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一个“外行人”眼里的“京剧人” 印象-戏剧传媒
2017年岁末,在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孙毓敏老师的办公室里,我第一次见到李崇林老师,就被他身上独有的气质所感染。在他和孙毓敏老师的交谈中,我又被他们二位“讲戏说艺”的状态迷住。两个人身上似乎有一种强大的磁场,一旦接触,就会不由自主的被吸引,我想这也许就是“京剧人”所特有的魅力。
▲京剧艺术家李崇林先生
李老师今年70岁,在北京,这是一个可以申领一张老年公交卡的年纪。但除了被岁月亲吻而留下的痕迹外,很难将他与“老”这个字联系起来。李老师的腰杆依然挺得笔直,服饰整洁,作为一名优秀的京剧演员,有着严格的自我形象管理比蒙修仙。
李老师是京剧老生,宗杨派,曾得艺术大师杨宝忠、李鸣盛等诸多京剧名家的指点,还曾五进“翁府”向著名剧作家翁偶虹先生求教,后来又得到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冯牧先生的指导,在孜孜不断的学习过程中,李老师逐渐成长为一位既能演又能导还会编的复合型京剧艺人。
▲李崇林演出京剧《失空斩》后与恩师李鸣盛先生合影。
作为老师,李老师从来不保守,凡是会的,他都悉心传授。李老师说:“我当考官,不是为了难为学生,而是为了让他们知道,京剧这个动作究竟是什么样的。”所以李老师虽然不收徒弟,但却桃李满天下。李老师曾经是中央戏剧学院京剧系的创始人之一,同时他也是中国戏曲学院和解放军艺术学院的客座教授,还曾在多所中小学担任艺术顾问,一直坚守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使命。
▲李崇林(中)做客Viva畅读栏目。
▲视频:李崇林教唱京剧《失街亭》选段。
探访?寻缘
今年3月,我有幸去李老师家中拜访。北京早春的清晨,戴景耀喧闹中透着丝丝的寒冷。下了地铁,迎面而来是车水马龙的街道。崇林老师怕我找不到路,连着发来了数条语音,“茹涵范军的老婆,你下了地铁之后,先往右,出来之后再左拐,进了院之后下车左拐,往左边再往右一走就到了……”这番悉心指引,像极了一段精彩的京剧念白,更像是“京剧人”独有的一种表达方式。
李老师的住所周围三面环山,十分幽静,一抬眼便能看到山脚下粉红的桃花。一进小区,远远的就看见李老师站的笔直,向我们热情地招手。迎进屋里,沏上热茶,寒暄坐定。一向“三句话离不开京剧”的李老师出乎意料地没有讲京剧,而是谈起了他在中国戏曲学院观看学生们的期末小品汇报的一件事。那天看完学生们的表演之后,李老师主动提出要为大家做一个示范。当时国戏的很多老师都在场,有的老师担心,万一表演不到位,会很难收场。但崇林老师还是非常投入地为所有的学生表演了话剧小品《等妈妈》。大家看完,一时鸦雀无声,随后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时国戏的教授涂玲慧老师说:“同学们,我是第四届梅花奖得主,但我不敢像这样站在大家面前表演小品,但是李老师做到了,我们为他鼓掌。”
