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天魁乾隆都认错窑口,这两种瓷器真的傻傻分不清楚? 【百科】|-品味钧瓷
冯天魁
斗笠盏|礼茶系列|本周热卖
自封“十全老人”的乾隆皇帝,文治武功、诗书字画都有建树。但是,他也干过乌龙事,曾把一件今人认定的汝窑碗当成钧窑碗,并为之题诗。尴了尬了,作为清朝最大的“玩家”都失手了,难怪有“钧汝不分”的说法。
“钧汝不分家”,难倒大行家
作者:官窑君
责编:刘逸云
美编:吴 超
乾隆错认为钧瓷的汝窑碗
这件乾隆都搞错的瓷器,是宋代汝窑天青釉碗,目前存于英国伦敦大维德中国艺术基金会。北宋汝窑碗现仅存两件,另一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这件汝窑碗造型规整,胎质细腻,可谓“青如天,面如玉”,釉色如湖水映出的青天,有蝉翼纹,堪称精美的稀世珍品。
汝窑碗底,题刻乾隆皇帝咏钧窑诗
乾隆喜欢“染指”传世名品,据统计他有1000多个印章,传世名画不少被他的“荼毒”。瓷器也不能例外,另一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汝窑碗命运也相同,碗底同样有诗词题刻。那么乾隆为什么会搞错呢?按说他应该算是当时最“壕”的“玩家”了,专业知识过硬,智囊顾问团堪比今天一票专家。官窑君先不急于解开谜底,我们先看看同一时期钧窑类似的作品。
钧窑天蓝釉碗(北宋) 钧窑天蓝釉墩式碗(宋)
乍一看,还真的不太好分辨,而且,仔细看,也不好分辨……
“钧汝不分”的症结在哪里?
这就要追溯源头来说了。钧瓷和汝瓷,原产地分别是许昌市禹州和平顶山市汝州,两地虽有一山之隔,但窑口使用的原料基本相同,这是其一。
另外,汝窑的存在时间非常短。汝瓷始烧于唐朝中期,盛名于北宋,汝窑烧造技术自北宋末年至建国初期这段时间内完全失传,基本成为一种定论。所以汝窑的兴盛因此前后不过二十余年。所以,有专家认为:汝窑消失后,大量工匠迁徙或受聘到临近的钧窑继续施展自己的手艺,并把当初汝窑的烧造秘籍带到钧窑的烧制工作中,影响到钧瓷的器形、做工和釉色。
工艺大致相似,加上两地工匠相互学习和借鉴,甚至一些窑口既烧钧瓷、也烧汝瓷,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独特现象。其中的天青、天蓝、月白等色彩,乍看起来也大致相似。
大宋官窑丨典藏系列丨福鹿
而在当年古窑址的挖掘调查中,天青、天蓝和带红斑釉的某些传世之物,在禹州、临汝两地窑址内也确有大量残片存在。这部分似汝非汝、似钧非钧、亦汝亦钧的青瓷产品,也佐证了“钧汝不分”的存在。这就是在收藏界普遍流传的“钧汝不分”一说的由来。
所以这也正好解释乾隆皇帝为啥搞错闹出乌龙了。当然,不光大玩家乾坤会失手,从博物馆藏传世器物和收藏家手中实际藏品来看,“钧汝不分”也常被人们遇到。
钧瓷和汝瓷区别哪里?
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们知道“钧汝不分”其实是偏集中于天青、天蓝、月白这些色彩。其实,钧瓷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说法,色彩是钧瓷最大标签,所以一般都不难分辨。那么,钧瓷和汝瓷作为河南两大著名瓷种,不同点又哪些呢?我们来一一对照:
1. 在釉料成分上
钧瓷釉的氧化硅与氧化铝含量较高,氧化铜,氧化铁和氧化磷含量则较低;而汝瓷釉的氧化硅含量较低,氧化钙、氧化镁和氧化铁含量则较高。
2. 在施釉的厚薄上
钧瓷一般施釉较厚;汝瓷施釉则比较薄。
高清图下的釉色
3. 在烧制工艺上
钧瓷一般是在底足内外挂满釉而圈足露胎呈芝麻酱色(褐黄)。而汝瓷如盘、碗、鼎等器物底足挂满釉,好似用釉将圈足包裹起来,而在圈足内部用支钉烧的一种方法。
4. 在烧制温度上
钧瓷最高温度要到1280℃;而汝瓷温度一般不超过1200℃。
5. 在密度上
钧瓷的气泡是密集型,而汝瓷的气泡是稀疏型。
大宋官窑丨传统系列丨将军瓶
钧瓷我都这么艳丽了,还不认识我吗?
因此,所谓“钧汝不分”一般是针对古瓷而言,因为在当时,所烧制作品的色彩没有多少的区别。而如今的钧瓷和汝瓷,根据釉色的丰富和变化,就能加以识别。而对于天青、天蓝、月白之类的釉色,如果你稍加细心,也会发现有很明显的不同。
- End -
斗笠盏,因形似蓑翁之斗笠得名,充满田园中悠然闲适的韵味,大开大合的线条又现磊落脱洒之气概。厚胎稳实,隔热手感佳,窑变万彩,件件孤品,是品茗把玩、润色居家装饰之佳器。
品钧 | 玩瓷 | 活动 | 百科 | 请记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