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天魁云冈石窟”三大故事系列”回归自然之秘-远南探秘云冈

冯天魁
云冈石窟的外观壮壮丽而宏大,窟内景致精巧细致而盛大广博。云冈石窟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建筑,它以整座山为开凿材料,用减法凿挖空间,除去无用之石,留下的部分成为了石窟雕刻面貌。云冈石窟是山与建筑融为一体的结果,既是山的建筑,又是建筑的山,它是人类的创造与大自然的奇妙结合”。据多年史证资料记载,云冈石窟现存大小编号洞窟254个,其中主要洞窟45个,附属洞窟209个,雕刻面积达1 8000多平方米,各类佛教人物造像59000多尊,各类佛龛、塔形和纹样2000多个。可见,云冈石窟不是单一的独立洞窟,而是一系列的规模宏大的皇家建筑群体。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的,所谓“独木不成林”就是这个道理。云冈石窟这种群体建筑不仅深刻体现了生态美学的宇宙观,而且窟内景象也体现了生态美学的内涵。
云冈石窟是佛教故事的大殿堂,故事生动,雕刻细致,大体包括佛传故事、因缘故事和本生故事三大故事系统。这里以“腋下诞生”和“啖道士子本生”两个故事为例,阐释其深刻的“自然”观。第6窟塔柱西面佛龛南侧外面刻有“腋下诞生”故事图。故事讲述的是,“摩耶夫人身孕即满,欲回娘家分娩,途径兰毗尼花园,于此手扶菩提树,太子从其右腋诞生”。此雕刻画面非常引人注目的就是那棵繁茂的横向伸开覆盖着故事中四个人物的“菩提树”。佛祖诞生,人类迎来光明,得到解救。这个故事在佛教中可谓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如木之根,流之源,它的重要意义不亚于西方基督教里所赞颂的“耶稣复活”,而把这个故事安排在一棵硕大的“菩提树”下,是别有深意的。这里的树即代表自然,可以想见其对佛与自然关系的理解和重视。此外,这里讲述的是“在路上”的故事,释迦太子是皇室血脉,而此画面却将他的出生安排在路途中,没有任何准备是自然而然的,这就决定了从自然中降生的释迦太子后来要出游四门,最终脱离红尘束缚,回归自然,阐释了从自然中来,又回到自然中去的深邃哲理,蕴含着对自然与佛法关系的深刻思考。

第9窟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啖道士子本生”图,充分显示了啖子“孝父母美誉大德昭天下”的美德。啖子,“昔者菩萨,厥名日啖,常怀普慈,润逮众生。父母年耆,两目失明。啖为悲楚,言之泣涕,夜常三兴,消息寒温。至孝之行,德香薰乾。地祗、海龙、国人并知”。第9窟前室腰壁上以连环画的形式,用六幅图表现了“啖子本生”这个因缘故事。其中,我们尤其注意到西壁南起第三幅画:“啖子在山中与兽为群图。画面右侧是在山泽之中坐于草茅庐舍的啖子父母,左侧是胡跪于草茅庐舍边的啖子,其身后很明显地雕刻了一些动物,有正在行走的四只野兽和一只爬在树上回首观望的猴子。通过塑造高低起伏的山峦和动物自然奔走形象,特别是猴子爬树回首的活泼动作,在有限的空间里,展示了一幅美妙无比的大自然图画,体现了歌颂自然,向往自然,回归自然的精神追求。正所谓‘山有流泉,中生莲华,众果甘美,周旋其边。夙兴采果,未尝先甘。其仁远照,禽兽附恃’。”…38人与自然亲密无间的关系,在这幅图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惟妙惟肖。云冈石窟中类似雕刻还有很多,都体现出了回归自然的生态旨趣。
远南探秘云冈学习笔记:
1、穹顶高旷,紫气东来。放下笔,情景仿佛再现:公元3-4世纪,从印度远道而来的佛教,披着袈裟,诵着经论,走进我国新疆西域......天山山脉的冰雪为佛教的传来而消融欢畅。堂而皇之、正襟危坐于云冈堡上......
2、本生故事,喜怒哀乐。想学习一下什么是本生故事吗?是记录佛陀还未成佛(菩萨)的前生故事。举例说明一下,在我国宋朝,有一个民间流传甚广的故事“清官断案”,其情节的版本,当属克孜尔千佛洞中本生故事“端正王判断亲子”:有两妇人争一小儿,皆云为小儿之母,官司打到了端正王那里。端正王遂令两妇人各执小儿一手,规则是,拉小儿到自己身边者,即可视为真母。亲生母因怕把儿子拉痛,手一松,小儿便被对方拽了过去。端正王反其义而判之,真假母亲,立见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