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天魁于洋│融汇与共生——关于“一带一路”主题美术创作研究与策展实践的思考-美术观察
冯天魁
2017年4月,在毛里求斯甘地学院举行的“丝路脉动:中国青年艺术展”主题学术论坛现场。
丝绸之路主题性创作的困境与机遇
两千多年前,西汉张骞出使中亚,开辟出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古丝绸之路;后来,随着古代航海业的逐步发展,中外海上贸易运输日益兴起,逐渐形成海上丝绸之路。陆海两条丝绸之路不仅成为中国与欧亚非各国之间商业贸易的通道,更架起了沟通东西方文明的桥梁,见证了中西方文化交流互鉴的非凡历程。正是在其引领与纽系之下,中国与世界的互通互动得以全方位展开,也使中国从早期“天下观”的实践中获得了世界地理视野与国际文化眼光。
作为地缘政治的新范式,“一带一路”不仅是社会经济上基于互利共赢理念的合作战略,也是以象征和平、交流与共享的方式重新缔结中国与世界关系的积极实践。而对于中国本土文化艺术的发展与传统而言,在陆海两条丝绸之路的延展过程中,“这种对外来文化的适应和吸收的结果与中国历史上儒道释互相交融所产生的变化一致,正反映了中国特色的多元文化传统的活力及目前西方多元文化主义政策的缺陷。”([加]陈忠平《走向多元文化的全球史:郑和下西洋(1405—1433)及中国与印度洋世界的关系》前言,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年版,第12页)当我们以人类文明共同体的宏观视域去审视自身的民族文化资源,探知其他地域国家的历史文明,我们应该以何种姿态、口吻与语气讲述中国故事,特别是在视觉艺术表达领域,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图像叙事手法、题材内容选择,乃至展览呈现手段,向丝路沿线国家展现中国艺术的审美趣味,真正实现有效的跨文化艺术交流,这些课题正摆在所有在全球化语境下寻求自身文化表达的中国艺术家面前。
“沙迦艺术双年展”现场 于洋摄于2017年4月阿联酋沙迦
作为世界八大艺术双年展之一,这届沙迦艺术双年展的主题是“水”、“土地”、“美食文化”。
长久以来,丝绸之路在推动东西方思想交流、文化交融,全球经济一体化、人类文明多样化方面发挥了积极的建构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中国与沿线国家经济文化联系的日益密切,古老的丝路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近些年来,在国家文化倡议导向的影响与时代精神的召唤之下,“一带一路”主题成为美术界的热点,以“丝绸之路”、“海上丝路”为主题的艺术展览与学术研讨在全国各地、海外丝路沿线国家相继举办。那么,在我们的艺术创作与展示、学术研究与推广的过程中,如何深入、全面、准确地理解“一带一路”的学术内涵?分别从哪些子课题和不同角度加以探研?该主题的艺术创作表现哪些题材?相关主题的对外艺术展览给“一带一路”国家的受众展示什么?在现实的创作研究过程中,这些问题往往难以回避。事实上,当我们今天面对“一带一路”主题性美术创作特别是绘画创作时,更需警惕落入三点误区,这也是丝路文化主题性美术创作在今天遇到的三种困境:
一是创作风格与图式的“套路化”与“模板化”现象。这也是当下中国主题性美术创作在今天的共通课题,即面对20世纪以来的历史题材、现实题材创作的经典样式,当下的艺术家逢遇到了一个艰巨的创作瓶颈,无论是油画、中国画、版画、壁画还是雕塑、公共艺术,美术创作者在面对这些历史题材或如“一带一路”题材等特定选题时,往往很难突破旧范,实现自身艺术语言的独立建构。原因也显而易见:一是很多相关母题都有过经典力作的展现,在表现手法和力度上难以跨越;二是在图式上对于“经典的瞬间”的选择,又常囿于新闻报道照片的视角,有效的图像资源相对匮乏。即便如此,我们也应看到,面对“一带一路”这样充满时代活力、范畴广阔的题材,美术创作者仍然可以通过图像资源的积累与思考,围绕相关历史、现实时事发掘诸多新鲜的艺术意象。
