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天魁五一小长假,你们晒抖音,我们躲清静-熙书房

冯天魁这个五一小长假,重庆火了。
朋友圈里全是这样的画风。

重庆,一座来了就走不动的城市
就算走得动,看完美景,也真的是要做好一路走回去的准备:

看着下面这幅红红火火的重庆地图,您有何感想?

反正,小编是恨不得闭门不出了。
毕竟,一个土著的重庆人,就不要在这样的历史时刻去凑热闹了。
所以,接下来,小编要转画风了!
五一小长假,小编没有去挤洪崖洞,也没有去挤千厮门大桥,而是……
在一片大堵小堵的哀嚎中……上山了!
跟着熙书房的国学导师团来到南山,哇塞真是豁然开朗!
原来这里别有洞天呐!
清静!
不堵车!
风景好!
有图有真相!



画风是不是转得有点快?
且听小编细细道来~~~(搬个小板凳)
4月29-30日,一场小而美的传统文化研学活动在南山的涂山寺内举行。
活动召集令发出后,我们收到了从8岁到48岁的咨询报名
由于本次活动主要针对10-18岁少年,因此其他年龄段的传统文化爱好者主要负责围观和拍照

同学们穿上汉元素服装,听房子老师讲汉服文化,听熙熙老师说茶,看着眼前郁郁葱葱的风景,听白居易与涂山寺的故事……
在此,小编把本次研学活动涉及的传统文化内容整理出来,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阅读~~~
干货如下:
着我汉家衣裳,兴我礼仪之邦
一、关于刚刚过去的“中国华服日”——上巳节:
1、时间:共青团中央将农历三月初三定为“中国华服日”,事实上,农历三月初三本是上巳节,是纪念黄帝的节日。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中原地区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轩辕即黄帝)。
2、形式:在先秦时,这个日子已成为大规模的民俗节日,主要活动是人们结伴去水边沐浴,称为“祓禊”,此后又增加了祭祀宴饮、曲水流觞等内容。魏晋以后,该节日改为三月初三,故又称重三或三月三,杜甫《丽人行》诗中“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就是对唐代长安曲江风景区内节日盛景的描绘。

3、起源故事:
版本一:汉代学者应劭对上巳节的起源和意义作过阐述,大意是:这种活动远在殷周时就已经形成,政府还专门设置女巫之职进行主持。因为此时正当季节交换,阴气尚未退尽而阳气“蠢蠢摇动”,人容易患病,所以应到水边洗涤一番。所谓“禊”,即“洁”,故“祓禊”就是通过自洁而消弥致病因素的仪式。为什么要选在巳日呢?应劭解释说,“巳者,祉也”,既除掉致病因素,又祈求福祉降临(《风俗通义·祀典·禊》)。

版本二:上巳节起源于兰汤辟邪的巫术活动,在这项活动中,兰草被用作灵物。兰草有香气袭人的特点,古人在举行重大祭神仪式前,须先期进行斋戒,其中包括采用当时最好的沐浴方式——兰汤沐浴,这在楚辞中有生动的描写。祭神必斋戒,斋戒必沐浴,沐浴用兰汤,于是兰汤、兰草便与神灵有了联系。当兰汤沐浴成为一种辟邪法术时,这种沐浴活动就必须由专职的女巫进行组织和领导。三月上巳到河边洗除邪秽的“祓禊”风俗,从起源上看正与兰汤辟邪术密切相关。

4、发展及衰微:春秋时期上巳节已经流行。《论语》:“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就是写的当时的情形。宋代以后,理学盛行,礼教渐趋森严,上巳节风俗在中国文化中渐渐衰微。(统治阶级觉得扫墓后寻欢作乐天理难容,到宋代,上巳和花朝、寒食等节统统被清明收编。)
二、关于汉服文化:
1、什么是汉服?
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是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装和配饰体系,承载了汉族的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
汉服的主要特点是交领、右衽、束腰,用绳带系结,也兼用带钩等,给人洒脱飘逸的印象。这些特点都明显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服饰。所谓“交领”,就是穿起来之后,衣服左右前襟重叠,衣服两边相交成领。所谓“右衽”,就是上衣前襟右边短,左边长,穿起来后,前襟向右掩。
2、汉服有哪些形制(款式)?
深衣:

深衣是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服装,从春秋战国一直沿革到明代。深衣把上衣下裳连在一起,分开剪裁但是上下缝合,因为“被体深邃”,因而得名。其特点是使身体深藏不露,雍容典雅。
褙子:

