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天魁乡村砖窑都可以这么美-广合设计
冯天魁
乡村建设不仅需要建设,更需要文化回归,保有地域和民族特色,这样才能做出“留得住乡愁”的设计。做好乡建设计需要更多的专业人士关注乡村、关注乡村文化和地域特征。
●
祝 甸 砖 窑
一种以保护为前提的中国新农村改造的探索与尝试,已经在这个江南一隅的小村庄里展开。一座砖窑的改造,正在守护人们对悠悠故乡的守望,这是文化断层上的一座桥梁,唤醒了人们对浓浓乡情的记忆。
祝甸砖窑改造位于锦溪长白荡西畔,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崔恺担纲设计,主要对村子口废弃的旧砖厂加以改造,用以纪念和传承祝家甸村烧砖的历史。砖窑主体改造建筑面积1650平方米,一层目前主要为小型主题课堂,二层为砖文化展示区、大型会议区以及相关功能配套。
一座砖窑(1981建成的砖窑厂)
1981的砖窑是当地人的生计来源和生存保障,没有传统、没有文化、没有保护一说。追溯到明清时期的“金砖”,砖窑更是成就了这些村庄的鼎盛。即使如今辉煌不再,但能否留下点什么?
2015年11月,整座砖窑窑体不动,只重新改建窑上面的棚架,并且增加了实用功能。这是砖窑的设计者崔院士告诉我们的“在保护和利用当中寻找一个平衡点”。
“一声爆破”能如此简单而快速地抹去“曾经存在过”的痕迹,只是轰然倒下的又怎会只是一座砖窑?
还有当地老人们曾经为生活拼搏过的奋斗经历,有当地年轻人们过去喜欢在这里嬉戏打闹的童年回忆,还有路过的陌生人对这座窑的一瞥好奇和猜疑。
建筑,如果只是冷冰冰的混凝土,或许事情不会那么复杂。然而,我们的记忆、生活习惯,甚至喜怒哀乐都日积月累地渗透入这座建筑的时候,慢慢地变成了割舍不下的感情。
两个村庄(朱浜村、祝家甸村)
这座改建的砖窑坐落于朱浜村与祝家甸村的中间,两个村庄距离仅数公里。从地理意义上来说,朱浜是行政村,祝家甸是自然村,两个村庄有着从属关系。
两个村庄有着相似之处是,两个村庄的年轻人都纷纷走向了城市,留在村里的大多是年迈的老人。特别是祝家甸村,很安宁很舒服,但总觉得缺少了一点点年轻的活力。
新旧空间的并存
钢结构的轻介入实现新使用空间与窑道遗址并存
古窑文化馆的前身是淀西砖瓦二厂。其上层为操作室,下层为烧制窑道。窑道的南端连接着高耸的烟囱。建筑的形体很干净,红砖红瓦,两面外廊,双坡屋面,虽有破损,但其本身就是窑文化的实物载体。建筑师希望在完善展示中心功能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呈现出遗存本身的建筑美感,因而“轻介入”仍旧是对原有建筑最佳的触碰方式。
在首先要解决的结构加固问题上,整个钢结构独立于原有厂房,自成体系地支撑起新的屋面和楼板。这使得原有的窑道遗址和操作室地面都得以与新结构脱离开,以原有的样貌呈现在参观者面前。
有机更新的生长
得益于独立的结构体系,建筑师在旧砖厂南山墙外增设了一个钢结构的水平观景平台,将建筑向湖面的方向延续了一段,屋面也同样探出一段距离,新建部分与原有厂房相连共存。
历史记忆的留存
旧有遗存的可见与转换
建筑内部采用生态的竹木、轻钢、土瓦等材料,在光影陆离间创造轻松、自然的室内环境,让人慢慢地欣赏金砖文化,品味乡村风韵。
在室内,独立的钢结构体系让原有的窑道砌体、红砖墙面和屋面作为界面清晰地展示了出来。值得一提的是,建筑师把原有屋面缺损的红瓦替换为同等尺寸的透明瓦,通过透明瓦进入室内的斑驳光线延续了旧厂房屋面的记忆。
古窑文化馆在设计的后期增加了会议功能,会议室的室内物理环境需要有温湿度调节的功能。对于自身即为文化展品的古窑文化馆来说,在当地的气候条件下在建筑墙体上增设内外保温层是不可行的。
因此建筑师在室内用阳光板围合出若干会议室,这些会议室与其被称之为房间,不如被称之为一种装置,可以根据需要收纳和围合,并在装置内设置机电设备来满足临时的温湿度需求。
简单适用的技术
建筑利用窑体内的空气作为冷源,辅以电扇作为制冷系统。选用轻钢结构作为二层屋顶支撑,利用预制钢拱作为窑体加固构建。
改造后的乡村建筑迎来了“重生”,相信这只是一个开始,希望通过这个项目,能吸引更多年轻人走进来、留下来,培养一批乡村建设的人才,同时,带动本土村民对自有建筑进行自发的保护更新。
未来通过与一些乡建领域专业单位、知名媒体、顶级品牌的互动合作,为乡村改造与复兴注入新的活力,让千千万万个富有悠久历史和水乡文化特色“祝甸”永远留下来、传下去。
