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天魁了不起!湘西交通经验走出湖南,在北京交流!-湘西头条

冯天魁


在第四个“扶贫日”即将到来之际,“2017中国国家扶贫论坛交通扶贫平行论坛”10月9日在北京举行。州交通运输局应邀参加论坛,并作了《交通,让湘西不再偏僻》的发言,交流分享了湘西交通扶贫工作的认识和感悟。

交通扶贫发力!

论坛现场
本次论坛以“通路 通车 通邮 通心———让交通扶贫更有温度”为主题,由国务院扶贫办主办,交通运输部承办,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协办,旨在总结交通扶贫成绩,凝聚精准扶贫共识,形成社会众帮合力,群策群力加快打好打赢交通扶贫脱贫攻坚战。

论坛现场
论坛上,全国百条扶贫旅游路线和“交通连着你我他———百座小桥”交通扶贫项目正式发布。其中百座小桥项目为“十三五”期间交通运输部将要修建的百座小桥,被誉为交通运输行业的“希望工程”,是以全国列入贫困地区农村公路危桥改造为重点目标领域,树立“众创”、“众帮”、“众筹”的扶贫观念,展现交通人的社会责任,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交通扶贫工作,实现社会帮扶资源和交通精准扶贫对象有效对接。我州吉首市丹青镇白云村白云桥、泸溪县兴隆场镇木坨村木坨桥位列其中,项目建成后,将使沿线近3600名群众受益。

湘西州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吴奕华作《交通,让湘西不再偏僻》

交通,让湘西不再偏僻

曾经,重重大山保护着湘西人赖以生存的家园,但随着时代发展,它也变成了阻碍湘西对外沟通的天然“屏障”。身处武陵山片区中心地带,湘西绝对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边缘地带”!世世代代勤劳淳朴的湘西人该如何致富奔小康?交通建设是我们必须迈过的坎!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地处湘鄂渝黔四省市交界处、武陵山区中心腹地,成立于1957年,今年正值湘西州建州60周年。全州现辖7县1市1开发区,总人口299万人,其中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78%,是国家西部大开发地区、习总书记“精准扶贫”战略思想首倡地。

解放初期,湘西仅有一条湘川公路,汽车极少,沿途运输以马拉车为主。这是花垣境内的马车运输队。 龙治安/摄
湘西山水风光秀美,历史文化厚重,民族风情浓郁,物产资源丰富。过去,由于地理、历史、经济等因素制约,湘西曾被外界称为“中国的盲肠”,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修路难、行路难、发展难一直是湘西的最大瓶颈和痛点,“要想富、先修路”“摘穷帽、拔穷根”,也一直是全州各族人民的最大夙愿和梦想。

三桥叠立 三座桥位于吉罗公路猫儿潭地段,分别建于1964年、1972年和1999年。它们是湘西州交通事业发展的时代印记。 陈庭茂/摄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湘西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抢抓国家西部大开发、精准扶贫等战略机遇,以“劲悍决烈”“忍苦习劳”的精气神,自力更生,顽强拼搏,砥砺奋进,建起了第一条国道、第一条铁路、第一条高速……

1950年8月,为进一步改变湘西交通落后面貌,湖南省交通厅向中南军政委员会交通部报告,要求兴修永顺至保靖公路,这是解放后湖南省第一条新建公路。图为修建永保公路现场。 陈庭茂/收集

1955年,吉首乾州至凤凰公路动工修建,该路属国道209线中的一段,全长45公里。于1956年“五一”节建成通车。此路是湘西苗族自治州成立后建成的第一条公路。在吉首,成千上万的苗汉人民参加了庆祝吉凤公路通车典礼。 林国志 摄

1978年12月枝柳铁路在永顺县境内合拢,全线贯通,途经州内5县市共132公里,湘西终于迎来了火车。唐克立/摄

2008年12月,湘西第一条高速公路——常吉高速建成通车,我州融入了全省4小时经济圈。
这些逐步构筑起外联内通、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综合交通体系,推动湘西迈向了加快脱贫、加快发展的历史征程。可以说,这三十多年来,湘西变化最大的是交通,老百姓最满意的也是交通。
花垣县十八洞村就是交通带来巨变的缩影。十八洞村,原是深藏大山深处的“穷疙瘩”,“篱笆房、泥巴水,出门全靠两条腿”,是这里老百姓过去生活的真实写照。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十八洞村视察,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战略思想,特别指出“贫困地区要脱贫致富,改善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很重要。”精准扶贫,交通先行。这三年多来,通过群众出工筹一点、政府项目资金补一点、市场行为融一点的方式,十八洞村进村公路由泥土路变成了宽敞的沥青路,停车场、产业路也相继建成。交通条件的极大改善,拉进了与外界的距离,带动了观光旅游、生态种植养殖等产业发展,为村民打开了致富大门。这个偏僻的小山村村民年人均纯收入从2013年的1688元跃升到2016年的8313元,十八洞村成为湖南省第一批成功脱贫摘帽的贫困村之一。

十八洞村进村公路由泥土路变成了宽敞的沥青路,停车场、产业路也相继建成。(湘西网记者 黄谆 摄)

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拉进了十八洞村与外界的距离。(湘西网记者 黄谆 摄)