李老师讲到这里,我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说:“李老师,您能给我们表演一下吗?”没想到李老师真的答应了,他说今天的场地有限,只能坐着为我们表演,说着他很快就进入了角色景仰园。监狱里死刑犯带着沉重的脚镣,一抬腿便发出“叮当”的声响,“哗啦”一声牢门被拉开,即将被枪毙的儿子面对一手把自己拉扯大的亲生母亲,复杂、矛盾的情绪全部集中在这间小小的牢房内。如今回想起来,不论什么样的语言来描绘这段表演都太过苍白。李老师流泪了,而我则被震惊地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我之前看过一些口碑不错的话剧,但如此近距离的观看这样有张力的表演,还是第一次,实在是令我这个“行外人”钦佩不已。
▲李崇林出席博鳌·中国青少年素质教育暨学校美育发展论坛。
▲视频:李崇林2018博鳌论坛演讲。
逐梦?结缘
我不是京剧演员,用“行里”话说是“祖师爷没赏这口饭吃”,但我从小就知道,京剧这门艺术与众不同里昂黑帮。京剧绝不仅仅是技艺的展示,它的背后蕴藏着中国人数千年来的深刻思考,是值得倾其一生去探索的宝库。
当我由欣赏而企图爱上京剧的时候,我发现它美的是如此神秘而有灵气简称歌。我曾一度因流行歌曲的肆意泛滥而疏远他,但接近他之后,你会发现一个更为丰富和生动世界。我无法就此而无知地漠视这种伟大而亲切的艺术,即便我曾经想要逃离,想要与之划清界限,但兜兜转转我还是回来了。我常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我找寻到了京剧,京剧又带我到达了另一个世界。
▲左图:李崇林京剧《空城计》饰诸葛亮;右图:李崇林在京剧《四郎探母》饰杨延辉。
那天下午,太阳一点点向西坠下,茶凉了又续。李老师语重心长的对我说:“我致力于完成的校园国剧,都取材于历史上的真实故事,背后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人文哲理和深厚内涵。每一出戏十分钟左右,十分适合学子们学习和观看,也适合你入门写作。”李老师耐心地为我讲解了“校园国剧”的几个小故事,鼓励我参与到其中的创作之中。李老师继续说道“你喜欢写作,要是想和我学,我对你不会保守。但我教你是一方面,主要在你’悟’,悟到了才算真正是你的。但我会毫无保留,倾囊相助。”这番话似乎很平淡,但却充满了力量。此刻我觉知世间“师徒”这一种奇妙的关系,将两个陌生人紧紧联系在一起,我们之间的纽带叫京剧。李老师为我这个“外行人”点燃了一株蜡烛,照亮了通往京剧的路。
感怀小黄狗的窝?希冀
翩跹老少年,疏狂戏梦间。李老师的生活很简朴,但他的一生却不简单。
▲上左:李崇林在京剧《打渔杀家》饰肖恩;上右:李崇林在京剧《美人计》中饰演乔玄、辛宝达饰演刘备、黄乃强饰演赵云;下:李崇林在京剧《梁红玉》中饰韩世忠。
他是演员,诸葛亮、伍子胥、杨延昭、洪常青、李玉和都是他信手拈来的角色,不仅京剧唱的地道,话剧和朗诵也不在话下;
他是编剧,满肚子的故事和哲理像是一座宝库马晓晖,总有充满新意的作品孕育其中,他要做前人未完成之事业,为京剧艺术插上第四大翅膀——“校园国剧”;
他是导演,他清楚每一出戏的艺术支点,掌握京剧艺术最本质的规律,给予演员最大的展现的空间;
他是老师,在清华大学13年的授课经验让很多所谓的“教授”望尘莫及,一本24万字的《京剧艺术表演体系“三身理念”定律》是京剧历史上第一本成体系的表演教材,这些成绩足以堵住悠悠众口。
▲李崇林做客Viva畅读栏目,畅谈”校园国剧“和”京剧表演体系三身理念“。
演戏、写戏、导戏、讲戏,他在有限的生命里,行极尽潇洒旷达之能事。这样活着,难道不比“戏”还要精彩吗?
