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天魁书香校园|衢州二中潘志强:构筑悦读校园,让书香浸润人生-第一教育专业圈

冯天魁
点击标题下「第一教育专业圈」可快速关注

每到周末、假期,走进衢州二中图书馆,1~3楼总是灯火通明,上千名学生整齐安静地坐在那里学习,只听见奋笔疾书的沙沙写字声,只看见聚精会神阅读的身影,场面蔚为壮观。而晚饭前后、午餐后以及学生的自由活动时间,校园里的几处自由阅读区总是三三两两坐着学生,随手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安静地度过一段阅读时间成为校园里师生的选择。晨昏之间,在校园里随处可见学生在树下诵读的身影。
弥漫书香的校园成为这座城市的一道风景,引得无数市民竞相携孩子来这里感受浓郁的书香氛围。
长期以来,衢州二中形成了一种共识:阅读是教育的一部分,而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扬学生的生命,为学生终身成长负责。一个热爱阅读、善于思考的人,必定是有思想和有内涵的人,
必定有自我提升的内驱力,必定能不断提升自我素养和完善人格。
阅读,应该成为衢州二中人的生活常态,而安静勤学的教育氛围,应该成为这所校园的人文底色。
营造书香气息浓厚的校园氛围
衢州二中有60年历史,校内鸟鸣阵阵、虫声入耳,这里是浙江省最大和树木种类最多的中学校园,占地310余亩,和国内不少高校相比,校园面积毫不逊色。衢州二中还是浙江省最美校园,衢州市区的三个“绿肺”之一。位居主城区,却有一片难得的宁静。校园里树多、安静、空气好,是个清静读书的好地方。
树林边的老音乐楼,是建校时的第一批建筑,像这样有六十多年历史的苏式建筑,校园里有六处。老建筑见惯时势跌宕,不为外界所动,安静无语,学生和教师走进这里,会心生清静的感觉。
衢州二中与南宗孔庙建筑群仅相隔两公里,更以儒学校园著称。学校有着无处不“孔”、无“孔”不入的校园氛围:孔孟等儒家大师的经典语录牌随处可见;孔子塑像与学生们朝夕相处;校园的每条小径大路,都以儒家经典命名。师生浸润在厚重的儒学文化熏陶之中,儒学氛围让人心生宁静。
衢州二中有着全省中学界一流的图书装备,学校图书馆藏书总数20万册,每年以生均5册的速度在递增,其中古籍线装书2115册,大型工具书300多种,750余册。但是图书馆里的书再多再精美,如果不阅读的话,只是形同虚设,废纸一张。为此,学校花大力气把图书搬出图书馆,“为每本书寻找它的读者”,让每本书籍放出光芒。
学校响应市教育局关于“宁可用坏,也不放坏”的号召,改变借阅方式,营造开放的图书馆,为师生阅读尽量提供方便,努力打造没有门槛、敞开型的图书馆,让图书走出图书馆,真正走进师生的床头案边。
同时,衢州二中还将建设开放式书吧的举措作为德育教育的一次实践,开展诚信教育,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
近年来,学校着力打造适宜阅读的环境。2015年夏天开始,学校在教学楼过道、楼梯拐角、图书馆大厅、户外自助书报亭等处设置了5处开放书吧,将图书馆5200多册书报杂志放置在书吧。
学校还在校内设置了一批休闲椅,营造了方便学生随时取阅的阅读环境。2016年夏天,学校借鉴欧美一些国家的经验,在校内建立了一个亲树平台,让学生可以在满目青翠的亲树平台上朗诵或者阅读。这里受到了学生欢迎,经常成为学生喜爱的社团练习朗诵节目场地和阅读场地。
晨昏之间,学生在草地、休闲椅或者书吧阅读成为习惯,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衢州二中的学生爱看书,最多的一个班一年在校图书馆借书2325册,人均阅读量54本。
以行政手段推动教师阅读
教师职业要求教师要知识渊博。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热爱读书的人,爱读书、会学习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从2005年开始,衢州二中将新年的第一次会议确定为教师的读书报告会,至今已经坚持12年了。在2个多小时的时间里,6~8名来自全校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向全体教师分享阅读感悟,分享阅读的内容不限定在专业类书籍,由分享者自己选定,可以推荐一本书、一本杂志、一篇文章,甚至曾有教师分享过阅读一幅画作的体会。学校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鼓励教师阅读,这是为了助推学校教师阅读工程,也为了塑造共同的价值观。
读书报告会结束后,每位教师照惯例会收到学校发的新年礼物——书。这些书有教育类的书也有开阔教师视野的书。
除了集体发书作为新年礼物送给教师外,学校还把图书馆采购图书的权力交给教师,鼓励教师个人购买图书。教师利用去外地讲学、培训、交流等机会去书城买的书,不一定是专业类的书籍,只要购买并阅读了,阅读后送到图书馆,学校都作为图书馆的资料书予以报销。
学校认为,只有教师才最知道自己需要怎样的图书。学校各个教研室都有一个书架,教师们可以通过教研组订购自己需要的专业书籍并相互推荐阅读,在教师间形成了良好的共同学习、相互促进的氛围。
衢州二中的管理者形成了一个共识:不读书的社会很难和谐发展,我们希望学校教师把读书当作“要”务,希望他们因为读书而开阔视野,拥有大智慧。
我们认为,由学校行政力量来推动教师阅读工程,是拒绝平庸挑战自我的一种做法,一旦阅读成为内在习惯,学校才会有活力,才会不断产生思想的火花,教师们才会关注并致力解决教育理想和现实的冲突。
