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天魁书以名学的缘由(3)-明月清风我a

冯天魁
书以名学的缘由(3)
这又是一段集中刻画人物心理的文字,但在写法上与前引例证不同,如果说前者带有心理分析性质,叙述者和人物合而为一,采取同时观察的方法,这里则是通过语言、举动、情态,扣住宝、黛、钗之间的微妙关系,来表现三个人各自的心理,叙述者站在人物之上,采取从后面观察的方法。作品叙述者和作品人物的关系,是叙述学重点阐述的问题。法国的兹韦坦·托多罗夫认为有三种叙事形态,即从后面观察、同时观察、从外部观察。参阅法国兹韦坦.托多罗夫的《叙事作为话语》一文,载《外国文学报导》1984年第四期,朱毅译。宝玉、黛玉之间口角而又自行和好这件事反复在大庭广众中渲染,等于将他们的恋爱关系公之于众,在心理上宝玉和黛玉早已处于劣势。宝钗不必说话,就已经是胜利者了,何况她连续反攻。再加上风姐打趣,宝、黛羞愧难当,无地自容。作者用了“形景改变”四个字,可见对宝、黛的打击多么沉重。
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心理战,作者写来似轻巧如常,笔底却有千钧之力。第五十四回贾母破陈腐旧套,痛贬才子佳人小说,曾使在场的宝玉、黛玉颇感尴尬,但这里所写是《红楼梦》中宝、黛最为难堪的一幕。不是说其他中国古典小说,如《水浒》、《三国》、《西游记》、《儒林外史》、《金瓶梅》等完全没有心理描写,而是与《红楼梦》相比,总是略逊一筹或者几筹。现在人们喜欢讲诗化的小说,一些年轻的小说作者对国外的此类作品刻意手摹心追;殊不知,《红楼梦》在中国文学史上实际上已开了小说诗化的先河,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作品中的诗意的成分,即便用现代小说理论研究《红楼梦》的诸种艺术特征,也绝不会一无所获美国康乃尔大学K.Wong博士著有《红楼梦的叙述艺术》一书,黎登鑫译,台北成文出版社1977年版,可参阅……
《红楼梦》的成书过程具有复杂性。曹雪芹生前没有最后整理完成这部作品,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不是出自一个人的手笔,续书的思想和艺术远逊于雪芹原作。但后四十回究竟是谁人所续? 原来认为是高鹗,后来产生怀疑,迄无定论。前八十回的待补之处也很多,如庚辰本的第十七、十八两回未分开,第十七至十九回只有一个回目;第二十二回结尾处缺诗谜,畸笏叟注明:“此回未成而芹逝矣。”第六十四和第六十七两回缺佚。每一回的开头和结尾方式也很不统一,显示出未经统一整理的痕迹。确如畸笏叟在甲戌本卷首的一条批语所说:“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而且在《红楼梦》之前,曹雪芹写过一部《风月宝鉴》,不排除《红楼梦》中掺有《风月宝鉴》的文字,就像后四十回续书中可能杂有雪芹原稿一样。成书过程的种种复杂性,留下一个又一个未解之谜,给研究者带来困难,也增加了研究者的兴趣。红学之成为红学,与《红楼梦》成书的复杂性有直接关系。
《红楼梦》不过是一部作品,就对象来说,是一个比较狭小的领域,但由于内容无限丰富,为研究者提供了广阔的研究天地。能够以一书名学,归根结底还是由作品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就是说,书里面必须有可以不断进行深入研究的素材、资料和问题,这是最主要的,舍此则其他理由便无以立足。

其次,考据学引入《红楼梦》研究,是使红学成为一门专门学问的重要因由。考据是中国古代的学术传统,发源甚早,汉代就有了,唐、宋也没有中断,明代渐具规模,只不过成熟、发展为一种完善的学术研究的方法,并形成各种学术流派,是在清代的乾嘉时期。皮锡瑞在《经学历史》中写道:“乾隆以后,许郑之学大明,治宋学者已匙。说经皆主实证,不空谈义理,是为专门汉学。”皮锡瑞:《经学历史》第341页,中华书局1959年版。专门汉学直接承继明末清初的实学而来,但与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提倡的实学有很大不同。实学是与经世致用相联系的;汉学则主要是考据学,重实证,不空谈义理,是其主要特征。当时专门汉学有吴派和皖派,前者以吴县惠栋为代表,后者以安徽戴震为代表。惠、戴之外,王鸣盛、钱大昕、汪中、刘台拱、江藩、余萧客、任大椿、卢文招、孔广森、段玉裁、王念孙、王引之、阮元等,都是名重一时的考据大师,竞相著书立说,蔚为风气。钱大昕总结戴震的为学特点是:“由声音文字以求训诂,由训诂以寻义理,实事求是,不偏主一家。”钱大昕,《戴先生震传》,《潜研堂集》第71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阮元也说:“余之说经,推明古训,实事求是而已,非敢立异也。”阮元:《揅经室集自序》,中华书局校点本《揅经室集》卷首,1993年版,上册。直接标出实事求是四字,可反映清儒的一般旨趣。戴震结合自己的治学经验,提出经学有“三难”,即“淹博难、识断难、精审难”《与是仲明论学书》(癸酉),《戴震集》第18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汤志钧校点。,如若获得十分正确的见解,必须做到“征之古而靡不条贯,合诸道而不留余议,巨细毕究,本末兼察”④《与姚孝廉姬传书》(乙亥),《戴震集》第185页。,反对“依于传闻以拟其是,择于众说以裁其优,出于空言以定其论,据以孤证以信其通”④。要求是很严格的,难怪清儒在古书辨伪、名物训诂方面取得超越前代的成就,甚至在某些点上也将后无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