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中国路虎联盟“路暖怒江,虎育未来”公益扶贫活动前期探访录(下) 他们一笑,整个世界都亮了-越野e族社区
↑这里是族人的天地,这里有你我的故事。
崎岖的山路,破败的吊脚楼,
简陋的衣裳,黑黑的光脚丫,
这是他们生活的世界,
灰暗、闭塞、苍凉。
可当我拿起镜头对准玩耍的小孩,
当我向迎面走来的年轻人打招呼,
当我坐下来和老人一起晒太阳,
印入眼帘的却是一张张纯真、灿烂的笑脸清分机支票。
他们一笑,
原本暗淡的世界好像突然也变得亮了起来。











DAY-3
探访怒江自治州福贡县鹿马登乡腊马洛村你基小组

怒江自治州福贡县鹿马登乡腊马洛村你基小组,
需要坐车沿弯弯曲曲的盘山路去到村委会,
然后再徒步走一个多小时的山路才能到达大卡司菜单。
这条山路,是大人下山办事、孩子求学的必经之路。
对于你基小组的村民们来说,这是司空见惯的日常。
而对于第一次来到这里的我们而言,则是难以想象的景象。

我们十一个人和鹿马登乡的工作人员一起,
首先到了村委会旁边的学校。


幼儿园的傈僳族小朋友在上课。



学校唯一一位老师向我们介绍
他们上午九点上学,下午三点半放学。

几乎所有学生都要步行至少一个小时才能到学安大教务处校。
虽然是寒冬粤犬吠雪,但还有小孩光脚穿着拖鞋。

虽然生活条件艰苦,
但这里的小孩子都很纯真,也很爱笑,
像是一颗颗未受到任何污染、未被雕琢过的最原始的玉,
让人倍感欣慰。

在学校记录完毕,我们浩浩荡荡上山。



途中每每被傈僳族的小孩和老人超越,
我们无不在感慨他们的体力。
转念一想,这条山路,他们每天至少要来回走一趟,
身体或许已经完全适应了这样的节奏,
想着想着,一阵阵心酸涌上心头。

到达半山腰,看到出现吊脚楼的地方
就是鹿马登乡腊马洛村你基小组。
你基小组共有47户、187人,
几乎全是特困户。
这里大多数都是傈僳族,
除了少数接受过教育的年轻人会说汉语,
其余老人、小孩都只会说傈僳族语。

我比大部队先一步到达,
闲逛的时候碰到恰怒农的父亲,
他用蹩脚的汉语邀请我去家里坐坐,
于是我认识了生活尤其困难的恰怒农一家。
恰怒农家里现在共有8口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
恰怒农还有她的一个姐姐和两个妹妹,
恰怒农在县城读高中,姐姐你怒农在昆明读技校,
妹妹起发堆和白沙英一个上小学,一个上幼儿园。

(后排中间为恰怒农)(恰怒农家的老房子)

(恰怒农的爸爸妈妈)

(恰怒农的小妹妹)


(患了青光眼的爷爷光着脚砍柴归来)
傈僳族风俗
傈僳族没有父子连名制,氏族有姓氏,但家族中没有姓氏。命名也不按辈分排行,孩子出生后由伯父或请外祖父、舅舅命名。佘国华
请输入标题abcdefg
恰怒农的爷爷、爸爸身体都有疾病,
家里重任几乎完全压在妈妈身上,
做农活、养家畜、照顾家人、供养小孩读书……
但是山上能用于耕种的土地少之又少,
所以一家人的生活远比我们想象中的难。
姐妹们只要放学回家就帮妈妈干活,
懂事、乖巧。



当恰怒农和我们谈起妈妈,
原本一直开朗的她,突然哭了。
我在一旁用力地抱了抱她,
她强挤出一个笑容,算是对我的回答。
接受采访的时候,当她听说我在北京上班,
害羞地说:“我想尝一尝北京烤鸭。”
我默默记下她的地址和联系方式……

从恰怒农家出来,我们去了一个独自生活的老爷爷家里方数真。
他介绍自己的长子、次子已经结婚并从家里分出去过,
幼子很早就去世,
家里只剩两个孙子,分别在广州和附近的保山市打工。
我听完觉得不可思议,甚至想长子、次子怎么能扔下老人不管呢,
回来查资料才发现,原来这是傈僳族的一种习俗。