“人为多愁少年老,花为无愁老少年。年老少年都不管,且将诗酒醉花前。”李老师说,他是一个“怪人”刘进荣,这份“怪”是孤独的,是深夜时无人能懂的酸楚。但就是因为这份“怪”,李老师才成为了现在的李崇林,一个纯粹的“京剧人”。
“少年老”“老少年”,不管历史怎样描绘,我最希望李老师还能像那次见面时一样三眼神童,站在太阳升起的地方,像一个少年一样,精神明亮地笑着,身体健康,还能喝酒吃肉,还能唱戏讲戏。继续引领着我这个“行外人”,探索京剧艺术的宝藏。
▲视频:京剧《 四郎探母》主演:耿其昌、李崇林、辛宝达、陈志清、李维康、温如华、刘秀荣、李鸣岩。
李崇林,男,汉族。1948年8月生于天津,北京军区战友京剧团副军级编剧、导演,著名杨派老生,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阿哈尔捷金马,荣获二等功勋章。
中国戏曲学院客座教授,讲授京剧艺术表演理论课、教授京剧“杨派”老生剧目课。
解放军艺术学院客座教授睡龙神探,讲授京剧艺术。
清华大学艺教中心客座教授,讲授京剧艺术,导演京剧剧目,并担任艺术评委。
中央戏剧学院客座教授,讲授京剧艺术表演理论课,教授京剧“杨派”老生剧目课。
曾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展“京剧大讲堂”系列课程。
师从著名艺术大师杨宝忠先生、艺术大师翁偶虹先生、艺术大师李鸣盛先生、张荣善先生、陆树元先生、关隐安先生、郭文生先生、萧英鸿先生、杜元田先生、罗喜禄先生。文学指导老师为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冯牧先生。
曾主演的传统剧目:
《失空斩》扮演诸葛亮。《四郎探母》扮演杨延辉。《秦琼卖马》扮演秦琼。《乌盆记》扮演刘世昌。《打渔杀家》扮演肖恩阴三儿。《二进宫》扮演杨波。《清官册》扮演寇准。《文昭关》扮演伍子胥。《定军山》扮演黄忠美宜佳官网。《碰碑》扮演杨继业。《美人计》扮演乔玄。《打严嵩》扮演邹应龙邱兴和。《盗宗卷》扮演张苍。《状元媒》扮演吕蒙正。
曾主演的现代剧目:
《红色娘子军》扮演洪常青。《红灯记》扮演李玉和抑魔金。《黛诺》扮演勒丁《沙家浜》扮演郭建光、刁德一。《杜鹃山》扮演温其久《挤据点》扮演高掌柜。《交响乐沙家浜》扮演刁德一。《红管家》扮演聂小江。《钢琴伴唱红灯记》演唱李玉和,钢琴伴奏施光南。
编创京剧剧目
成语典故系列:
《毛遂自荐》由艺术大师张春华主演。
《桓公之死》兼导演,由辛宝达主演。
《封金育子》兼导演,由张萍主演。
《马革裹尸》由王东华主演。
《滴水穿石》由杨燕毅主演。
《一饭千金》由刘莉莉靳学斌主演。
《智愚难辩》由贾琦白荫堂主演。
《危如累卵》《诫子书》《孔子拜项橐》《为卒吮疽》《夜幕无知》《老子说》《苏轼睿智》《送穷文》《野马追》《上任》《妙严公主》《卧冰求鲤》《鲍姑》
创编历史剧目:
《沧海忠魂》《雪松图》《卫夫人》
编创小品及朗诵:
《礼物》《看儿》《骑牛》《阅兵梦》《箭囊》《董事长》《等妈妈》《人性的风采》《清明》《鸡叫》《探望》《学表演》《发卡》《为什么》《一夜情》《郎中的笑》
获奖剧目:
《雪松图》获1995年荣获京剧剧本大奖。
《沧海忠魂》获2001年第三届中国京剧艺术节荣获最佳编剧“金奖”万兽仙君。
《封金育子》《孔子拜项稟》《诫子书》《老子说》《上任》获“艺术节”“国戏杯”金奖。
《看儿》获1997年全军二等奖艾莎·卡扎菲。《礼物》荣获编剧奖。《阅兵梦》荣获导演二等奖。
2008年在中央电视台十一频道“跟我学”栏目讲授:《洪羊洞》《失空斩》《三家店》杨派唱段。
曾担任北京电视台“国粹生香”艺术评委,“国戏杯”“金帆艺术团”艺术评委。
2011年—2017年撰写《京剧艺术表演体系“三身理念”定律》呱呱歌舞汇,并于2017年11月末正式出版。
作者:杨茹涵,中央戏剧学院2015级戏剧管理系 本科在读学生。