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天魁书香|重阳琐忆-海峡都市报新莆田

冯天魁


N许子和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每年清明、重阳扫墓,是江口侨乡特有的风俗习惯。
此刻,我情不自禁地打开尘封的记忆,一幅幅画面随之映入眼帘……
那年重阳节,秋高气爽,祖父一大早便带着我们来到邦尾山。一到祖墓地,我们便投入了紧张的扫墓劳动,握锄除草、挥镰割枝、执帚扫叶……每一个动作,都饱含子孙对祖宗的深切怀念;每一滴汗水,都渗进沃土之中……

网络配图
扫完墓后,我随手摘了一束美丽的山花,置于“墓龟”之上。长辈们摆好了祭品,点着了香,我们三代人便一起三鞠躬,祭拜老祖宗。望着祖墓,我仿佛看到了曾祖父悬壶济世的身影。上世纪20 年代初,曾祖父行医时,总是热情地询问病人病情,对症下药。对于囊中羞涩的患者,他总是分文不取。当时他还自创了“五虎丹”“内消散”,救治了无数痈疽患者,又独创了“喉风散”,根治了许多“白喉”急症患者……他医术高明,名扬莆田大地。家乡百姓,人人赞颂他是品德高尚的老中医。后来,他还把医术传给了我的太祖父。
我的曾祖父、太祖父、祖父、叔父都是医生,他们传承着好的医术、医德,我为生在医生世家而自豪。回过神时,墓右侧的“风动石”,引起我的注意。只见它状似长方体,高约3.3 米,宽和长约4米,“搁”在山地的一块岩石上。它虽巨大,但两石的接触面仅为十余平方厘米。我推了推它,它便微晃着,终止推力,它静止了。忽然,一阵阵山风劲吹而来,它又晃动着,正如前人所曰:“风吹一石万斤动。”而这块“风动石”何止万斤重呢?

网络配图
关于“风动石”,还有一个与它有关的传说:在远古年代,有位神仙重阳下凡,云游至此山,看见风动石在微晃,便问:“仙石,有话请讲。”它回答道:“恳请大仙屈就,来担任邦尾山的山神……”神仙看到这里山清水秀,且有“风动石”,断定是风水宝地,便腾云驾雾,返回天庭,启奏玉帝。玉帝准奏,派遣此仙下界,当了山神,福佑一方百姓……
故乡的山虽没那么雄伟,却有仙风灵气!美丽的传说,给“风动石”蒙上了神秘的面纱。我们都想沾沾“仙气”,先后手脚并用地爬上了“风动石”。在平坦的石面上,我们跨着步,手拉手,身子随着八叔的口令,一起往同一方向前倾,再往后仰,“风动石”便随之微晃着。飘飘欲仙之感,油然而生……站在石面上,我顿觉心旷神怡。蓝天下,满目绿色自脚下延伸至远山,那连绵起伏的山脉,恰似碧波在荡漾……
之后,我们坐在“风动石”上聊天,调皮的小弟和二弟在石上嬉戏。突然,二弟一脚踩空,掉了下去。我们吓了一跳,往下看,他正好双手拉住了“风动石”旁的树枝,可树枝瞬间折断。他掉到了草地上,安然无恙。真是有惊无险,这要感谢山神和“风动石”的“护佑”……
每年重阳节回乡扫墓,我们都是“满载而归”,不仅提回了对祖先的怀念,还拎回了对亲人的牵念,背回了对故土的眷恋……
征集

欢迎莆田本土作家、文学爱好者,以及长居莆田的外地作家、文学爱好者投稿,体裁不限,题材亦不限。投稿邮箱为hxdsbptwx@163.com,联系方式18959557637,此征稿启事长期有效。
我们将在海峡都市报莆田新闻版和“海峡都市报新莆田”微信公众号刊登您的作品,铅字印刷与电子结合,您的作品从不孤单。

海峡都市报莆田新媒体团队出品
编辑:张敏
征稿|书香莆田,我们等的就是你
书香|母亲:我只储蓄了四个儿子
莆田热辣资讯
尽在海都新莆田
莆田吃喝玩乐
尽在乐享莆田
商务合作:李先生 15860037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