二是创作题材的标签化与主题内容的“扎堆”现象。面对“一带一路”主题绘画创作,创作者不应过于简单地局限于几种典型化、标签化的风情题材,一提到陆上丝路主题就只画大漠驼队,一提到海上丝路主题就只画渔港泊舟。除了最直接地反映丝绸之路的交通场景,还有很多历史事件、人文故实、风土人情、日常细节等题材内容,都极具适合视觉表现的画面感。创作者对于“一带一路”主题的理解,也应更为全面、立体和深入,在这一角度上,文化管理部门的选题导向、相关的跨学科研究成果,及艺术家实地调研“深扎”等环节,都将会对创作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实地写生、考察体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活创作者的真实感触与艺术想象,有助于更多佳作力作的产生。
迪拜博物馆陈列的一个刻有中式纹样的木雕箱,记载着丝绸之路上中国与中东地区经济文化往来的痕迹。于洋摄于2017年4月阿联酋迪拜。
三是作品艺术风格混融、迁就乃至无所适从的现象。面对异质文化间的交流与接受,特别是走出国门的艺术展示,我们常会想当然地选择迁就对方受众,在艺术观念与表现样式上有意融合甚至直接“迎合”,而这样做的结果往往得不到理想的收效。道理很简单,正如我们到异地旅游,不会在那里寻找自己的“家乡菜”(或常常是混合了多种地域口味的融合杂烩),而是乐于品尝不同于家乡口味的、地道纯正的当地美食一样,文化艺术的交流与接收也具有这种互补求异的规律。因此,艺术风格的坚持、纯化与适度包容,更有利于我们向丝路沿线国家、向世界更好地展现中国艺术的精华部分,同时吸收当地受众的文化反馈。当然,这牵涉到我们对自身文化艺术的理解深度与自信程度,也对于展览展示周边的导赏解读等环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种更高的要求,源自文化交流的现实需要,更体现为对于艺术本体价值的召唤。即我们出于异域文化交流目的的美术创作与展示,如何超越既往相对表象化、浅层次的“中国风”层面,超越“文化春卷”、“艺术拼盘”的“唐人街文化”层面,而真正实现艺术本体层面的对接与延展。同时,我们也不应忽视丝绸之路的双向交流属性,“丝绸之路是一条活的道路,只要丝路是活跃的,沿线的国家和城镇也随之活跃;丝绸之路随着不同时代的政治、宗教等的变迁而有所变化,不同城镇因此而起到了特定时代的历史作用。”(荣新江《丝绸之路与东西方文化交流》,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3页)在共同知识谱系之下,除了表现我们自身的风土文化、审美趣味,以中国人之眼观看、体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风土人情,也是“中国视角”与价值观在另一侧面的真实显现。
2017年4月,“丝路脉动:中国青年艺术展”在毛里求斯中国文化中心展出现场。
海上丝路文化之行及主题策展实践的启示
回顾近年来笔者亲历的学术研究、实地考察与策展实践工作,相当一部分都与“一带一路”文化主题直接相关。如2016年由笔者策划、北京团市委主办的首届北京青年美术双年展,即以“丝路脉动”作为学术主题,同年笔者随北京青年艺术家代表团赴福建泉州等地考察海上丝绸之路遗迹,探访感知“海丝”文化对于当地发展的巨大影响;2017年4月,由笔者任策展人的“丝路脉动”主题海外巡展在毛里求斯中国文化中心举行,主题学术论坛在毛里求斯甘地学院举办,在同期进行的以“寻郑和足迹、觅海上丝路”为主题的学术考察中,历经毛里求斯、阿联酋迪拜与沙迦等地的丝路之旅,笔者真切感知到了海上丝路文化对于中国本土文化艺术对外宣传展示的巨大价值,中国艺术向海外延伸视野、输出文化价值观的现实意义,及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迫切需要。
