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天魁书香八月,在阅读中遇见诗与远方——黄浦区发改委图书推荐(五)-黄浦发改委
冯天魁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8月22日,申城书迷的文化盛宴——2017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落下帷幕。如果说书展是一次人与书的遇见,那么阅读则是一次心灵间的对话,一场读者与作家诗意的相逢。八月,黄浦发改委青年读书小组特别精选了三本经典文学类著作与大家分享,希望我们能够一起在文学经典中徜徉,邂逅更辽阔的生活,探索更深刻的世界,感受思想的锋芒与火花,遇见人生的诗意从容和温暖。
《游戏人间》
作者:贾平凹
出版社: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1月
简介
这部散文集,收录了贾平凹先生的60篇散文,大部分文章为近10年来的散文佳作,其中包括从未发表过的私房新作《养鼠》;近三年来最满意的风土名篇《条子沟》;贾平凹先生最念念不忘的故乡恋曲《棣花》等从未在任何单行本图书中收录过的散文新作。
贾平凹先生认为,人立于世间,既要面对内在生命的孤独,还要面对外在生命的烦恼。人生是三劫四劫过的,哪能一直走平路? 不要计较太多,不热羡,不怨恨,以自己的步调走路。生命要有乐气,人活着就要学会自寻欢喜,读书、写作、交朋友、旅行都可以给生命带来这样的乐气。乐气多了,生活就会来劲!而只有拥有了这样由内而外的生命劲头,才能真正过得潇洒从容,活得像你自己。
经典片段摘录
家庭就是如此让人无法捉摸,一道古老而新鲜的算术,各人有各人的解法,却永远没有答案。世上什么都有典型,唯家庭没有典型;什么都有标准,唯家庭没有标准;什么事情都有公论,唯家庭不能有公论;外人眼中的一切都不可靠,家庭里的事只有家庭里的人知,这如同鞋子和脚。
推荐语
初识这本书来自于朗读者节目,斯琴高娃动情朗读其中的一篇文章《写给母亲》。本书叙述贾平凹先生游四方、栽垂柳、交朋友、喝小酒等一系列纪实和体会,在阅读的过程中不禁会有强烈的代入感,文中所描述的细节让人或潸然泪下,或捧腹大笑,仔细回味又可体会到这字里行间无一不是贾平凹先生对生活的体察和思索,富含深意又平淡简达。游戏人间,并非游乐小游戏,而是体验生活百味的体验之旅。这本充溢着正能量的散文集,让我们在怡然平和中荡涤人生烦恼,寻找到内心的从容。
——周庆运
《亲爱的安德烈》
作者:龙应台 / 安德烈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03月
简介
龙应台离开欧洲的时候,安德烈14岁。当她卸任台北市政府的工作(马英九市长亲自前往德国邀任的首任文化局长,任期内推动本土文化、树木保护等措施),重新有时间陪家人过日子的时候,安德烈已是1米84高的18岁青年大学生,有了驾照,可以进出酒吧,脸上线条棱角分明,眼神宁静深沉,透着一种独立的距离,手里拿着红酒杯,坐在桌子的那一端,有一点“冷”地看着自己的妈妈。
他们是两代人,年龄相差30多岁;他们也是两国人,中间横着东西文化。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没有关系,但龙应台无论如何要认识成熟的高校青年安德烈!
从此,他在德国,她在香港,他到香港,她到台湾,母子俩用了长长的3年时间相互通信——“18岁那一年”,“年轻却不清狂”,“我是个百分之百的混蛋”,“大学生哪里去了”,“为谁加油”,“你知道什么叫21岁”,“独立宣言”,“向左走,向右走”……平等得令人惊讶,坦率得近乎痛楚。
他们原来也可能在他18岁那年,就像水上浮萍一样各自荡开,从此天涯淡泊,但是他们做了不同的尝试——她努力了,他也回报以同等的努力。龙应台“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18岁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
经典片段摘录
做母亲的我要不要告诉你,在全球化的竞争中,儿子,你一定要追求“第一名”,否则无法立足?
我考虑过的,安德烈。但我决定不那么做。
譬如你说你特别看重你和朋友同侪相厮守相消磨的时光。我不反对。人生,其实像一条从宽阔平原走进森林的路。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结伙而行,欢乐的前推后挤、相濡以沫;一旦进入森林,草丛和荆棘挡路,情形就变了,各人专心走各人的路,寻找各人的方向。那推推挤挤同唱同乐的群体情感,那无忧无虑无猜忌的同侪深情,在人的一生中也只有少年期有。离开这段纯洁而明亮的阶段,路其实可能愈走愈孤独。你将被家庭羁绊,被责任捆绑,被自己的野心套牢,被人生的复杂和矛盾压抑,你往丛林深处走去,愈走愈深,不复再有阳光似的伙伴。到了熟透的年龄,即使在群众的怀抱中,你都可能觉得寂寞无比。
推荐语
“两代人,中间隔个三十年;两国人,中间隔个东西文化”,母亲和儿子,两代人共同书写的36封书信就是整书全部内容。龙应台的儿子安德烈远在德国求学,如何与这个18岁的大男孩进行沟通,妈妈突然不知所措起来。于是她决定放弃便捷的即时通讯工具,选择传统的书信方式与儿子进行深入沟通。阅读这36封家书的过程也是窥视两代人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冲突的过程,妈妈眼中的急不可耐在儿子看来或许只是轻描淡写。书信中妈妈和儿子就青春、道德、烦恼、文化等话题展开探讨,展示了两代人思维方式的异同,适合不同年龄层的读者阅读。
——袁荣钦
《沉默的大多数》
作者:王小波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16年05月
简介
王小波的每篇杂文皆是他与社会思潮直接对话的结果。这本杂文随笔集包括思想文化方面的文章,涉及知识分子的处境及思考,社会道德伦理,文化论争,国学与新儒家,民族主义等问题;包括从日常生活中发掘出来的各种真知灼见,涉及科学与邪道,女权主义等;包括对社会科学研究的评论,涉及性问题,生育问题,同性恋问题,社会研究的伦理问题和方法问题等;包括创作谈和文论,如写作的动机,作者的师承,作者对小说艺术的看法,作者对文体格调的看法,对影视的看法等;包括少量的书评,其中既有对文学经典的评论,也有对当代作家作品的一些看法;最后,还包括一些域外生活的杂感以及对某些社会现象的评点。
经典片段摘录
我认为,可以在话语的世界里分出两极。一极是圣贤的话语,这些话是自愿的捐献。另一极是沉默者的话语,这些话是强征来的税金。在这两极之间的话,全都暧昧难明:既是捐献,又是税金。在那些说话的人心里都有一个税吏。中国的读书人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就是交纳税金,做一个好的纳税人——这是难听的说法。好听的说法就是以天下为己任。
推荐语
王小波逝世20周年了,但他的作品依然散发着思想的光辉,一版再版,这本杂文的巅峰之作《沉默的大多数》也一样,自90年代以来多次再版、被读者收藏。“因坚决反对伪道学、假正经,王小波一口咬定他的杂文也没什么正经。但综上所述可以见出,他的杂文不但‘正经’,而且简直可以说是布道——布爱智恶愚之道,布精神成熟与自由创造之道。他的杂文游走于个体与人类、外向与内省、幽默与严肃、情感与理智、常识与哲学、逻辑与悖谬……的多重张力之间,形成了他风格独具的‘小波体’”(引自网络)。其写作风格曾一度受到青年学者的效仿和追捧,不时地掀起一阵“王小波”热,足见其魅力之大。
——叶俊梅
长按二维码 关注黄浦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