个儿子,而且多夭折,到雍正继位后,可以作为弘历的政治对手的兄弟,只有弘时和弘昼两个。弘昼为历史上著名的荒唐王爷,喜好办丧事,吃祭品。《清史稿》中记载,弘昼“好言丧礼,言:‘人无百年不死者,奚讳为?’”他还亲自指挥过丧仪,坐在庭院的中间,让府里的家人祭奠哀泣,自己在一旁岸然笑饮祭品以为乐趣。这个场景,大家在电视剧《雍正王朝》里可以看到。有历史学家指出,他其实是为免卷入弘时和弘历对皇位的争夺,而以“荒唐”为名韬光养晦。
而弘时却不然,他年长于弘历,自然野心勃勃。在《雍正王朝》中,雍正的八弟廉亲王胤禩对帝位失落,依旧阴谋算计,鼓捣关外的八旗四个铁帽子王进京,意欲借所谓的八王议政攻击新政,来把雍正架空。他怂恿弘时向雍正进言,雍正没想到被儿子摆了一道,差点被逼宫成功。气愤至极下了一道谕旨:“弘时为人,断不可留于宫廷,是以令为允禩之子。今允禩缘罪撤去黄带,玉牒内已除其名,弘时岂可不撤黄带?著即撤其黄带,交与允禩,令其约束养瞻。钦此。”这真是令人不可思议的谕旨!雍正四年正月,允禩被列罪40条,革去黄带子并除宗室籍,令其自改名为“阿其那”,二月又将其幽禁,九月死于高墙幽禁之所。雍正皇帝却要在这年二月将弘时过继给允禩为子,可见雍正在此时就给完全否决了弘时。此后不久,也在雍正四年,弘时被父皇雍正削除了宗籍,第二年八月卒,年24岁。弘时死了,到了雍正驾崩时,除了那个装疯卖傻的弘昼和年仅两岁的弘瞻外,乾隆继位已经找不到对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