来到海上丝绸之路的最远端毛里求斯,带着传播中国文化艺术的使命,历史的怀想把我们不断拉回那些曾经发生在当地现场的景象。六百年前,郑和奉明成祖朱棣之命,率领船队七下西洋,拉开了人类“大航海”时代的序幕。在1417至1433年间的后三次远航中,这支后来被李约瑟称为“世界上第一个远洋舰队”的庞大船队历经整个非洲东海岸,最南远至马达加斯加海峡。据史料文献记载,当他们返航时,就在毛里求斯、马达加斯加等地补充给养,而一些因远航导致伤病或身体虚弱的将士、水手会被劝留下来养病,待舟师下次停驻时再归队航行。由此,这个郑和船队航线最南端的港湾,便成为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明对话的南方门户。
以“丝路脉动”为学术主题,北京团市委、毛里求斯中国文化中心主办,北京青少年艺术服务中心、北京青年艺术发展促进会承办的中国当代青年艺术作品国际巡展,即在这样的历史语境与时代精神的感召下应运而生。一方面,此次展览源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引领,旨在以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的艺术精品讲好中国故事,充分发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深厚文化底蕴,促进艺术交流;另一方面,此行重走郑和下西洋与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艺术之旅,既浸透着对于遥远历史时空的想象与感怀,又凝结着当下中国青年对于世界、对于远方的切身体验与认知。这次展览所汇集展呈的来自中国青年艺术家的五十余件中国画、油画、雕塑作品,从不同层面呈现出丝绸之路的文化脉络、都市景观的多元视角、乡土人文的贴近观照,与青年艺术家对于都市生活和自我心性的寻觅表达,集中显现了当下中国青年美术家的关注焦点与所思所感。与此同时,在主题学术论坛上更与当地青年艺术家、艺术机构与评论家进行了深入的互动交流,以穿越时空的距离、融弥文化的差异、联通艺术的共性。
叶浅予 天山之舞 纸本设色 46×34厘米 1977
在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进程中,艺术领域的交融、沟通与渗透,使这条东西文化之路充满着愈加丰富的意涵与魅力。2016年11月,以“丝路脉动”作为学术主题的首届北京青年美术双年展即是在这一社会文化背景下酝酿与展开的。这次双年展明确地体现出跨越与融创的特点,即展出作品门类的跨媒介性、参展作者来源的跨地域性,与东西方艺术思想的跨文化性。其中呈现出的地域与中心、东方与西方、历史与当下等诸多立体而丰富的命题,更有待学理层面的深入思考、梳理与探究。为此,笔者将展览分为“丝路”、“城记”、“乡愁”、“独语”四个篇章,分别从丝绸之路的文化脉络、都市景观的多元视角、乡土人文的贴近观照、自我心性的寻觅呈现,来归纳与概括当下青年美术家的关注焦点与所思所感。展览筹备推进过程中,主办方还遴选组织在京青年美术家赴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泉州与西安,各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考察写生活动,亲临丝路起点的现场,使其对于历史的想象得以验证与践行,这在很大程度上有效提升了创作的艺术质量,使每一件作品背后的故事更为丰盈、充满真切感受。
陆海两条丝路的形成本是由于中国面对世界的地理发现,突破了地域限制而建立的对于其他文明的认知,而最终形成的更为开阔的世界观与相对平等的交流方式。这是一个中国与世界不断互相发现、沟通与认知的过程。丝绸之路源自古老悠远的历史,跨越了广袤的地域与海洋,却凝聚了相距遥远、来自不同国度的艺术家共时与在地的思考。由此,中国本土艺术得以在新的时代语境下自我审视,穿越民族与文明的差异,而指向深邃而辽阔的未来。
于洋 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中心副主任
(本文原载《美术观察》2018年第4期)
本文内容版权归本刊所有,请勿转载,侵权必究。
《美术观察》杂志
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
国家级艺术类核心期刊
如需转载合作请联系微信号QQ号:526891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