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天魁书史研究:根系大同的书法世家河东卫氏-平城书画研究

冯天魁根系大同的书法世家——河东卫氏


论及大同历史上的书法名家,很多人往往只会追索到北魏建都平城时的人家自称为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这几家。崔、范等家族书法家也可以称为是大同书法家,《大同历史文化名人录》有载,但《中国书法史》仍然沿用其郡望称呼他们。倒是响誉书坛的书法豪门——“河东卫氏”,史载,其根在大同。卫氏一门,书学继往开来,高标亮帜,名垂青史,也堪称我们大同人的骄傲。
东汉明帝时(公元58-78年),代郡(今大同阳高县境)的卫暠以儒学显名天下,汉明帝征召洛阳准备任用。可当卫暠一家人行至河东安邑(山西夏县)时,年老体衰的卫暠突然一病不起,卒于半路。后经朝廷特批,本来是大同人的卫暠就埋葬在了河东安邑,他的随从家人也就一并定居在了河东。卫暠也就成了《河东安邑卫氏谱》的“一世祖”。结合后世卫门书家支系可以推测,卫暠从大同赴洛阳时,至少带着两个儿子,以及若干孙子等家人。
卫氏居于河东夏县后,一直以儒学传家,但卫暠的儿孙声名不显。不过到了东汉末年,卫暠的重孙(四世孙)卫觊被一代奸雄曹操任用,卫氏门第开始逐渐兴盛。

卫觊(?——229)字伯儒,年轻时即以才学称世,文章显名。曹操做魏王时,卫觊就和另一魏晋名士王粲一起制定典章制度。魏代汉室,卫觊以汉朝侍郎的身份,起草了禅让的文浩。在曹魏文帝、明帝两朝,卫觊先后受封为亭侯、乡侯,主要执掌朝廷的礼制和文史图籍。对于书法,卫觊“好古文、鸟篆、草隶,无所不善”。他的六国古文书法,师法邯郸淳,居然与西晋时发掘的汲冢竹简上的古文几乎一致。卫觊的篆书,与另一书法名家韦诞齐名。他的草书,南朝羊欣评价“草体微瘦,而笔迹精熟”。而他写的《受禅表》,则是用“金针(篆)八分(隶)书也”。他在当时的名望,加之煊赫的政治地位,远远高于以正书、行书见长的钟繇。卫觊书法,现已点墨全无。但目前出土于大同周边的北魏时期的碑刻篆引,仍具有明显的鸟篆痕迹,应该说,这是卫觊最擅长的鸟篆的余绪。
光大卫氏门风的是卫觊的长子卫瓘。卫瓘(公元220-291),字伯玉。卫瓘20岁就步入仕途,“明识清允”,方正果敢。尤其是在钟繇的二儿子钟会和邓艾打下蜀国后,异志争功,身为监军的卫瓘果断设计,一举收杀钟邓,平息了祸乱。到西晋武帝时,卫瓘官至司空,大权在手,总揽朝政。可叹的是,因为他得罪了皇后贾南风,于公元291年被皇后指使的楚王玮枉杀其一门九口,其中还包括卫恒等。卫瓘和张芝姐之孙索靖是西晋初最著名的书法家。他们都学习张芝书法,人言“瓘得伯英筋,靖得伯英肉”。卫瓘的书法,“采张芝之法,取父书参之,更为草稿”。他的书法最大成就在于,通过“纵引”,出现了突破章草的新体草书所具有的“放手流便”的笔势。而其后世王羲之的草书的最大特点也是“纵引”。由此可知,王羲之的草书书法,正是把卫瓘的“草稿”发扬光大的。今天我们唯一可以见到卫瓘的书法作品是《州民帖》。

卫瓘有六个儿子,都在西晋朝廷具有显赫的地位。次子卫恒,四子卫宣,五子卫庭都有在中国书法史上留有书名。而卫恒名气最大。卫恒草书,能章草、草稿二体,卫恒有草书《一日帖》(疑)传世;他的隶书,唐韦续《墨籔》称“迹同飞白”,是祖述汉末蔡邕创制的飞白书而有所变通,还有人称其为“云书”,“笔动若飞,字张如云”。不仅如此,卫恒还著有《四体书势》一书,是西晋时期最重要的书学著作。
卫瓘、卫恒等被枉杀后,卫瓘之女勇敢地上书皇帝伸冤,终得昭雪。随后卫瓘被追封为兰陵郡公,由卫恒之子卫操(字仲宝)袭爵,后又改封江夏郡公,食邑八千五百户。