褙子,又名绰子,绣?,隋唐时期开始流行。其样式以直领对襟为主,腋下开胯,腰间用勒帛系束,下长过膝。宋代受程朱理学的影响,人们的审美观追求质朴,宋代男子的褙子常衬于公服内,很少外穿。女子的褙子则外穿,并成为典型的常服款式。
以上两种样式男女皆可穿着。男性特有的服饰种类还有大氅、道袍、曳撒和圆领袍等等。与男装相比,女性华服更加鲜艳夺目,种类丰富多样,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服制。
襦裙:
襦裙是古代汉民族女性着装中最日常的款式之一。上衣叫做“襦”,长度较短,下身则叫“裙”,是典型的“上衣下裳”衣制。襦裙出现在战国时期,兴起于魏晋南北朝,直至明代都是最为流行的女性服饰之一,是前后二千多年的“流行爆款”。
袄裙:

袄裙,是对中国古代女子上身穿袄,下身穿裙的统称。裙袄着装,从唐代开始就有衣物疏记录,盛于明代。袄从唐代开始大量出现在衣物疏内,替代襦成为日常的冬季御寒衣物。
半臂:

半臂是唐代前期女装中极为常见的流行衣着。这是一种短袖的对襟上衣,没有纽袢,只在胸前用缀在衣襟上的带子系住。半臂的衣领宽大,胸部几乎都可以袒露出来。唐代妇女们穿用半臂时,一般里面都是穿交领襦裙的,而把它罩在衫、裙的外面,有些像今日的短风衣一样。
曲裾:

曲裾实际是深衣的一种。深衣根据衣裾是否绕襟而分为直裾与曲裾。属曲裾的深衣则后片衣襟加长,加长后的衣襟形成三角形,经过背后再绕至身前,然后在腰部用大带约束,可遮住三角衽片的末梢。这可能就是古籍资料提到的“续衽钩边”。“衽”是衣襟。“续衽”就是将衣襟接长。“钩边”应该是形容绕襟的样式。
大氅:

大氅是汉族的传统服装之一,又称氅衣,属于男装罩衣的一种,特点是对襟大袖,整体宽大且有系带,只做常服穿着。
3、汉服的基本礼仪:
站立
经立:正身、平视,两手相合(男士左手压右手,女士右手压左手),掩在袖子里,放在丹田和胸口之间,离胸口有一定的距离。
肃立:在经立的基础上,腰身微微弓曲,低头示敬。
坐行
正坐(跽坐,雅坐):膝盖并紧,臀部坐在脚跟上,脚背贴地,双手放在膝盖上,目视前方,腰身挺直。
端坐(胡坐):保持腰身端正,两腿不得叉开,双手放在膝盖上。双手可以握拳,冲前方;也可收拢抱在腹部,臀部坐凳子三分之一的面积。
行礼
颔首:正身经立,头微低身体微微弯曲约15度致意。只用于长辈答谢晚辈行礼,以及祭祀礼仪中,手中有物品不便行礼的执事司仪等人员回礼之用。
拱手:并步站立,左手四指并拢伸直成掌,拇指屈拢;右手成拳,左掌心掩贴右拳面,左指尖与下颏平齐。右拳眼斜对胸窝,置于胸前屈臂成圆,肘尖略下垂,拳掌与胸相距20--30厘米。用于日常生活中的行礼。
4、汉服的历史流变:
(1)黄帝开启“上衣下裳”形制
中国历史上首次出现有文字记载的具有国服意义的衣饰是在黄帝时期,黄帝也是中国长达四千多年古代社会服装形制的创造者。据《尚书大传·略说》记载:“黄帝始……垂衣裳。”
在黄帝时代以前,人类的衣物十分简单,衣服没有袖子,不分男女老少,都是披着兽皮制作的如同斗篷一样的贯头衣,腰间束一根草绳。人们衣衫褴褛,远远看去,像一群没有开化的野兽。黄帝于是教人把裹身的衣物分成两部分、由上下分开的衣和裳组成。上身的“衣”,是缝制袖子、前开式的衣装,下身的“裳”,前后各有一片起遮障作用的东西,看上去类似现在的裙子,所以下裳也叫裙裳。裳强调了衣饰的遮羞功能。
上衣下裳的衣饰形制,是中国上古时期服装形制的发端。古代学者认为这是以衣服的有无,作为区别夷夏即野蛮与文明的重要标准,所谓“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故称华。”(《左传·定公十年》)
黄帝还是冠冕的发明者,《尚书大传·略说》说:“黄帝始制冠冕。”冠冕也是社会地位的象征。
(2)夏商周建立社会阶级服饰制度
黄帝时期,完整形制的衣饰要件已经全部具备,随后夏商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建立了一套完整、森严的社会阶级服饰制度。按照规定,天子着冕服,主要由冠、衣、裳、蔽膝、大带、舄(礼鞋)等要件组成。冕服的主体是玄(黑色)衣、(黄赤色)裳、冕冠,衣裳上面绘绣有章纹,冕冠上则有旒。
天子在举行各种祭祀时,要根据典礼的轻重,分别穿六种不同风格的冕服,总称六冕,天子在最隆重的典礼上,穿十二章纹冕服,戴十二旒冕冠,冕服上的章纹数与冕冠上的旒数是相对应的。下身前有蔽膝,天子的蔽膝为朱色,诸侯为黄朱色。
(3)秦朝的改动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秦朝,他在衣裳形制上并没有做出重大改动,但是推翻了周朝对于朱色、明黄这两种颜色的推崇,因为秦始皇根据五行相生相克之说,认为周代以火德立国,颜色尚红;秦能灭周,应是以水德立国,取水能克火之义。水色为黑,故天子服饰尚黑。甚至有研究显示该举直接影响了当时的高丽国王的服饰,高丽也崇尚黑色。
(4)隋唐形制
隋朝兴起了“肩挑日月,背负星辰”,此后成为历代帝王冕服的既定款式,对后世影响深远。同时,规定天子、百官的官服用颜色来区分等级,用花纹表示官阶。隋代朝服尚赤,戎服尚黄,常服杂色。
唐朝的贡献则是形成了天子服饰为明黄、太子淡黄,其他人使用黄色就是谋反的明确制度,并一直延续到封建帝制结束。
三、关于茶文化:

