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天魁书香氛围出才俊:来自教师家庭的家教秘诀,值得家长们借鉴-新解第三课堂

冯天魁
欢迎点击上方蓝字免费订阅!!
近日,一张高考图片在微信朋友圈刷屏了,老师们纷纷点赞,究竟发生了什么?
且看这张图——

看了这张图片,你是否有想当老师的冲动?
今年,山东省高考前十名学生的父母有许多竟然是教师身份。教师家庭出学霸并不是今年高考独有的现象。据媒体报道,去年山东省理科第一名的母亲是中学政治老师,文科榜眼的父母是英语老师。
为何高分学生甚至状元非常青睐教师家庭?教师家庭有怎样的特质?对于现在孩子尚小的中小学生家长和老师,又有什么启示?普通家庭该向教师家庭学习什么?
先来看一组数据:

一份针对全国21个省、直辖市的29名省级高考状元调查报告显示,来自教师家庭的状元最多,其中母亲职业占比教师最高。
是什么原因成就了这些教师家庭子女?查阅无数资料和调查后,得出以下几点答案。1
教师更重视家校合作,对孩子进行正面教育
“家校合作”是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与家长之间相互合作,及时沟通孩子的教育情况有助于他们的发展。
从事教师行业的教师深谙与孩子的老师沟通孩子的学业情况的重要性,及其对孩子发展的意义,即在子女教育方面形成家长与教师之间双向互动的循环圈。
而作为教师,教师的职业习惯使其清楚地知道“家校合作”的目的和真正内涵,即在与孩子的老师沟通孩子的教育情况后,家长也应该适时地进行持续教育,而不是单向度地寻求老师的帮助。
就像作为教师,他们在向家长反映学生的学业表现后,同样寄希望于家长在家庭内的努力。
一位高中教师吐露了自己的心声:
一般我跟孩子老师的关系都比较好,本身我也是老师,很知道作为老师的心理。其实老师是这样的,你重视他,他也会重视你;你经常跟他联系,有什么事他也会主动跟你联系。
跟老师沟通一种方式是打电话,还有就是到学校去找,问小孩子在学校的一些表现。我孩子从初中到高中,我跟他班主任老师的沟通还是非常好的。我觉得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对孩子都是有益的,老师也希望家长能跟老师沟通。”2
老师更注重观察孩子的行为表现
有教师讲了自己的亲身经历:
我儿子高中时特别贪玩,他对篮球非常感兴趣,喜欢看NBA,喜欢姚明。那时,家里的电视没有体育频道,他就到外面看。他当时骗我说在路上跑的时间太多,要争取时间学习,不在家吃晚饭。但是每天下晚自习回来,他都说妈妈我好饿。
有一个晚上,我特意跑到学校去,一看他正在打球。我就一直坐在旁边看,看他打到什么时候,结果一打就到上晚自习铃响,那肯定是没时间吃饭了。我就一直跟着他,看他走到教室,我一直也没让他发现。后来我就回家了。结果晚上他回来的时候说好饿,让我弄饭给他吃。
我就质问他,很严肃的样子对他说,你怎么会这么饿呢?你晚上吃了饭吗?他说没有,他可能知道我看到他了。我说你怎么不吃饭呢?他说他在打球,下午下了课,就去打球。我说难怪成绩下降了,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教师的职业敏感,让他们可能比一些家长更会仔细观察孩子的行为,从中发现问题并对孩子进行适时的教育。
3
浓郁的家庭阅读氛围
2014年内蒙古包头市文科状元讲述道:
母亲很注重培养我的阅读兴趣,在幼儿园时就经常买一些儿童绘本读给我听。上小学前,父亲就喜欢带着我去图书馆,从早上9点一直呆到下午2点。
刚上小学,父亲又开始买名著让我读,那时虽然字认不全,但也可以很快读下来,并且复述出书中的内容。在大量的阅读中,我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意志都被培养了起来。
教师往往是最重视阅读的一个群体,因为其职业发展要求他们必须关注阅读。在一个有着阅读氛围的家庭里,孩子很容易受到熏陶和影响,从小养成爱读书的习惯,这样读书学习变成了一件快乐的事情。
同时,涉猎广泛的孩子一般会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这对他们接受理解知识并进行深入的探究都是很有帮助的。4
父母良好的言传身教
2012年江苏高考理科状元的母亲讲述道:
在孩子小学三年级前,为了培养女儿看书的习惯,整整三年几乎没怎么看过电视。自己言传身教,女儿也就跟着不看电视,有时间就看书,慢慢就养成了看书的习惯。
我们一家最好的减压方式就是一起看电影,每次女儿重大考试结束后,我们全家都会一起去看电影。我跟她说:如果你是名牌,你穿什么都是名牌,如果你不是名牌,你穿什么名牌,那都不算名牌。
教师相对懂得如何与孩子相处,如何把控孩子的心理变化。他们更懂得教育心理学,会通过心理暗示和引导、激励的方法,让孩子快乐学习。老师会培养小孩良好的学习习惯,高效率,这对于孩子取得好成绩有很多好处。
同时,因为教师更懂得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因此在做人做事和价值观等方面都会从自身做起,为孩子做好榜样和示范。5
从小开发潜能,分数并不是第一位
在教师家庭中,父母都很尊重孩子,教导以鼓励为主,基本不给孩子施加压力,不太赞成课外补课。许多出自教师家庭的状元们每天用在学习上的时间并不多,他们往往有很多时间用在课外的兴趣上。
因为作为教师的家长更明白,相比于只是一味的要求孩子学习读书,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其实更为重要。很多教师家庭的孩子更懂得如何发展自我,这与他们从小便对自己的特点有着深入的认知是分不开的。
由于老师长期与考试接触,更懂得应试的特点,也就更容易看清:分数对孩子并不意味着全部。作为教师的家长反而可以站在应试之外更加理性地教育自己的孩子,看重的是孩子的全面发展。而当家长不把成绩放在孩子教育的第一位时,孩子也就更容易发挥出自己的能力和优势。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教育好自己的子女也是教师的职责。教师身处教学生与教子女两个不同的教育场域内,却践行着相同的教育使命,有着更多的教育思考,更丰富的教育经验。
【写在后面】
基于以上5个原因,教师更容易教育好自己的子女,教师的孩子自然更容易成为精英。当然,培养出成绩优秀、全面发展的孩子,并不是教师家庭的专利。
本质上来讲,因为教师更加了解教育规律,所以对孩子才更能因材施教;而孩子也正是认同了家长的教育,才会在心理上真正认同学习。
今天,我们分析这些原因的目的在于对比、借鉴和改进,希望更多的普通家庭向这些成功的教师家庭学习。其实这些并不难做到,只要我们足够相信、长期坚持,就一定会成功!
▲文章整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获取更多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