现在,砖窑的改建,或许就是在为这两个村庄注入更多未来的可能性。未来的乡村,或许会以一种“隐形城市化”的状态出现。有生态的环境,有传统的文化,有现代化的生活,以此达到乡村和城市共生的平衡。
空间复兴的延展
乡建带动乡村产业复兴
这个乡建的项目带动了村民改造自有用房做民宿的热潮,已有不少原本在外务工的青年回村发展。
村庄复兴不同于以往单纯依靠开发商去做乡村风貌整治或保护的做法,而是凭借建筑师对当地固有文化和环境特点的理解,将原本废弃砖厂的乡村通过适宜的引导,通过古窑文化馆的建设将乡村建设与村庄的文化复兴结合起来,取得最佳的效果。
●
远 山 有 窑
▼改造后的全景
虎溪土陶厂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陈家桥镇三河村的半山上,原是一座建于20世纪80年代末的旧式龙窑,本地俗称“梯坎窑”,窑口及原有房舍均随山势逐级跌落。
面对今年来供大于求的市场形势,窑主人产生了关闭窑厂,改造成农家乐的想法。建筑师田琦接触到这个项目后,提出了在保留窑厂运营的前提下免费为这家人设计。
▼ 西侧山石延伸至室内
设计师充分应用自然地形特征、传统材料和乡村建造技术,将地域特有的空间意象和场所精神融入建筑创作之中,通过一次具有社会价值和人文关怀的多元设计探索实践推动传统土陶技艺的活化与再生。
▼室内空间
设计采取了依山就势的协调方式,整个空间呈现阶梯层次感,与一旁的阶梯窑互为呼应。从南侧入口方向看,新建筑的屋顶坡度也与山势近乎一致。
▼在东南两个方向视野开阔的咖啡厅
建筑坐西面东,共两层,首层除一间采用大面积落地玻璃、用于入口接待的茶饮空间外,其余部分均为在小青瓦木构架覆盖下的开敞空间。
▼从入口处就能看到窑口
为了与原有龙窑的空间布局相契合,整个建筑体采用了俯览递进的视角导向,从入口处,就可看见一个个窑口,走近,窑口又如同植入空间中的展品一般。
▼与窑口的空间衔接
入口处坡屋顶最高点达6m,随着空间与窑口的渐近,屋顶的高度也随之下降,让原本低矮的窑口融景于画框,又不显得过分低矮。
▼ 红砖的肌理
将附近砖厂烧制的红砖作为主要承重和围护材料,红砖本身价格低廉,直接用于内外墙,省去了饰面的费用。红砖的不同砌筑方式,给立面带来了不同的肌理,让光与影的表达更加充分。
此外,对老旧、废弃建筑材料的进行充分再生利用,坡屋顶上的小青瓦来自于原址上工棚拆下来的青瓦,木梁、木桁架、木柱头、房间内的木地板等主要建构和装饰材料都是从不远的旧木材市场淘来,在极大降低建造成本的同时,旧材料所带来的温润气质和时间印记的确是新材料所无法达到的。
参与该项目的所有的施工队伍均来自当地乡村,建造方式也是在专业建筑师的指导下,以当地施工技术为主。
▼ 室外钢结构楼梯
如木桁架的连接方式,设计师在与木匠师傅商量后,决定放弃中国传统木作的榫卯连接方式,而采用当地建房最简单的抓钉上下固定、横向木梁之间用螺栓加夹板的方式进行连接,这种做法不仅施工速度快、建构成本低,而且体现出一种有别于传统中式风格的略带工业风的空间气质。
▼ 木梁的连接
“虎溪土陶厂”的改建,不是城里人为了逃离喧嚣都市的一个田园乌托邦,也并非外来文化的强势植入,而是通过对在地乡村文脉的充分尊重与包容,试图以建筑设计作为出发点,用创意的思维,探索出一条属于乡村自己的发展转型之路。希望这样的案例给越来越多投入乡建热潮的建筑师们些许有益的启示。
●
乡村复兴与本土建筑创新
设计师下乡持续关注乡村建设与复兴
在乡村中重新建立适合乡村的规划和设计管理体系是当务之急。
因为最终乡村的风貌、乡村文化复兴均依赖于村民,所以村民自治十分重要,需要引导他们建立对自身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恢复乡村社会伦理的秩序,建立面对市场的利益共同体,最终以乡村环境的改善吸引人才回归。
乡土建筑设计的愿景=美丽而有文化的乡村复兴+有地域特色的本土建筑创新
经过一些乡建的项目实践,乡土建筑的创新在文化衔接、地域气候、乡土材料等方面与本土设计思想高度一致。因此在乡建中“轻介入”的设计策略,正是植根于其本土的设计理念。
乡村建设的愿景是美丽而有文化的乡村复兴与有地域特色的本土建筑创新相结合,风貌建设与文化回归并重,相融共建,留住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