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天魁了不起的玉田“小小戏曲传承人”-印象玉田

冯天魁

童心共筑“梨园”梦
文字:满明月、张敏慧
摄影:李建红、李秀丽
编辑:印象玉田
“春季里风吹万物生,花红叶绿草青青,桃花艳,梨花浓,杏花茂盛……”初春的玉田县城内第三小学生机勃勃,戏韵悠扬。玉田县文化馆组织戏曲教师们正在给小戏迷们上课。该校周四下午的活动课上,戏曲社团的80多名“小张五可”们齐唱评剧经典《花为媒》选段“报花名”。她们字正腔圆,有板有眼,颇为老道。

玉田评剧发展已有近百年历史,曾经鼎盛一时,享誉京东。但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网络发展迅速,快餐文化逐渐成为时尚,导致年轻一代观众群流失严重。校园,一度是这种流失的“重灾区”。传承戏曲,正陷于“知音少”的尴尬境地。三年前,当三小刘连胜校长开始策划戏曲课堂时,还有很多顾虑:学生会感兴趣吗?会影响孩子的文化课成绩吗?家长会支持吗?去哪儿请专业老师来教呢?……一系列的问号,让他心里泛起了嘀咕。“如果能把戏曲中承载的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之中,这是多么鲜活的教育载体。”对于这一提议,经过学校专题会议讨论通过后,刘校长更加坚定了戏曲进校园的决心。

开办戏曲课堂面临的大难题就是师资。带着这个困惑,刘校长来到县文化馆寻求帮助。时任文化馆副馆长的李加龙非常赞同“戏曲进校园”的想法,“现在的年轻人,了解戏曲的越来越少了,能听懂的人更少,会唱的更是寥寥无几。我学了一辈子的戏,要是失传了真是特别痛心。”他将戏曲进校园这一想法告诉了县评剧团的老艺人们,没想到大家都特别支持,并愿意牺牲自己的商演和休息时间,义务为孩子们上课。

2014年3月14日,三小戏曲课堂迎来了首批26名小学员。虽然报名的人数不多,但代永华、梁庆孝、艾丽君、李国香等老艺人们对第一批学员报以极大的热情和期待。几位老师分头教学,根据孩子们的年龄、性别,将戏曲课堂分成了小旦、小生等不同组别,每周四下午,无论刮风下雨雷打不动为孩子们义务授课。“只有学、看、演结合,才能使学生们更全面、更深刻地体会到戏曲的艺术魅力,使孩子们的兴趣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71岁的玉田评剧团老艺人代永华说。为了给孩子们创造登台表演展示才艺的机会,几位老师不仅为孩子们排演了4出小折子戏,还亲自动手为她们定制了戏服。

梨园进校园,曲声伴书声。当年的庆六一演出,戏曲社团的“小票友”们一出场便震撼了在场的所有观众。稚嫩的童音行腔犹有几分韵味,手眼身法步也都初具神采,让舞台下的小观众们欣羡不已。活动后,很多家长主动要求让自己的孩子参加戏曲社团。不到一年,戏曲社团就发展成为近百人的大课堂,学校种下的戏曲种子开始萌芽。

戏曲社团的成功实践增加了学校将戏曲文化融入校园教学的信心。2016年秋季开学,三小在坚持每周四开设戏曲兴趣课堂的基础上,一至五年级每周每个班安排一节戏曲文化普及课程。年近七旬的县评剧团老艺人杨忠娟担起了给孩子们上课的担子,杨老师说:“我们并没有一贯式地追求专业培养,而是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接受能力设计课程,兼顾知识性、趣味性和互动性。有时,我还教孩子们怎么看戏,怎么叫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戏曲教师通过讲故事、抄戏词、教唱段、画脸谱、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孩子们得到唱念欣赏、审美情趣、历史知识等方面的教育。谈到提高孩子们的戏曲审美情趣,县文化馆戏曲教师代学军说:“我们不光教孩子们唱戏,还通过教孩子们画脸谱,让她们亲身体会色彩的魅力,了解戏曲人物行当、角色和性格,比如花旦的李铁梅和红娘,武生的武松,花脸的包公,丑行的时迁等等。”

“我喜欢穿漂亮的戏服,喜欢和小伙伴们一起唱评剧。我现在有两颗心,一颗心用来学知识,另一颗心用来学评剧,我要把它们都学好”。说起学评剧的感受,年仅7岁的刘亚楠小朋友表现出了超越同龄人的成熟与自信。在三小,像刘亚楠这样的小朋友还有很多,她们通过校园戏曲文化普及课程喜欢上了戏曲,并参加校园戏曲社团,尽情感受评剧的魅力。

戏曲进校园是振兴戏曲艺术、加强学校美育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更是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沃土。老师们以讲《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等样板戏小故事为切入点,将戏曲文化与红色教育相结合,生动再现激情燃烧的岁月,让孩子在学戏的过程中,了解革命历史,培养爱国情怀,树立文化自信。

三年来,这校累计培养了1000余名小听众和200余名会唱戏的小票友,形成了独特的戏曲特色教育品牌,打通了传统文化教育的“最后一公里”。

培养戏曲观众,让更多的孩子有机会接触、了解并喜爱戏曲,激励她们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传播者,是对戏曲艺术的一种守护。孩子们和戏曲的结缘恰是她们梦想的开始,那么在不惑之年用评剧点亮人生,让梦想照进现实的那一刻,戏曲将得以更好传承并焕发出时代活力。

微信号:yinxiangyutian
长按二维码关注
联系电话:0315-6121368
投稿邮箱:yutianwenli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