傈僳族风俗
傈僳族实行小家庭制与毒共舞,父母财产由幼子继承周二毛。按习惯长子、次子完婚后必须与父母分家,父母会给予一定的土地和生活资料,幼子不能与父母分家。绝嗣可收养子,或过继或招赘,财产由其继承,朴彩英如老死后无子,财产归家族中最亲一支所有。
请输入标题abcdefg
和淳朴的他们告了别,
我们下山,回到县城。
和因为爬山留下的身体疼痛相比,
精神上所受到的震撼占据了上风,
灵魂像是经历了一场狂风骤雨的洗礼。
和他们相比,
我们还有什么立场抱怨自己的生活呢?
DAY4
福贡县--丙中洛 154公里
探访贡山县丙中洛乡秋那桶村尼大当组
我们继续沿着美丽公里向前,
目的地是丙中洛。
也算是借了中央某位领导来扶贫的东风,
先前尘土飞扬、时常拥堵的美丽公路竟然一路畅通郑孝美。
丙中洛位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的北部,
西接与缅甸接囊的独龙江乡,北邻西藏林芝地区察隅县高文谦,
是被越野人称为此生必走之路的丙察察的起点。
丙中洛被外界称为“人神共居”的地方,
沿途美景无数,
让人怀疑这里真的有神仙的足迹。
↑怒江第一湾→怒江第一湾
↑不同时代的三座朝红桥→秋那桶村↑雾里村
经过舟车劳顿却是峰回路转且惊喜不断的一路,
我们到达此次探访任务的第二个目的地——丙中洛秋那桶村尼大当组第十三勇士。


秋那桶被形容为落入凡间的如画小寨。

在这里我们遇到了活泼开朗的大学生和丽芝,
丽芝是孤儿,由爷爷奶奶抚养长大,
目前就读于玉溪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奶奶于秀英是傈僳族,爷爷是藏族,
丽芝则是怒族。

丙中洛
丙中洛共有怒族、僳僳族、藏族、独龙族等10多个民族生活在这里,这里的人们信仰基督教、藏传佛教、天主教、原始宗教,通常一个家庭至少由两个民族组成超级融合,家庭成员的信仰也有所不同。
请输入标题abcdefg
因为爷爷奶奶年事已高,
她的学费和生活费一部分靠国家补贴,
一部分是自己在学校勤工俭学赚来的。
采访过程中,丽芝搂着奶奶的胳膊一直在笑,
开朗乐观的性格不知不觉感染了我们。
丙中洛
丙中洛当地人家有常年不熄火塘,做饭、烧水、取暖都用它。即使没有火塘,也一定会有个火盆。火塘里烧柴张琼姿,火盆里烧炭,烧炭是无烟的,不会把房间熏黑。

请输入标题abcdefg
DAY-5
穿越碧罗雪山失败,重返福贡县
在丙中洛结束了探访任务,
我们打算穿过碧罗雪山到达此次行程的最终目的地:丽江。

奈何前两天山上下大雪,
到了海拔3000左右的地方,
积雪已经没过脚面。




车队里有一台车装了公路胎,
车轮打滑,寸步难行。
在上两个连续的大山坡时,
车辆进退两难,
救援花掉了将近三个小时。




为了安全着想,无奈之下,
我们只好退了回去,
连夜重返福贡。
第二天又赶了一天路到了昆明,
至此,我们此次探访工作接近尾声。
大家各自回到了所在的城市。
此刻,回想这既短暂又漫长的五天四夜,
我第一次理解了“贫穷”这两个字的真正涵义,
也第一次开始认真思考作为旁观者的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方式才是对他们最妥当的帮扶。
可以单纯向他们提供物质上的帮助,
但这是治标不治本、非可持续性的。
在提供物质帮助的基础上,
是否还可以开发一些帮助他们脱贫的项目,
教给他们一些改善生活的方法。
对于中国路虎联盟的每一位参与者而言,
这将是一个巨大的难题。
不过即使是再大的难题,
我们不也已经开始行动了吗?
离去的时候纵有不舍,
但这一次的离开是为了下一次更好的回来,
这一次的结束是下一次的开始。
期待四月,春暖花开的时节,
中国路虎联盟“路暖怒江,虎育未来”公益扶贫活动举办时,
我们一起来到这里,
用最恰当、最温暖的方式,
守护他们脸上最纯真、灿烂的笑容。

#往期文章#
我们来了,只因为爱 | 中国路虎联盟“路暖怒江,虎育未来”公益扶贫活动前期探访录(上)

编辑| 蔚星星
排版|蔚星星

关注越野e族社区,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戳原文,更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