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天魁也谈寒门与贵子-不文斋
冯天魁
似乎每到高考前后,朋友圈就会被各种“寒门再难出贵子”的图文刷屏一阵子。同样的话题,虽然说了无数次,大家仍是乐此不疲。
很多图文、帖子、报道里,都会提到某个处于社会底层的家庭出了一个大学生,又遇到种种问题、种种不公,最终很难完成阶层的上升,然后分析各种原因巴拉巴拉的,用以论证“寒门再难出贵子”。
这就搞笑了。
这些作者,显然搞错了“寒门”的概念。
“寒门”典出《晋书·刘毅传》:“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是说魏晋时期,在统治系统内,名门士族对寒门庶族的完全压制。名门士族,一大家子人祖上好多代都当官,入朝做官的族人一堆一堆的,爷爷做大官,叔叔伯伯爸爸做大官,兄弟、堂哥堂弟也都有官做。比如东汉末年的袁绍,“四世三公”,四代人有五人位列三公,这就是“士族”,也称“门阀”,当然他后来也成了个“军阀”。
接着来看“寒门”,似乎我们很难给出一个确切定义,到底什么样的家庭算“寒门”?那我们不妨看看魏晋时期“寒门”子弟的情况。
西晋著名文学家左思就出身寒门,虽有高华的才学,却在门阀制度下屡不得志,他的《咏史诗八首其二》就表达了自己对社会资源分配不公的愤懑,全诗如下: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左思的老爸叫左熹,倒霉催的老左做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小吏——官吏是有区别的,官是权柄在手的,而吏是基层公务员办事的。所谓“胥吏难为”,就是说基层公务员非常辛苦,操着卖白粉的心,得着卖白菜的收入。后来老左凭藉自己高超的业务水平和精湛的学问功底,做到了晋武帝时期的殿中侍御史、太原相、弋阳太守。
这是三个什么样的职务呢?“侍御史”大致相当于现在的中纪委副书记,“殿中侍御史”即是说可以直接给国家主席汇报工作;司马懿三弟司马孚的第六子司马瑰受封太原王,“太原相”就是这个封国的政府首脑;魏文帝曹丕在黄初元年分汝南、江夏二郡地置弋阳郡,隶属豫州,“弋阳太守”相当于弋阳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左熹的官不可谓不大,可为什么左思仍然是寒门子弟呢?因为,如果老爸做官,就是寒门。或者说准确一些,只有老爸做官,就是寒门,如果爷爷爸爸叔叔伯伯都做官,才是士族,这位同学也才能算是“贵子”。如果老爸不是官,就不能说自己是“寒门”子弟了,最多只能说“没门”子弟。
这让我想起了孟至岭道长在一个视频里讲的:“并不是说你一个凡夫俗子就能和光同尘,凡夫俗子没必要和光同尘,你本身就是尘。”
知道真相的你,眼泪别掉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