关于茶的礼仪非常多,本次主要了解三项比较有意思的:
1、茶与婚俗:
古代男方向女方下聘,以茶为礼,称为“茶礼”,又叫“吃茶”。明人许次纾《茶疏》说:“茶不移本,植必子生。古人结婚,必以茶为礼,取其不移植之意也。今人犹名其礼为下茶,亦曰吃茶。”因茶树移植则不生,种树必下籽,所以在古代婚俗中,茶便成为坚贞不移和婚后多子的象征,婚娶聘物必定有茶。
茶叶与婚礼结缘,始于唐朝。当年,文成公主入藏时,嫁妆中便有茶叶。之后,茶叶便与金银首饰一块成为出嫁时的必需品,并逐渐成为婚俗礼仪的一部分。
到了宋代,由于茶树“植而罕茂”(古代种植技术较差,凡是移植的茶树都长不好),使茶被赋予了程朱理学从一而终的寓意。茶由女子的嫁妆礼品转变为男子求婚不可缺少的聘礼。
在明清时,形成了成熟而盛行的茶礼风俗。明朝郎瑛的《七修类稿》记载,“种茶下子,不可移植,移植则不复生也,故女子受聘,谓之吃茶。又聘以茶为礼者,见其从一之义。”清《红楼梦》第二十五回中,王熙凤打趣林黛玉:“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做媳妇儿?”
2、“凤凰三点头”:
高提水壶,让水直泻而下,接着利用手腕的力量,上下提拉注水,反复三次,让茶叶在水中翻动。这一冲泡手法,雅称凤凰三点头。凤凰三点头不仅为了泡茶本身的需要,为了显示冲泡者的姿态优美,更是中国传统礼仪的体现。三点头像是对客人鞠躬行礼,是对客人表示敬意,同时也表达了对茶的敬意。
3、“倒茶叩指头”:
别人斟酒倒茶时,懂礼的人会用食指和中指在桌子上轻轻敲击三下,以示谢意。
关于这个礼数还有个传说,据说乾隆皇帝当年下江南微服私访来到绍兴。一天,乾隆皇帝打扮成乡绅模样,来到一间茶馆喝茶,站在一边的和珅却很为难。按照规矩,皇帝喝茶,和珅只能站着陪侍,如果皇上赐同桌喝茶,和珅也要跪下磕头谢恩。可现在是微服私访,不能暴露皇上行踪。