卫恒的儿子卫操、卫玠也颇具书名,唐朝张怀瓘《书断》中专门论及。所以人称卫氏“四世家风不坠”。遗憾的是,因当时北方社会大乱,卫玠带家小避居南方,积劳成疾,26岁就病逝于途中。而卫操作为朝廷忠杰,保护皇帝,也年纪不大就被杀于乱军之中。因此,他们兄弟的书法就逊于乃父乃祖。
河东卫氏还有卫列一支,居永嘉,其子卫韶,任广平令;孙卫展,光熙初除鹰扬将军、江州刺史。《晋书·卫瓘传》称卫展系卫恒族弟。卫展的妹妹卫铄(公元272-349),字茂猗,嫁于江南豪族也是书法大家族的李家,她以正书名世,她就是王羲之的启蒙老师——卫夫人。卫夫人有正书《和南帖》(疑)流传于今。
陈寿在《三国志》中说,“初,(胡)昭善史书,与钟繇、邯郸淳、卫觊、韦诞并有书名。”但他记叙最详尽的则是卫觊书法。对胡昭等人的书法语焉不详,甚至只提了一提而已。钟繇家在二儿子钟会被杀后,后继乏人,失去了门第优势。韦诞因悬空榜书受到惊吓,“告诫子孙,绝此楷法,著之家令”,于是韦家就少于书名了。到西晋时,卫瓘、卫恒地位煊赫,书名正炙,卫氏书法已经跃居各家之首,成为西晋书坛第一门户。

卫氏家族转衰,是在公元291年卫瓘、卫恒等被杀之后。而真正的凋谢,则是在卫玠病逝的公元312年。如果将卫夫人算起,就延伸到东晋永和五年(349年)。这样,卫氏书学的历史,自卫觊起就辉煌了一百五十年,远远超过了钟家的五十年,比曹魏、西晋时期的任何一个家族书法都要悠久绵长。堪与他们相比的,只有一百多年后的琅琊王氏、即王羲之王献之家族了。
卫氏书法,虽然有卫瓘的新体草书“草稿”,但历史评价是“以古法见长”。他们的书法,在南方,由王羲之的叔父王廙(YI)和卫夫人传之于东晋,对南方流美遒和书法具有开创之功。在北方,卫氏书法成为了另一后起豪门清河崔氏的“当家”书法。对平城魏碑书法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所以清朝乾嘉之际的书坛领袖阮元在《南北书派论》和《北碑南帖论》中指出,“北派擅长隶楷,宜于碑刻;南派擅长行草,宜于启牍。若追根溯源,则两派皆处于钟繇、卫瓘。”清末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一书中,还专列“传卫”一章,认为“卫家为书学大家,直谓已统合南北亦可也!”由此可见卫氏书学在中国书法史中的显赫地位。
历史上为什么后来多提“钟(钟繇)张(张芝)”,而卫氏书法相对受到冷落了呢?我以为,这也许与卫氏家族九人被杀,及其后学专治卫氏书法的清河崔家被诛九族,不无心理规避上的原因。这,也许是卫氏书法的另一种宿命吧。
但历史,终归有一种公允的评价。
本文作于2008年,发于2016年8月29日《中国社会科学报》艺术学版

作者简历
曾强,字守静,号山汉。山西省作协会员,《小品文选刊》副主编(聘),《千高原》签约作家。在《山东文学》、《创作与评论》、《黄河》、《青海湖》、《山西文学》《奔流》、《都市》、《岁月》《五台山》等发表小说、散文等80多万字,著有散文集《靠得幸福更近些》。
喜书画篆刻。为中国佛教艺术家协会学术理事,《山西日报》书画专刊特约评论员,《小品文选刊》“品艺”栏目特约评论员。先后为冯骥才、贾平凹、邓福星、刘步蟾、殷宪、裴伦、徐翎超、张根虎、王祥夫、汪惠仁、杨远雄、张广明、丁义贤、马子明、冯少鹏、安彩萍、赵国柱、叶西林等50多位书画家写过评论。书画论文及评论发《中国书画报》、《中国社会科学报》、《书法导报》、《山西日报》,和《时代中国》《青少年书法》、《名家名作》、《当代人》《南腔北调》《小品文选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