十八洞村在几年间改天换地,处处洋溢着新气象,而全国各地的游客也纷至沓来。(湘西网记者 黄谆 摄)

道路通则百业通,十八洞村的各项产业发展如火如荼。(湘西网记者 黄谆 摄)
“绝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庄严承诺。湘西州作为“精准扶贫”战略思想的首倡地,我们始终牢记习总书记殷切嘱托,坚持把打好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大力推进发展生产、乡村旅游、基础设施配套等精准脱贫“十项工程”,并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推进精准脱贫的前提基础和关键一招,真正让交通成为湘西精准脱贫的“先行官”和“加速器”。

2012年3月31日矮寨大桥通车,创造了跨峡谷悬索桥、“轨索滑移法”架设钢桁梁、采用塔梁完全分离的结构和岩锚吊索结构并用碳纤 维作为预应力筋材四个世界第一。

到2017年,吉茶、吉怀、张花、凤大、龙永高速公路已相继建成通车。9月15日,永吉高速公路古丈互通至吉首石家寨互通41.947公里建成通车,湘西州实现了县县通高速。西西了解到,永吉高速计划于今年11月底全线建成通车。图为永吉高速。

湘西州已经融入长沙、重庆、桂林、贵阳“4小时经济圈”
近四年来,湘西交通运输系统围绕破解地理困境,全面打响“交通突围战”,每年交通建设投资接近全州固定资产总投资1/3,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州府吉首市成为全国18个高速公路枢纽城市之一。湘西州已经融入长沙、重庆、桂林、贵阳“4小时经济圈”,随着张吉怀高铁和湘西机场开工建设,湘西州又将迈入“高铁时代”“航空时代”。矮寨特大桥、猛洞河特大桥等一个个惊艳世界的交通奇迹,让天堑变成通途,让湘西连接世界。

9月4日,黔张常(重庆黔江—湖南张家界—湖南常德)铁路龙山县茅坪乡水沙坪2号特大桥,工人进行T梁架设。日前,该铁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段(龙山县—永顺县)全面启动架梁施工。黔张常铁路是渝长厦快速铁路的一段,位于渝、鄂、湘三省交界地带 ,规划线路总长340公里,设计时速200公里每小时,计划2019年建成通车。 曾祥辉 魏元滨/摄

正在建设中的张吉怀高铁古丈九龙段隧道,张吉怀高铁项目于2016年12月18日正式开工建设,全长246.6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每小时,工期预计5年左右。在湘西州境内全长约178公里,途经湘西州永顺、古丈、吉首、凤凰等4县市。
近四年来,湘西交通运输系统围绕服务产业发展,积极探索“交通+旅游+扶贫”深度融合发展的新业态、新产品、新模式,瞄准把湘西州打造成为国内外知名生态文化公园这一总目标总愿景,全面启动1000公里旅游公路、1000公里生态旅游景观走廊、1000公里旅游慢行体系建设,城镇交通路网与主要景区、乡村游景点的实现有效连接,初步构建了“快进慢游”的旅游交通格局。“神秘湘西”旅游品牌蜚声海内外,湘西州成功列入“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成为全国十大旅游热点和高增长地区,2016年全州接待游客达到3820万人次。

龙里公路穿越乌龙山大峡谷景区 曾祥辉/摄
近四年来,湘西交通运输系统围绕改善农村交通环境,大力实施农村公路通达通畅和安保工程,不断提高农村公路通达度和安全性,全州适宜通公路的行政村通公路率达100%,实现县县通二级路、乡乡通沥青水泥路、村村道路硬化。在国、省资金支持的基础上,湘西州委、州政府自加压力,筹集信贷资金达17个亿,在全省率先启动自然寨通达通畅工程建设,全力打通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

湘西乡村道路

近年来,湘西农村交通状况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道路通,百业兴。随着交通运输的跨越发展,不仅彻底破解了制约湘西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更改变了贫困群众的思想观念,让沉寂的大山焕发了新的活力,也生出了新的希望,正铺就一条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金光大道。在交通扶贫的强力带动下,全州财政收入、农村居民收入、旅游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居湖南省前列。2014年至2016年,全州累计减少贫困人口35万余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6.14%。湘西进入了减贫人口最多、群众增收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各族群众幸福指数最高的时期。昔日偏远的湘西,养在深闺人未识;今日如画、如书、如歌的湘西,正成为武陵山区一颗冉冉升起的璀璨的新星!

交通,让湘西不再偏僻!
要想富,多修路——这句略显老套的标语,在今天仍然有着别样的意义。只有交通便利,社会资源才能与偏远贫困地区进行交换,才能助推解决地方贫困的根本问题。湘西交通日新月异,点赞湘西交通~

本期编辑:西西
内容来源:团结报(记者 刘 炜 通讯员 佘 飞 张高云)
猜你还喜欢:
湘西普通公路首个服务区亮相!速来围观~~~
【美路】60年,湘西的交通变化有多大?惊呆了~~~
【重磅】吉首至古丈高速明日通车!湘西从此县县有高速!
【航拍湘西】吉首雅溪路网已经建设成这样了!
·END·湘西头条
好看·好用·好玩
微信号:xxnet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