乾隆皇帝看着和珅着急,不忍为难他,就让他坐下一起喝茶,皇上开了金口,和珅却更加为难了。不喝是抗旨,喝了又要先磕头谢恩。情急之下和珅连忙伸出两个手指头,屈起右手食指和中指,做成屈膝的姿势,在茶杯边的八仙桌面上,冲着乾隆皇帝的方向用手指叩叩桌子“笃笃笃”连敲了几下,以“叩手”来代替“叩首”表示已磕头谢恩,然后才捧起杯子喝茶。
乾隆看到了和珅的动作,知道了他这是磕头谢恩的意思。茶馆的伙计看了却大为不解,问和珅:“客官,这是什么意思?”和珅随口而出:“这是叩手茶礼。”从此以后,这种倒茶叩指头表示对他人敬茶的谢意动作,逐渐在茶馆流行开来,后来成了人们喝茶的礼仪。
四、关于涂山寺:
1、涂山寺坐落在重庆市南岸区涂山之上,是现存最古老的寺院,因寺内古代供有真武祖师,因此又称为真武寺。
史载大禹治水在涂山娶涂山氏为妻,古人为纪念夏禹治水的功绩,在山上建“禹王祠”,其后建禹王庙、真武寺。明万历九年(1581年),与老君洞对换才开始成为佛教寺庙,明清时期,寺庙有所扩大,真武寺因与禹王祠旧址合并,故人们称为“涂山寺”。
2、白居易与涂山寺
公元818年,对于大诗人白居易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他因向皇上直言进谏,从左拾遗位上被贬为忠州(今重庆忠县)刺史。白居易时年46岁,接到公文后,他打点起行装,从长安起程,经剑阁入川,辗转来到渝州。白居易在渝州没有亲朋好友,拿着朝廷的公文,加上赫赫的诗名,本可以去渝州府请求接待,但他没有这样做,作为被贬之人,何必给人增添麻烦呢?权作渝州的匆匆过客吧!
白居易下榻在南岸下浩旅馆,夕阳西下时,他推开窗棂,只见窗外一带大山苍苍莽莽,山中隐隐露出庙宇的飞檐。白居易问店小二:“请问此是何山、何庙?”店小二回答:“此山叫涂山,庙即涂山寺。”白居易心想:我自幼熟读经史,均言涂山是大禹娶涂山氏之所,没想到却在这里,心中顿生游览涂山寺的想法。
第二天,白居易吃过早饭,准备进山了。店小二见他没找向导,就借给他一匹识途的老马,那匹老马慢悠悠地驮着他往涂山寺走去。
涂山寺的香火十分兴旺,但由于时近黄昏,寺前依然门可罗雀。白居易对佛一向虔诚,老远就下了马,牵着僵绳徒步行进。见有香客到来,老和尚迎上前,双手合十,道了一声“阿弥陀佛”,问道:“施主黄昏到此,有何贵干?”白居易也双手合十,道了一声“阿弥陀佛”,回答:“请问师傅,天色已晚,能在此留住一宿吗?”老和尚听出来者不是本地口音,又见他风度翩翩,气度非凡,随口问道:“施主从北方来吧?”白居易点头回答:“在下白居易,从长安来,到忠州去,路过渝州,特来贵寺拜谒。”老和尚一听,连忙丢下扫帚,俯身便拜:“原来是香山居士,久仰久仰!请进请进!”老和尚颇爱白诗,如今大诗人近在咫尺,欣喜若狂。他打扫出一间上房,请白居易休息,又从香积厨叫来饭菜,请白居易享用。随后,他手捧《白氏长庆集》,亦步亦趋地挪到白居易面前,向白居易讨教。白居易游览涂山后心情很好,当夜倒也十分健谈,老和尚听得津津有味。
次日,白居易本来想趁早下山,老和尚因为想听白居易谈诗,便继续挽留他。白居易拗不过,只得在寺里一连住了好几天……
第四天清晨,白居易想到自己忠州的行程,无论如何坚持要走了。老和尚见留不住,在大雄宝殿摆下文房四宝,恳请白居易留下墨迹。白居易心想:自己一来在寺里打扰老和尚多日,二来游览涂山心有所感,便拈笔蘸墨,写下一首《独游涂山寺》:“野径行无伴,僧房宿有期。涂山来去熟,唯是马蹄知。”——这首《独游涂山寺》现已收入《全唐诗》。
一口气整理完这么多,小编也要去喝口茶,躲个清静啦~
我们后续还会组织有意思的活动,欢迎大家来参加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