阅读,开阔了教师们的视野,丰富了教师们的精神世界,也让他们中的不少人拿起笔来写论文、出专著,在读书获取知识和教学实践之外,由阅读者转变为思想输出者。
学校创办了内部刊物《一线教师》让教师们“打草稿”。为了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让优秀教师登上了刊物封面,并每期邀请一位省内外教育学专家写卷首语。不少教师在省内甚至全国获奖的教师论文最早就刊发在这里。
学校还鼓励部分教师著书立说,唯一的要求是作品必须同时具备思想性、科学性、唯一性。
最近,已有教师出版了《此岸·彼岸——在国际理解教育的路上》《品读民国大师》《传统文化与幸福人生》等17本书。
持续不断的教师阅读热潮无形中塑造了学生们的阅读习惯。不少教师定期把自己阅读过的好书推荐给学生,并在开学初和学期末给学生指定必读书单。学校一些教师还会定期在课堂上将《南方周末》《中国青年报》上刊登的一些好文章与学生分享、点评。有的教师不但自己爱好阅读,还经常在早自习时间为学生诵读美文,增加学生的语文素养。
2017年衢州高考状元孙怡馨坦言,自己语文能考出高分就得益于教师的荐书和语文教师每节课都会给学生读一篇课外文章。
拓展图书馆的外沿
新时期中小学图书馆不仅仅是服务于教育教学、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办学条件,而且是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体现,是均衡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的重要内容,是广大学生、教师获取信息资源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
在6年前,衢州二中就提出“打造‘伟大的图书馆’”的目标,将图书馆放到和立德树人、全面深化课程改革、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全面发展同样重要的高度,不断拓展学校图书馆的外沿。
衢州二中图书馆全年对外开放,开放时间从上午7点到晚上9点。二中图书馆1~3楼都是自习室,1000个座位,敞开式摆放。图书馆里还有电子区,供学生上网,很自由、宽松,没有教师监管。到了周六,图书馆几乎总是人满为患,即使是假期,这里也坐满了来自习的学生,还有不少家住周边的市民和学生特地赶来自习、看书。为了丰富学生们的课余生活,周末,学校总会安排一场电影为全校师生播放。
图书馆还是心理健康辅导中心,每天晚上有心理教师值班,学生有心结都可以得到心理教师的专业指点。完善的心理辅导设施以及心理教师配备,让不少心理学专家评价,不输一些大学的心理辅导中心。
还有科技创新中心、信息学团队辅导中心,学有所长的学生在完成常规学业后,在这里得到教师们的辅导。
二中学生好读书,好听讲座。开坛讲座是衢州二中图书馆的一个特色,学校图书馆有两个学术报告厅,经常开办二中大讲坛,不定期请名校友、国际友人、大学教授、优秀家长代表、各科专业教师开讲。
学校认为,对于人才培养和教育而言,在“通才教育”理念占据教育哲学主导地位的时代,讲座是不可忽视的培养和塑造手段。
指导性讲座能给学生以切实的人生指导,引导他们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学术性讲座是学生开阔知识视野,发掘学术兴趣的通道,并能广泛涉猎各个学科领域,这对于活跃校园气氛、优化学生知识结构、提升师生的学术素养、提升学校学术品味具有积极作用。在讲座这个自由的空间里,学生们有机会和来自各个方面各个行业的人接触,从他们那里听到许多在校园中接触不到的事情;在学术科研讲座上,专家、学者分享他们潜心研究的成果,学生聆听他们的观点和见解,了解他们学术人生的平凡与伟大。
图书馆里的报告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为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打下良好基础。
未来,衢州二中还将进一步完善图书馆安静雅致的氛围,将校园里的枯树树根制成装饰品放进图书馆,多设置几处亲树阅读平台,进一步打造人性化阅读环境。学校正在和新华书店洽谈,根据学校指定书目,引进新华书店的当季新书在图书馆开设图书开架销售点,让学生可以更方便地购得自己想要的新书。
同时,学校还基于云平台建设,开发信息化阅读平台,并开展阅读大数据分析,一方面有利于掌握学生阅读兴趣,对学校购置新书起到参考作用,让更多师生喜爱的图书走近他们;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有针对性地开展阅读指导。
图书馆是供同学们自由遨游的知识海洋,那份自由舒畅的自读气氛和自我选择的阅读取向,都是课堂教学无法比拟的。打造书香校园,让衢州二中的学生在高中就能提前感受到大学图书馆的氛围,主动伸出求知的触角去自我学习,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利于养成勤学善思的习惯,有利于让师生的人生始终充盈着书香,不断获得成长的动力,始终追求卓越。这,也与我们培养“博雅二中人”的育人目标契合!
(本文作者单位浙江省衢州第二中学)
(本文原载于《上海教育》杂志2017年8月AB刊,版权所有,更多内容,请参见杂志)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