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天魁也学牡丹开 ——记炼钢厂那些不平凡的人们 钢城一线丨苔花如米小-陕钢集团龙钢公司

冯天魁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第一次听到袁枚的这句诗,是在央视节目《经典咏流传》中,贵州支教老师梁俊带领山区孩子们演唱的。歌声质朴无华,却如天籁之音,唱哭了一众评委,更是唱哭了亿万观众。
苔花虽然小,也不好看,但它还是要像牡丹那样开放。而在炼钢厂就有这样一群默默开放的“苔花”,他们秉承着“炉内炼钢,炉炉是精品;炉外练人,人人是精英”的核心价值观,并以此锤炼己身、百炼成钢、彰显价值;他们爱岗敬业、以厂为家、攻坚克难,用“陕钢现代版长征”精神,书写了企业转型发展的宏伟篇章。
在转炉有一个人人敬仰的“全国劳动模范”薛小永
他所在的岗位——转炉,承担着炼钢80%以上指标和消耗的重要岗位,转炉关键操作人员水平的高低,是决定指标和消耗的重要因素。为提高转炉关键岗位人员的操作水平,他每天守在炉前为关键岗位人员答疑解惑。面对出钢温度高的难题,他组织成立攻关小组,不断查找问题所在,最终找出解决办法,通过实施大包加盖,降低了出钢温度,吨钢生产成本也明显下降。他从发展的角度对区域人力资源进行了合理分配,通过每季度测评、关键岗位的竞聘,涌现出一大批好学上进的员工,为关键岗位的人员更替储备了坚实的力量。
在连铸有一个令人赞不绝口的“文艺范”劳模张长录
中包工是炼钢最艰苦的岗位之一,身前是1500多度钢流温度,背后却是寒风刺骨。在这种严酷环境下,他默默地一干就是十多个春秋。众所周知,常人站立一小会腿就会很累,可他在那种汗出如浆的环境下,每天一站就是七八个小时,却浑然不知疼痛是何味。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十年里,每天站7小时,一年是2600多小时,而十年就是将近三万小时,在这时间里他始终如一站在结晶器旁,时刻紧盯着那沸腾的钢水,俨然是一名钢铁般的战士,为生产顺利保驾护航。在忙碌的工作之余,他还笔耕不辍,用他娴熟的笔讲述身边的正能量。他的文章多次在陕钢集团、龙钢公司等宣传载体上发表。
在炼钢自动化控制领域有一个“大师”冯建斌
每当电气设备出现故障时,他总能“手到病除”。他经常这样说“当你把工作当成爱好时,付出再多,也甘之如饴。”在冯建斌家里,关于电器自动化、电工基础等理论和实际操作的笔记有10多本,这些都是他苦练技术的印记。凭着一腔热情,冯建斌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出了非凡的业绩,很快就成长为厂里的技术“大拿”。他先后在《冶金工程和材料科学》杂志发表数篇论文,在各级技能大赛中多次获奖,曾荣获“冶金行业优秀技术能手”“陕煤铜川矿业杯优秀选手”“第四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陕西省选拔赛第三名”等光荣称号。
在炼钢“空姐”中涌现出一个“巾帼英雄”贾婵霞
她不仅操作技术一流,更是企业提质增效的“践行者”。工作中她善于观察、勤于动脑,经过长时间观察,她发现原有的合金吊具每次只能吊4袋合金,吊运同等袋数合金能耗高、设备利用效率低,而且重复操作很可能造成人员的误操作,发生不安全事故。经过长时间的现场实验方案论证,她提出了将原来的袋装吊运改成框式集合吊运。经分厂论证后予以实施,改造后效果明显,近年来为分厂带来100余万元的经济效益。
平凡人干平凡事,坚持数十年如一日,那便是平凡中的伟大!正是有了他们这样一群人前仆后继的战斗,忘我的奉献,才有了企业的辉煌发展。(炼钢厂 苏伟 白崇高)

2018年第107期 总第1013期 本期编辑:许卫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